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鱼坝社区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社区居民与新民镇天原村村民杂居,5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4714人。社区党总支下设藕塘、马鞍山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4名,其中退休党员59名,灵活就业党员43名,流动党员2名。
社区有22名吸毒人员(其中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毒感染者8名),两劳释放人员39名,法轮功练习者多名(其中市区重点帮教1名),是比较典型的下岗失业人员多、吸毒人员多、艾滋病感染者多、两劳释放人员多、低保户多治安状况较为复杂的“五多”社区。
近年来,马冲口街沙鱼坝社区党委在服务群众、关注民生方面,坚持“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凝聚人心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基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和谐社区为目标”的宗旨,在落实各项基础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中,不断创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获得了广大党员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集体。
一、发挥核心作用,加强责任担当
通过公推直选成立的社区党委,从成立伊始,就特别注重抓好党委班子建设,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正、副书记、党委委员都做了明确分工,但坚决做到分管不分家,要求班子成员身为党员,要有别于普通群众,要工作积极肯干,要乐于奉献。要深入社区楼栋,收集反馈社情民意,在化解矛盾纠纷、艾滋防治等方面都成为社区核心力量。
为此,我们就以围绕凝聚人心为主体,以党组织活动的形式,组织开展社区党员服务“选岗”活动,使广大党员在自已选定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创先争优”中,以“我是党员、我是一面旗”、“ 我为党旗添光彩”等载体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使和谐社区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社区党委把党员聚集在一起,学习党的知识、重温入党誓词、倾听党员心声,在党员中率先提出了“情系千家万户,真情奉献社区”的口号,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服务群众,党员的心暖了、群众的心热了。特别是“选岗”活动,让党员“亮相”社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架起了党心民心的桥梁,像一股清凉甘甜的山泉,滋润着沙鱼坝社区的这片热土。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法治的环境,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己基本形成。家庭成员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得到增强,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满,社区更加优美文明,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社区两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把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树立群众观点、解决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牛奶场的牛粪影响环境的问题,路灯的灯泡坏了没有及时更换的问题,针对换届后部分社区干部、居民组长的业务培训问题,垃圾池内垃圾及时清运问题,群众健身场地问题等等,立行立改得到了有效解决。
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到实处,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了解掌握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需求;用心贴近群众、用行动服务群众;加强责任担当,在追求群众满意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群众满意,就是社区党建工作的追求目标,促进工作作风的改变,真正做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实打实地解决群众问题。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
一份春雨,一份秋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沙鱼坝社区党委的工作,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认可,是最大的收获。
二、既防又扶爱在细处,艾滋病防治得实效
2005年开始,沙鱼坝社区作为“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示范社区”,2009年成为“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示范社区”,2012年成为“城市艾滋病防治社区”,在市、区疾控中心艾防科的指导下有效开展了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计划先行,工作落实。社区把艾滋病防治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中英艾滋病防治示范社区”、“中英艾滋病策略支持项目示范社区”到“城市社区艾滋病防治社区”,做到年有工作计划、月有工作安排、季度有工作小结,建立了系列防治工作档案,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涉及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件件有落实。
(二)深入宣传,形式多样。长期以来,人们提到艾滋病都有恐惧心理,源于人们对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缺乏科学的认识,为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我们在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施工工地、学校及流动人员中先后发放了《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预防艾滋病关心你我他》《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名人院士谈艾滋》《关爱生命,预防艾滋》《关爱生命,预防艾滋》《漫话艾滋病》《美沙酮维持治疗简介》等小册子和市、区疾控中心制作的宣传资料14000余份,使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我们针对辖区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住户,流动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接受调查人数达2450人,经市、区疾控中心艾防科抽查,知晓率达97.8%;社区还结合市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社区宣讲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安全套等。
我们组织开展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培训会,了解吸毒人员服用美沙酮的基本情况;定期协助疾控中心对社区艾滋病感染者进行CD4细胞的检测。
我们从青少年抓起,充分利用寒暑假或在辖区内的学校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覆盖人数达1800余人。特别是,在“6·26”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都举办宣传活动,不断扩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同时,不失时机地在社区文艺演出队的演出、社区电影放映中都加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内容;充分利用党员组织生活会、低保人员会、居民代表会宣讲艾滋病防治的相关内容,社区先后出黑板报30余期,办科普橱窗10余期,建立了三座永久性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几年来,我们社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和宣传活动,省、市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对他进行了采访,副市长石明嘉也到社区视察、指导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经过广大干部、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社区营造出了大家参与、共同预防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家访,关心关怀。为了解和掌握感染者的生活、身体状况,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社区领导小组及“三帮一”小组成员几年来坚持家访400余人次(每月一次),坚持节假日对感染者进行慰问,几年来所用慰问资金达14000余元。为保障感染者的基本生活,争取政策帮扶,为感染者及其家属争取大病医疗救助6950元,把对感染者的关心、关爱从根本上落到实处。
期间,社区感染者游某因病情加重,对生活失去信心而跳楼自杀,社区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同时从社区紧缺的经费中拿出200元钱给游父办理丧事,还为其协调一块安葬骨灰的土地。
社区感染者王某解教回家后,社区将其两年多的救助金4000余元交予本人,两天后,接当地派出所民警电话告知王某在家中因注射毒品过量而死亡,社区及时赶到现场协助民警进行尸检,并迅速联系死者家属,打了近100元电话费才联系到死者远在广西的母亲张某,告知事情经过后,其母委托死者姨妈全权处理此事,社区把死者遗留的2770元亲手交给其姨妈办理后事,并给予200元困难补助金。后来,其母从广西打来电话非常感谢社区的帮助。
通过辛勤的努力,目前辖区没有一起因吸毒人员、感染者引发的刑事案件发生,社会治安状况变好了,居民安全感得到了提升,呈现出了社区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维权护利依情据法,民间纠纷调解显公道
在民间纠纷调解工作中,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协同作战”多种手段的人民调解工作方针,以构建和谐社区为调解工作目标,积极参与大调解机制。
社区一名HIV感染者吕某(化名),由于他妻子发现他感染了HIV病毒,怕自己也感染上,就到广东打工,2008年1月他妻子向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大安法院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吕某态度很不好,并扬言要杀人。他妻子得知消息后,不敢回自贡出庭,法院以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按撤诉处理”。其妻又起诉到法院,要求判决离婚。立案后,大安法院民事一庭的法官们非常重视,由庭长、副庭长、承办法官多次到社区找吕某了解情况,调解人员积极配合法官做调解工作,法官依法办案的真诚和责任心、调解人员耐心细致地劝解感动了吕某,双方自愿达成了离婚协议,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在注重民间纠纷调解的同时,我们社区坚持宣传法律,依法治理,坚持从维护大局,维护稳定,维护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参加促进社会稳定的“大调解”工作。
比如,因失地转来社区的住户宋某,要求解决安置问题,曾到省、进京上访。调解人员积极配合区相关部门及街道做耐心的劝导工作,经几十次的家访劝导,生活上给予宋某解决实际困难,宋某自愿签订了息访协议。
又如,汤某是因自己与宁波澳洲联球公司做生意被骗资金32.6万元,由于两个子女上大学,导致生活困难,社区及时为她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又积极参与、配合街道做思想工作,引导汤某要依法按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汤某提高了认识,主动息访。
再如,区环卫站公厕化粪池因意外发生爆炸,致使在一旁玩耍的小学生王文杰头部受伤(右眉骨骨折、右眼腺管破裂),经一个多月的住院医治后,其父提出9万元赔偿。社区调委会分别两次组织有区执法局、区环卫站及街道领导参加的调解会,经充分摆事实、依法讲道理,双方在既尊重客观事实,又自愿、公平、合法的基础上达成了由区环卫站一次赔偿3.6万元的赔偿协议,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近几年,社区调解各类纠纷81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12件,邻里纠纷56件,其他纠纷13件),调解成功率达98.5%,调结纠纷的给付率达100%,先后被区司法局树为“大安区司法调解工作示范社区”,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平安社区”,被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大调解”先进集体等。
由于社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位,把帮扶、关爱落到了实处,消除了歧视,尽我们最大的能力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给艾滋病感染者和困难群众良好的生存环境,消除了他们危害社会、报复社会的仇视心理,从而为社区的安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马冲口街沙鱼坝社区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