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三农”问题成为新时期重大考验,在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方面来说,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和服务“三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度挖掘、深度整合、深度调整,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山铺镇地处川南丘陵地带,受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较大,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自今年5月3日我镇成立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在服务辖区内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并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机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需要更进一步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农机专业合作社运作和管理,以使其成为未来农业重要引擎和推手。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背景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基础之上,适应了农户生产规模小而单一、收入水平低、分散而积累能力又弱等急需要整合和不断优化的实际情况。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出现急剧失衡,土地资源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闲置和荒芜,使得农作物种植的数量和质量在“人为”的严重影响下处于“疲软”和“颓废”态势。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整合农机资源的基地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不断增多,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不断高涨,拥有的单机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极易导致其闲置不常用,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不高,反而又影响农民积极性。而农机专业合作社恰恰就弥补了这样的弱点,通过统筹安排、统一协调,能够机动灵活地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及时调整,推进连片作业、跨区作业、跨行作业等服务,确保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优化农机结构的载体
对于众多农民来说,由于经济力量和自然作业等制约,不可能也没必要同时拥有各种不同功能的农机,主要以单机作业为主。这就意味着农业的机械化只是某个环节或过程,而与之紧密相关的其它环节和过程却处于“原始人工”状态。因此,缺少有机的配套,相互牵制,结果还是影响农机效益的发挥。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统一整合、统一管理、统一部署,从根本上推进农业机械化效益组织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激发产业活力的必由之路
农机合作社可以有效规范农业生产,加速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稳健快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适应市场化需求。农机合作社可以有效改变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保证在农业一体化道路上实现全程对接,畅通渠道,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农民最大收入的获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小农”意识,逐渐告别传统的分散经营、粗糙协作、人工劳作的模式,向市场化、规模化、体系化的现代经营理念和模式迈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思想传统,不易接受新事物
由于受农耕文明根深蒂固影响,农民对土地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依靠劳动力。再加上农民总体文化程度普遍低,因此在接纳新事物上呈现出缓慢,甚至停滞的传统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并健康运行的重要思想障碍。
(二)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刃出鞘,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流失,剩下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而学习力强、精明能干的中青年人却外出。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造成很大的发展问题。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初级阶段,基层政府与农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还没清晰定位和理清,在规章制度、信息服务、财税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有些甚至处于“模糊”、“尴尬”等状态。由于政府政策扶持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乏力。
(四)经营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不健全
有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只注重建立却轻视管理,造成规章制度、硬件设施等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质作用。还有些合作社内部经营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根本就没纳入正式议程,纯粹为了某些指标而建,呈现出混乱、扯皮、矛盾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机专业合作社长效、健康运行。
(五)专业人员缺乏,服务领域不宽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项专能技术性组织。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没有形成规模,人员来源渠道“杂乱”而单一,尤其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少,政府相关的指导人员也少,科研人员也少等。人才梯队培养机制也没有形成,服务范围也仅仅局限在某一项活动里,造成服务狭窄,发展“蹩脚”。
(六)机械与地块的矛盾还存在着
大山铺镇处于丘陵地区,虽然不适合大型农机耕作,但由于田间地块的高低起伏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小型机械进出耕地、转换时间和连片作业等,从而增加作业成本。
四、对策和建议
(一)政策扶持,突出政府保障
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尤其显得重要。资金投入是农业机械化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在登记注册、税收减免、购机信贷补贴、油品工业等方面具体落实优惠政策。不仅如此,政府还要在相关的信息(政策咨询、农机市场信息、作业信息等)、监管、科技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和保障,以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二)宣传教育,着力知识基点
宣传和教育是推广和普及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创新方式,开展不同方式和类型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入户宣讲、开讲座、办学习班等,切实转变农民传统思想观念,提升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意识,增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入社积极性,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生产成本,保证生产效率,走上知识生产力道路。
(三)规章制度,巩固市场主体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实施细则,因地制宜推动合作社发展。尤其是要在合作社有关的组织章程、管理机制、财务制度、风险调节机制等方面,坚持入社自愿、民主管理、服务社员、利润返还等原则,逐步探索和健全,将其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完整体系中,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更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提升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充分保障资源充分利用,充分服务服从于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四)加强人才工程,奠定人力根基
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在合作社初期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人才工程建设显得很具有现实必要性。积极探索能人领办、企业联手、社会力量投资等多格局多渠道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在人才培训和引进等方面,比如号召外出务工人员、成功人士等回乡参与或创建合作社,加强技术、管理、信息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管理体系,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奠定坚实的人力根基。
(五)完善服务体系,纵深全面推进
农机专业合作社,其建立健全的实质就是增强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因此,在开展社会化服务中,要树立创新服务的牢固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增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让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机械化生产中全面纵深推进,实现合作社与农民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