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上一篇: | 奋力谱写大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下一篇: | 推行“323”工作法 优化消费环境 |
大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浩
大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郑佐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永远铭记英雄烈士的牺牲和奉献,要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的规划、建设、修缮管理和维护。烈士纪念设施是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是对烈士精神的弘扬与传承。近年来,大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秉持敬重与庄严的态度,积极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烈士褒扬纪念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烈士纪念设施基本情况。大安区共有烈士纪念设施4处,分别为江竹筠烈士事迹陈列室、江姐塑像、邓萍同志事迹陈列馆、邓萍塑像,均属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
(二)烈士基本情况。大安区现有烈士192名,其中男烈士190人,女烈士2人(江竹筠、胡蓉),年龄最大的为1898年出生的郭述云烈士,最小为1981年4月出生的曾译烈士;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的烈士2名(邓萍、江竹筠);有荣立一等战功的烈士2名(刘新民、钟蔚平)。
192名烈士中,在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烈士有7人,新中国成立后牺牲的烈士为185人。其中:大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1名,红军时期牺牲的烈士2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2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2名,抗美援朝战争烈士109名,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烈士7名,西藏平叛烈士14名,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1名,征粮剿匪烈士11名,其他因战或演习牺牲的烈士15名,抢救人们生命财产和执行公务牺牲烈士28名。
192名烈士中有明确安葬地的为47人,其中自贡市烈士陵园内13人、富顺烈士陵园3人,在本市范围外有明确安葬地的31人,其中朝鲜4人、云南1人、贵州1人、福建1人、江苏1人、广西1人、重庆2人、宁夏1人、西藏15人、川内其他地市州4人(甘孜州巴塘县烈士陵园1人、攀枝花市烈士陵园1人、雅安市烈士陵园1人、攀枝花市米易县烈士陵园1人)。由于战争和年代久远等特殊的历史原因尚未掌握明确安葬地的145人。
二、深入摸排,精细管理,用好用活烈士纪念设施
(一)全面摸清家底。为掌握烈士纪念设施的真实状况,我们对全区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实地勘察,详细记录设施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规模大小、保存现状等信息,并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严格落实《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责任,并启动了烈士纪念设施“十五五”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修缮、管理、利用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二)加强管理保护。积极划定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我区于2024年9月底前,完成了江竹筠烈士事迹陈列室等4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的划定,明确了保护责任,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告。进一步落实管护措施,与相关部门签订管护协议书,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烈士纪念设施日常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主体,配备专业管理人员,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整治,清理垃圾杂物、拆除违章建筑,在纪念设施周边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庄严肃穆、整洁优美的环境氛围。目前,各烈士纪念设施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为公众提供了优质的瞻仰缅怀场所。
(三)用好红色资源。精心遴选红色讲解员,江姐故里配备有专职讲解员4名,邓萍同志事迹陈列馆有兼职讲解员1名。围绕江姐、邓萍事迹打造“3+N”课程体系。其中,“3”门以《萍踪》《从江姐的人生抉择诠释共产党人的信仰光辉》《江姐精神品格的时代内涵》为核心的精品课程,作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开学第一课、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的第一课等活动中参观红色场馆、体验红色课程,让他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常态化组织退役军人、党员干部、学生等群体瞻仰江姐塑像、邓萍塑像,参观江竹筠烈士生平事迹展,开展重温入党入团、入队誓词活动,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2021年至今,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达20余万人次。
三、尊崇优待,暖心服务,用心用情关爱烈属
近年来,通过烈士寻亲活动,为51名烈士找到了亲属,其中烈士直系亲属15人,目前享受优抚待遇11人,国有企事业单位退休4人。
(一)提高标准优待烈属。除足额及时兑现烈属的各种抚恤补助金外,对符合享受抚恤条件的烈士遗属,为其购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其住院费用个人承担部分的补助标准从原来的40%提高到60%,近4年来,为10名烈属发放医疗补助3.19万元。
(二)走访慰问关心烈属。建立了烈属信息台账,详细登记了烈属的工作、收入、身体、住房等情况,对烈属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实行每月常态化走访,提供上门服务,收集烈属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利用清明节、“八一”、烈士公祭日、“春节”等节假日,对烈属开展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在2024年度开展的退役军人最期盼的十件事活动期间,收集到烈属诉求3件,解决了3件。
(三)尊崇关爱不忘烈属。在每年清明节、9.30烈士公祭日、八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邀请烈属参加烈士公祭和座谈会,激发烈属的荣誉感。近4年来,已邀请10余名烈士亲属参加烈士公祭和纪念活动。
(四)全程服务异地祭扫。主动对接异地安葬烈士的亲属,认真收集烈士亲属异地祭扫的信息,为赴异地祭扫的烈士亲属讲明祭扫所需手续和办理流程,为烈属提供热忱服务。主动协助烈士亲属办好异地祭扫相关手续,讲明祭扫注意事项,关心路途安全。积极按照异地祭扫文件精神,为赴异地祭扫的烈属报销祭扫费用。近4年来,为9名烈士亲属,发放异地祭扫费用2.7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和烈士褒扬纪念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让烈士纪念设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阵地,让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曹小满)
上一篇: | 奋力谱写大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下一篇: | 推行“323”工作法 优化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