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上一篇: | 往返于“厄勒海峡 |
他叫曾火明,是我十八年前在乡镇工作的同事,一个班子工作,年龄比我大,我们都尊称他“火大哥”。他在乡镇长期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是班子当中的“老将军”。
记得我刚到镇上报到那天,他下村回来,到我办公室与我见面。他给我说:你尽管放心,我“火大哥”是个实在人,你来镇上工作,我绝对服从你的领导,一定给你“肘起”,当好你的助手,绝对不会“扯左脚”。
当天晚上镇里给我“接风”,免不了要喝杯酒,他非要敬我三杯。我这个人的确不会喝酒,更没有酒量,刚喝了一杯就喉辣嘴干,青筋直冒,特别难受,自愿认输。
火明可是个好酒量,既能喝,又能劝,又爽快,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给他“打堆”,在镇上人缘特别好。见我的确不能喝酒,他就说以后一定保护我,谁要“马倒你”喝酒不要怕,我“火大哥”给你“扎起”,绝对不丢我们班子的脸。
“火大哥”是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实在人,他没念过多少书,从大队拖拉机手干起,先后当过村上的文书、民兵连长、村长和支部书记,后来调到乡上做副乡长十几年,是一个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很强的人,可谓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他是农村工作的一把好手,农业生产、种植养殖、防病治病、天干水旱、抽水打井、土地调整、农事纠纷、邻里协调,只要是涉及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工作,安排给他你就尽管放心,因为他熟悉农村,了解实际,掌握情况,在当地威望高,老百姓都很服他,用不着你操心,事情处理得“巴巴适适”的。
这一年恰巧遇到乡镇机构改革撤乡建镇,他由副乡长提拔做了镇人大主席,除主持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外,还继续联系农业农村工作。我们由此一起工作,一同共事了六年半时间,我们一起实施了一个又一个“三高农业”项目,推进科技示范镇的建设,获得省上表彰;我们一起同心协力,共同成功抗击了1998年“6·27”特大洪灾的袭击,使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无损;我们一起完成了乡镇企业的改制工作,确保了各项改制顺利有序进行;我们一起临危不乱,有力应对,平稳妥善的处理了镇“基金会”的清理整顿,顺利并入农村信用社;我们一起苦口婆心收取农村“统筹提留”,我们一起起早贪黑抓“天下第一难”的计划生育,我们一起深更半夜护渠送水保春耕生产,我们一起“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为镇里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我们一起“舍命陪君子”般的协调解决疑难问题……由于他的工作出色,曾多次被评为相关先进个人,受到省市区各级的表彰。
现在,他已经退休了,我也早已离开镇上到其他地方工作,但我们之间由工作结缘而形成的友谊却一天也没疏远,反而因不在一起工作了而更加怀念。我们平时要打电话,每逢节日要互致问候,他满60岁那年老早就通知我,并点名要我给他当嘉宾说几句话。
退休后他没住在城里,而是带着老伴回到他的农村老家,他的三个孩子都分别成家立业了,可谓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心想事成,很是幸福。老两口平时种种地,栽点菜,喂些鸡鸭兔鹅,过着悠闲而开心的田园生活,时不时地给我捎些自己的土特产来品尝。
他说他来自于农村,干了几十年的农业,一辈子离不开土地,退休后回到老家农村,心里特别亲切,特别踏实,可以在这里回归自然,贴近故土,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火大哥”是好样的,这样的老同事一辈子都难得。
(作者: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上一篇: | 往返于“厄勒海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