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您是第 1484615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5年第3期>>工作探索
大山铺镇坚持党建引领 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4-03 13:35:04       作者:朱勇 钟婷玉 郭维强       来源:大山铺镇  点击次数:44
上一篇:书写大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一篇:推进城乡环境治理 共建幸福宜居东城

大山铺镇党委书记 朱勇

大山铺镇人大主席 钟婷玉

大山铺镇党委、组织委员 郭维强

 

近年来,大山铺镇坚持党建引领,主动融入全区“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突出“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体”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地域禀赋资源,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农文旅融合全链条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做好“吃住行游购娱”文章,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镇金字招牌。

一、以“资源”为引,积蓄发展势能。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镇党委牵头抓总、镇部门协同推动、村党组织具体负责的推进机制,推动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产业共兴、合作共赢。组织专人到宜宾长宁县、德阳广汉市等地参观学习,邀请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院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推动镇村干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实施“书记+党员骨干+联系户”制度,落实“墩苗”计划,争取文旅、规划专业的第一书记、选调生等人才驻村任职,在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培“双带”能力强的党员群众担任村干部和后备干部。二是科学规划蓝图。坚持“多规融合”,深度挖掘“红盐龙灯”特色资源,串联青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威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等,完成《大安区青龙湖示范点建设策划》《东部新城(文旅片区)村庄规划暨江姐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策划“红色研学”“彩山花海”等农文旅深度融合项目12个。三是打造精品示范。累计协调争取财政衔接乡村振兴、移民后扶、大威园区、中省集体经济扶持等项目资金共3035万元,提升改造旅游道路6条、新增旅游标识标牌48个、景区导视系统7个,推动青龙安置房、粮油基地等园区项目建设。建成乡村旅游点位7处,培育打造红色研学游、垂钓观花精品游等乡村旅游线路4条,先后获评天府旅游名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个,成功创成天府旅游名镇。

二、以“产业”为媒,夯实发展之基。一是抱团发展共赢。坚持风险分担、效益共享,引导恐龙村、伍家村与江姐村联合出资110万元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一体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青龙驿站”星级农家乐项目。探索打造“青龙小工”劳务品牌,积极承接“小微”项目社会化服务,2024年开发就业岗位50余个,累计用工25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超30万元。推动伍家村、恐龙村以旅游思维连片打造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以“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示范发展300亩高粱、大豆、油菜等特色粮油订单农业,有效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粮油2000亩,实现农户、联合社和村集体多方共赢。二是发展彩灯经济。深化校地合作,与川音美术学院、川轻化美术学院,共建“红色文化艺术创作实践基地”,联合举办自贡首届“‘红梅红’红色记忆艺术创作大赛”,开发红梅造型钥匙扣、笔记本等文创产品12类,巧借彩灯大世界在辖区内的机遇及彩灯技术优势,盘活2700平方米闲置工房,建成全区首个村级彩灯生产基地,生产彩灯、文创等产品,带动解决100余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20万元。三是培优市场主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补短提质,开展大山铺老街节点改造,配合推出“樟林隐宿”高端民宿,指导春风里文旅艺术空间、高家大院庭院民宿等做大做强,依托渣渣兔、210烧烤等特色餐饮打造夜间经济新业态,2024年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4户、酒店民宿10家、“网红”餐饮店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家。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打造以盐帮菜为主题的特色饭店,打通主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解决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的末梢问题。整合监督反馈渠道,畅通12345、有事找纪检等投诉反馈路径,加强区、镇、村三级联动,快速处置村民、游客、企业等对环境改善、食品安全、欺客宰客、交通运输、营商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反映,努力构建快进、慢游、舒心的发展环境。

三、以“品牌”为魂,擦亮金字招牌。一是用好红色文化名片。深挖江姐、邓萍革命精神内涵,巩固提升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成果,依托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邓萍故居,成功探索“基地+培训课堂”新模式,推动红色旅游、研学游深度融合,年接待参观学习2000余场次、游客超60万人次。推出“红言之声”党建品牌,通过党员参与录制,讲述身边榜样故事,以点带面,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二是做精乡村体验活动。突出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民俗思路,聚力打造一批“有记忆、有玩头、有乡味”的系列乡村体验活动,2024年成功举办大山铺新春年货节和伍家村首届油菜花季,吸引13万游客现场打卡,实现旅游收入40余万元,有力促进农文旅市场活力。三是深化精品线路开发。依托渣渣兔、邓抄手、210烧烤等特色网红点打造夜间经济新业态,充分发挥辖区宜昆河湿地公园和宜陈河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效益,重点发展特色夜游、休闲娱乐、文化演艺,构建大山铺老街夜间消费新商圈。围绕现有良好资源,聚力做好青龙湖农文体旅线路开发,成功试种2000株油葵,配合打造四季赛事旅游基地、水上嘉年华等项目,全力做好自贡恐龙半程马拉松、迎春千人健步走、相约青龙湖自行车欢乐游活动服务保障,超万名跑友共同奔跑在山水之间,感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富氧”赛道。

 

(责任编辑:何芯锐)

上一篇:书写大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一篇:推进城乡环境治理 共建幸福宜居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