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巴蜀称誉天下的“四大胜迹”即是“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这种冠谓,实在,没有做作,没有夸张,不带水份,“货真价实”。
不过,我认为,如果把剑门的“险”与夔门的“雄”作个调换,也许更为妥切。
夔门,即长江三峡的瞿塘峡西端两岸若门,呈欲会未合之状的峡口,古人称此乃“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之要冲。也是被船家视为畏途的“鬼门关”。特别是峡口有一庞然巨石兀立江心,砥柱中流,即世称的“滟滪堆”。在一江怒水直奔滟滪堆、狂澜腾空而起、涡流千转百回、行船如箭离弦之际,而没有经验的船工取途不决,往往就会船破人亡,故滟滪堆又名“犹豫石”。据史载,古时,船民敬畏滟滪堆,亦为消灾避祸,多有投牛祭江之举。后来,有慈善家们捐资在滟滪堆上选择了一处特别关键的位置树立一道有指引作用的石碑,上镌“对我来”三个大字,是警醒行船只要顺着“对我来”的水脉把舵,就有希望避开凶道而化险为夷。
我在少年时代,乘坐一只大木船出川抵夔门时,坐在船舱里的人们无不惊恐万状,船工急忙招呼大家不要害怕,坐稳,有“对我来”菩萨保佑。我看到我们的船直往“对我来”方位冲去,而在即将靠近滟滪堆、生死只差分厘之际,船翁灵巧地将舵把往左一撇,船就顺势从滟滪堆脚下通过。几十年过去了,但现在每当忆起那次惊险,都无不心存余悸。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因整治三峡航道,将滟滪堆炸除,终于结束了几多悲剧的重演。特别现在,因修三峡水电站筑大坝而已是“高峡出平湖”了,滟滪堆已成了历史的陈迹。北宋诗人范成大的“不知滟滪在船底,但觉瞿塘如镜平”的幻想已经成为了现实。
我在想,投牛祭江也好,树立“对我来”标志也罢,都是人类敬畏大自然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对我来”是船人长期跟夔门打交道,摸透了滟滪堆的“脾气”:“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换言之,掌握了瞿塘峡水势的规律而择其良者行舟,变被动为主动,趋利避害。
人类和大自然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是人类驾驭大自然,还是大自然驾驭人类?这涉及到如何对待大自然,顺应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问题,也是属于人类进一步探索的哲学范畴。如果一味地漠视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回避客观现实疯狂跟大自然“挑战”,以“竭泽而鱼渔、“杀鸡取卵”的贪婪掠夺大自然的资源,一次次冲破大自然负荷的底线,导演一幕幕旷日持久的大自然之殇,而人类最终的下场也将是不堪想象的。而改造大自然,决不等于要伤害大自然,应该以理性的、善意的呵护态度,呵护大自然也是爱惜人类自己,是进一步亲近和谐“天人”关系。
大自然是有灵性的,懂得感恩,也懂得惩罚。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