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4年第10期>>工作研究
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探索课题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30 10:07:07       作者:刘琳红 谢崇林       来源:区委党校

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区委党校按照前瞻性引领、多渠道打造、标准化考核的理念,在第十四期中青年干部主体培训班中,开展课题实践研究,探索干部培训新模式,拓宽培训新渠道,创新培训新内容,促进学员认知与操作、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取得较好反响。

所谓课题实践研究,就是指参训全体学员分组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结合实践锻炼的工作实际,选定研究课题,围绕课题开展实践,并形成研究报告,接受专家、评委答辩考核。课题实践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实践锻炼为载体,以实际运用为目的,遵循认知规律,能够有效地把认识和实践、认知和行动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起来,具有针对性、体验性、实效性、高效率等特点。

一、课题实践研究是创新干部培训形式的必要突破

战略机遇期与改革攻坚期叠加、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这是我国显现的阶段性特征。严峻的形势,复杂的局面,要求干部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而且还更应有过硬的操控能力,尤其是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干部要么存在“会说不会做”,停留在认知领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要么“会做不会说”,停留在具体工作,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难以形成科学理论指导工作。而党校在培训过程中一贯重视课堂传授,理论灌输,忽视培养学员的动手操控能力,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课题实践研究正好弥补这方面不足,学员在实践锻炼中不仅高效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运用知识,“用活”方法提升能力,有效促进学员理论与实践深度融汇。

1.课题实践研究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党校培训如何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带课题实践研究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意识引领行动。专家、领导传授的知识,为学员深入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为开展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为保证课题实践研究的效果,区委党校在学员深入一线实践之前,先后组织了《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招商引资》《基层群众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晶彩新大安、魅力产城游》等专题培训,为学员实践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储备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实践推动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员在实践过程、实际工作中,不仅有效地理解、消化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而且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也不断深化、扩展、推移,螺旋式上升,工作中表面的、肤浅的、零碎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深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形成科学的理论,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2.课题实践研究是增强干部操控能力的捷径

党校怎样才能在短期培训内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高度融合呢?实践提升能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各组学员根据工作实际确定课题,明确主攻方向后,在寻求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中,深入一线,努力实践,扎实工作,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一个月实践工作形成认识,经过28天亲身体验获得知识,认识在实践中升华,视野在社会中开阔,能力在工作中提升,思想、党性、知识、能力“四维度”得到全方位快速提升。

二、创新培训新模式是课题实践研究成功的保障

大安区委党校在第十四期中青年干部主体班培训中,课题实践研究做到“四创新”,即分组、课题选定、研究办法和考核检测形式全创新。整个研究过程充分发挥学员积极性,调动学员主动性,完全由学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探索、自主创新。答辩考核全新化,考核细则科学化,答辩交流深度化,答辩效果空前化。

1.抽签组团,亲密合作

报到当天21名学员抽签进行竞职演讲,学员评分产生组长,浓郁的竞争氛围激发学员参与热情、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努力实践;民主、客观评分利于培养学员担当精神,激励服务意识,增强责任心。组长抽签等额学员,产生组员,组成研究团队。虽然,这种分组法可能造成各组学术实力悬殊,但对于招考的青年后备干部来说,学术水平的个体差异也不大。反而,完全由学员组建的团队,改变了指派产生团体的办法,更有自愿性,更凸主动性,更具领导力。

2.自选课题,切合实际

学员结合工作实际自定课题,改变传统指定研究课题的办法,这使得研究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第一小组围绕怎样打造自贡东北部新城,发挥内自一体发展的桥头堡作用,确定《自贡东北部新城功能定位与发展研究》课题。第二小组面临城镇化加速,部分城乡结合部逐步转变为城市发展核心区,大量失地农民由村民转变为居民,如何创新基层治理,提出了《关于和平乡金桂社区建设和创新治理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课题。第三小组就自贡创建“双百城市”,东北部核心区域的征地拆迁安置难点问题,确定了《团结镇在征地拆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第四小组就十八大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保障性住房”做了探索,提出《大安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这些课题既是我国阶段发展中共性热点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又是制约大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必要性。

3.创新研法,增强实效

课题实践研究,实质就是学员带着课题下基层,拿着成果进课堂;带着问题去实践,拿着答案回单位。大安区第十四期中青年干部主体班的全体学员被安排到四个单位——自贡东北部新城管委会、和平乡、团结镇和发改局实践锻炼,各组围绕课题,从解决一个个问题中查找成因,从破解一项项难题中探讨策略,从撰写一份份报告中提炼成果。这就改变了“坐在办公室搞科研,网络研究脱实际”的弊端,杜绝一味复制、粘贴出成果的弊病。这种通过亲身体验、亲手实践形成的科研报告,更具真实性、科学性,更有创新性和实效性。

4.革新考核,升华认识

带课题实践研究的检测,既没有用传统的纸笔作答,也未采用先进的电子化考试,而是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答辩评委既有与课题相关联的区委领导,又有实践单位(部门)的一线能手,使得检测更具专业性、权威性。检测分为小组陈述和评委提问两个部分,小组先概述研究对象的现状、课题研究的价值,介绍课题研究分工情况、如何开展研究以及取得的成果;然后再进行提问答辩和追问答辩。这样的考核既检测课题研究真实性、有用性,又提炼研究成果,提升工作理念。例如,在谈及如何打造自贡东北部新城时,评委与答辩人员展开了“以人气兴城”与“以产业兴城”之争,既有学术交流、观点之争,更有思维碰撞、智慧交融。在问及如何推进大安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时,学员在评委引导下就政府财力有限,百姓经济不宽裕却想拥有自己产权的住房时,提出试点建设共有产权房,改善居住条件。这样的考核既有学员的创新,更因领导的点拨拓展思路、开阔视野,使得思维更具战略性,眼观更具前瞻性。

三、课题实践研究全方位提升学员“四维度”

1.净化作风,磨砺意志,党性修养大提升

学员一个月的课题实践研究,深入基层,扎根一线,与基层人员同劳动共苦难,利于大兴“五风”,反对“四风”,退去官气,接上地气。学员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系列行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锤炼党性,加强了修养,纯化了思想,磨砺了意志。例如,在政府财力有限、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要求问题上,学员引导社区工作人员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引进民间资金,参与社区建设,探索公建民营的日间照料养老站、托幼机构;指导社区开展网格化精细管理,服务零缝隙、全覆盖,服务水平大提高。

2.更新观念,培养竞合,思想境界大进步

课题实践研究以组为单位,全员参与,共同研究,将分散的个体行为凝聚为团队合作。课题设想,调研考察,收集信息,分析材料,撰写报告,答辩考核,无不凝结团队的心血,无不凝聚集体的智慧,无不弥漫浓厚的竞争氛围。正如学员陶莉在总结时说“本次培训小组共同完成调研报告,我更加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特别是本组成员有来自乡镇街道的,也有来自区级部门的,在实践工作中都有各自未曾涉猎的领域,大家相互取长补短,既合理分工,又团结协作,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识发挥了团队中每个人的最大力量”。

3.完善知识,拓宽思路,知识素养大收获

课题实践研究的过程就是知识得到不断修缮的过程,思路不断得到拓展的过程。的确,阅读文件,查找文献,共同探讨,请教专家,模拟答辩,既是组员自主学习的体现,又是终身学习的展示;既完善了知识,更拓展了视野,开拓了思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例如,在深入调研团结镇征地拆迁情况后,学员总结的“三公开”、“三同时”、“三审核”、“七有”工作法值得推广。在解决安置居民不满选址问题时,学员创造性地提出“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与棚户区改造、新农村建设通盘考虑,捆绑项目资金,用足用活政策”,真正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

4.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操控能力大增强

课题实践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破解制约发展之道,形成科学的解决方案。课题研究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深入渗透,课题导向实践锻炼内容,实践锻炼回应课题答案:提出课题,验证假设,调研现状,分析成因,实践对策,修缮策略,无处不闪现着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初衷,无处不打造学员的本领、铸造学员的能力。再次验证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培训结束时,党校汇总了“八个模块二十三个专题”培训效果的反馈意见,其中课题实践研究的满意度最高。学员王东评价说“课题实践研究的最大特点在于实践,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最大实效在于增强了操控能力,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大局,素养需提升,能力需增强!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只争朝夕,时不待我!

 

(刘琳红: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谢崇林:区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