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上一篇: | 凝心铸魂润民心 文化赋能促振兴 | 下一篇: | 大安区2024年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
三多寨镇党委书记 陈楷
三多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肖君晓
三多寨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 陶钎
近年来,三多寨镇将推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数字化乡村治理新模式,在全域推广运用“川善治”平台,为乡村治理注入新活力,构建起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三多寨基层治理新格局。全镇10个村(社区)长期保持“五星”,位于全区前列,其中八甲村长期位列全市前十。
一、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高位推动,以政治责任推动乡村治理
(一)提高政治站位。三多寨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全镇上下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川善治”平台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基层治理工作效能的重要作用。将用好“川善治”作为三多寨镇党委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通过镇党委会、专题会等,研究推动“川善治”工作。
(二)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头雁领航,分管负责人专注推动,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压实镇村组三级责任体系,确保逐级落实到位。各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把用好“川善治”平台作为基层党组织持之以恒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来推动。全镇上下真正做到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
(三)学习先进经验。为进一步开拓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管理做法、创新工作思路,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前往成都市山泉镇桃源村、富顺县赵化镇了果村,借力自贡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我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前往荣县鼎新镇李家村,交流学习如何通过“川善治”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汲取先进工作经验,做到对标先进、问计取经、以学促干。
二、加强作风改进,坚持实事求是,以务实举措推动乡村治理
(一)建强制度机制。三多寨镇将用好“川善治”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建立定期调度及目标考核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工作落实。镇党委将用好“川善治”作为首个重点工作交办给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第一人选,明确目标任务。建立村(社区)每日推进、部门每周调度、镇党委每月专题研究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处置推广使用“川善治”平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统筹组合推动。结合基层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用好“川善治”村民说事、书记议事、三务公开、通知等9大版块功能,深入群众强化宣传,引导群众积极通过“川善治”参与产业发展、环境保护、防汛抗旱、医保参保等各项工作,有效畅通干群之间的沟通渠道,拓宽群众获取信息的路径,让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一年来,全镇各村(社区)通过“川善治”平台发布通知1644条、村民说事1020条、积分制6968条。
(三)强化督促指导。三多寨镇将用好“川善治”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点指导工作清单,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片包干,会同分管负责人、联村领导每月不定期到各村(社区)蹲点指导,围绕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指导各村(社区)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引导,灵活用好“川善治”平台,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三、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一心为民,以为民情怀推动乡村治理
(一)聚焦服务抓提升。三多寨镇坚持把用好“川善治”赋能基层治理,作为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具象化呈现方式。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积分制规则,通过书记议事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实现村级大小事务全过程民主。依托村民说事,线上收集处理群众矛盾,镇、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感和满意度得到增强,真正实现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
(二)整合力量抓提升。打造“川善治”+“综治中心”互通双模式,形成力量整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50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打造“一站式”平台,创新“12345”工作法,推行“7+N”模式,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资源力量,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真正让群众“进一扇门,解万千事”。
(三)创新模式抓提升。创新“古寨院子—古寨人家—古寨院长”治理模式,打造“古寨院长”+“川善治”平台,“古寨院长”通过“川善治”积极建言献策、率先模范带头,主动当好群众的“宣传员”。创新“机关干部”+“川善治”模式,全镇机关干部入驻到所联系的村,既充当“鲶鱼”提升平台活跃度,也通过平台“村民说事”等功能第一时间收集处理民情,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责任编辑:杨彦琳)
上一篇: | 凝心铸魂润民心 文化赋能促振兴 | 下一篇: | 大安区2024年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