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13日 星期日   您是第 1490303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5年第3期>>提振消费信心,营造消费环境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
发布时间:2025-04-03 13:37:36       作者:傅开成       来源:区人大  点击次数:148

大安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傅开成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一头连着经济发展质量,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区消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提振消费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落实区委“四大发展战略”和助力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坚持“三个强化”,提升消费维权“三力”,筑牢消费维权防线,打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2024年以来接受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289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36万元,“12315投诉举报效能评价”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2023年位列全省第三,为推动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消费维权执行力

(一)织密组织体系网络,筑牢消费维权根基。建立区消委会、消委会分会、消费维权服务站三级消费维权组织体系。20243月,大安区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成功换届,区消委会由区人大、区政协、区委宣传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管局等24个单位组成,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区消委会主任,消委会副主任及委员人选由区消委会、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致函商请有关单位推荐产生。在龙井街、凤凰街、大山铺镇、何市镇、牛佛镇设立消委会分会,由各市场监管所牵头消委会分会日常工作。在中华彩灯大世界、方特恐龙王国、益民农贸市场等人流量大的景区景点、农贸市场、商超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24个,设置专人专岗负责快速受理、处理消费投诉纠纷,把消费纠纷和解在站点、化解在基层。

(二)建强消费维权队伍,夯实维权服务基础。成立“消费维权先锋队大安分队”,充实人员20余人,通过集中培训、分类指导、聚力攻坚等方式强化队伍建设,促进维权履职能力提升。2024年组织市场监管消费维权业务培训4场次,培训人员150余人次;组织“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经营者培训4场次,培训人员200余人次。

(三)创新协同联动机制,提升消费维权效能。探索建立消费纠纷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经营者和解多元化解机制,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共治机制。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集体研判,各成员单位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协同发力,积极发挥行业主管和行业监管的优势,认真履行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积极解决本行业、本领域消费诉求,引导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形成部门联动共治格局。

二、强化消费教育,增强消费维权引导力

(一)突出重大活动宣传,奏响维权强音。组织消委会成员单位深入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普及维权知识、展示执法成果,营造浓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氛围。结合以旧换新、惠民消费券发放等消费热点,做好政策宣讲和答疑解惑。组建由30余名食品专业人才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志愿宣传服务活动。2024年以来区消保委累计开展消费宣传活动1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办消费教育讲座3场次,发表宣传稿件300余篇。

(二)建强消费教育基地,打造示范样板。指导燊海井、恐龙博物馆2个“自贡市消费教育示范基地”分别以盐文化、恐龙文化为主题开展“研学游”“科普教育”“消费体验”,开设“穿越侏罗纪 恐龙奇妙夜”“龙宫小小讲解员、青春恐龙达人”培训班,组织龙宫讲坛、恐龙云课堂、制盐手工体验等特色品牌活动。2024年累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691场次,受众达378万余人次,进一步擦亮大安城市文旅名片。

(三)及时发布消费提示,前移服务关口。聚焦消费维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开辟“3·15”系列消费警示专栏,发布“端午药酒消费饮用提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消费警示”等消费警示6期,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聚焦消费者关心的电梯安全、电动车安全、电子秤计量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消费咨询公益主题活动,联动超市、景区、镇街等设立消费维权科普栏,进一步扩大消费常识的宣传面和参与度。聚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宣传,帮助消费者规避消费陷阱,在市消保委和市市场监管局举办的2024年度消费维权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区消保委和区市场监管局推荐选送的《有了消费维权站 美团退票更简单》《水站易主 责任谁担》《买菜无故遭蛇咬 消委参与解民忧》分别荣获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三、强化社会共治,凝聚消费维权协同力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消费纠纷行政调解,畅通1231512345维权途径。区市场监管局实行涉旅投诉5分钟接件、30分钟响应、24小时内办结机制,确保消费者诉求快接受、快办理、快反馈。强化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畅通消费者诉讼渠道。区人民法院联合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在中华彩灯大世界成立“红梅·司法护旅中心”,将涉文旅消费矛盾纠纷服务阵地前移到消费者面前,推进涉文旅消费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前端化解,春节期间发放法治宣传册3000余册,接受法律咨询200余次,调处文旅矛盾纠纷3起。

(二)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以深化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创建为抓手,持续推动经营者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着力做优消费环境,提振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的信心。在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成功培育市区级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店29个、示范景区9个、示范街区1个、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单位37个、消费环节赔偿先付承诺单位10个、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示范承诺企业30家。推行经营主体和解机制,发展18个经营主体加入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ODR)平台,将服务端口前移,变“调解”为“和解”。

(三)深化行业治理效能。指导各有关行业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政府部门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自律,积极维护会员单位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春节前,住宿和餐饮行业协会组织召开行业价格提醒会,号召行业协会成员单位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合理公平定价,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全力维护大安旅游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四)完善社会监督网络。通过投诉信息向社会公开,促进商家履行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加强社会监督,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形成“普量+重点”的公示制度。2024年通过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批量公示消费投诉信息512条。针对“互联网充值返券”“网络食品销售安全”“文旅消费”等消费热点,开展重点问题公示5期,有力促进消费领域诚信体系建设。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5年区消委会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市区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提振消费信心,共筑满意消费”为目标,坚持“天天都是3.15”的理念,把消费维权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全力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