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您是第 1497520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6年第6期>>调查与研究
从青岛实践谋庙坝镇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6-07-04 11:41:49       作者:刘勇       来源:庙坝镇  点击次数:1055
上一篇:大安区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一篇: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思考

市委组织的赴山东五天专题培训,让我第一次踏上山东半岛这片热土,开阔了眼界。青岛,大街小巷没有“牛皮癣”、小广告的“干净”,市民良好的素质,以及寿光农业产业化的低调与务实,让我感受到了沿海开放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味道”。作为乡镇干部,我想到了庙坝镇的发展,深感任重而道远。

庙坝镇是大安区最边远的乡镇,临沱江河,多山,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约2.7万,地处内江东兴区、隆昌县与自贡交界处,距自贡市区、内江市区均为40公里左右,同时周边毗邻千年古镇——牛佛镇和内江市中区龙门镇、隆昌县桂花井镇。独特的地里位置,使场镇长期处于发展“被辐射带动”的尴尬位置。全镇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有亟待开发的葛仙山、洞子沟风景区和新老观音庙等,特色产业也开始起步。到青岛学习,听专家授课和实地参观,让我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并强化了某些思考。

一、坚持以“人心齐,泰山移”为根本

人是经济发展最重要和最积极的因素。“人心齐,泰山移”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更是凝聚发展力量之源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寿光市发展也不咋样,包括华西村也是如此,但三十年来,他们靠着团结、拼搏和努力,实现了经济的大发展。庙坝镇虽然位置不优、条件不好,似乎要实现加快发展的困难不小,但俗话说得好,“穷人”也有“穷人”的生存之道。镇党委只有更努力地巩固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拓展发展空间。一是建设组织和群众“双满意”的党委、政府,取得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加强执行力建设,把镇村干部队伍培育成最“想干事、能干事又不出事”的班子,做到让组织放心;加强服务力建设,一门心思便民、利民,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做到让群众信任并满意,愿意甚至主动支持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二是培育公共利益至上的淳朴民风。通过“一事一议”、村民自治等方式,倡导公民遵守公序良俗,引导群众讲公共道德,维护公共利益,从而赢得各级单位、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三是架设“庙坝人”共谋发展的桥梁纽带。通过建立商会、QQ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努力加大庙坝在外成功人士的联系力度,在公共服务、回乡创业方面营造环境,寻求有庙坝情结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二、坚持以“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为前提

城镇化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规划引领,基础先行”是青岛发展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有规划,场镇才有管理,才会成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有基础,城市和乡村才有集聚能力,才更能聚集人才、资金。庙坝场镇的发展也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序的建设与发展,为场镇留下了杂乱无章的隐患。庙坝镇经济要发展,规划和基础是无法回避的前提条件,而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在坚持规划引领上,必须以预见性的眼光,对场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布局。发展时,注重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开发”,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注重规划的严肃性,切忌换一届班子换一个规划,“规划不如变化”,朝令夕改。有了规划的控制和引领,场镇的发展才能步入良性轨道。另一方面,在坚持基础先行上,必须“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庙坝镇的“梧桐树”就是道路与水利。道路方面,升级改造“庙坝镇—贾石井”交通主线路,拓宽14个村的村道,实现村村联网,拓展交通命脉;水利方面,完善小Ⅱ型水库渠系配套设施,整治现有的200余口山坪塘,使现有水资源工程储水能力、供水能力最大化。对于远郊乡镇,规划建设往往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有了基础设施的比较优势,我们在引进业主、回引返乡创业青年上才有底气,发展也才有动力。规划与建设上,两者相辅相成,必须先有规划,后有建设,“城镇化”自然随之而来。

三、坚持以“典型引路,发展产业”为重点

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在于产业发展。有产业,才有人气,才有城镇化。产业的发展,软环境上,一靠政策环境,二靠典型带动。寿光市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三元朱村老支部书记王乐义等一批致富带头人居功至伟。庙坝镇发展产业的条件和基础有自己的特点,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不能照搬硬套,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务实推进。在产业选择方面。一是巩固发展现有“川南肉牛之乡”的肉牛产业,让其成为场镇特色以及辐射周边的支柱产业;二是培育和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打造葛仙山、洞子沟、观音庙观光旅游线路,培育和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2000亩杂柑采摘园区,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休闲观光、促农增收的富民产业;三是新建至少200口山坪塘,培育发展生态鱼、蟹、虾等特色生态水产业,为生态旅游观光配套;四是积极谋划融入内江椑木工业园区,积极引进、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一类工业企业。四个方面,力争实现“场镇+农村”双线发展、全线开花结果。在典型引导上,注重发挥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的优势,注重“环境招商”、“感情招商”,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青年、镇农技人员、村组干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逐步成为示范带头人。

近几个月,镇党政一班人就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讨论。庙坝镇党委、政府由于前期花了太多的精力在砂石开采秩序维护和信访维稳工作上,发展上“历史欠账”太多。青岛之行,印证了我们党政一班人的思路,让我们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以镇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方向,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决胜全面小康”为主线,以“实干苦干拼命干”的精神状态,按照“全党抓发展、重点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的总体思路,坚持生态打底,绿色发展,着力全民招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强党建,抓牢抓实“五项重点工作”,把庙坝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区域性生态旅游名镇。

 

(作者:庙坝镇党委书记)

上一篇:大安区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一篇:大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