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您是第 1503279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5年第3期>>燊海星空
退思堂怀旧
发布时间:2025-04-03 13:15:34       作者:蒋婧姝       来源:区委党校  点击次数:39
下一篇:追寻与传承的幕后力量

大安区委党校副校长 蒋婧姝

 

踏足三多寨,寻味各花香,在这座沈从文笔下“像在梦里才能见到”的寨堡中,偶见一块“退思堂简介”的展板,退思堂是有一座两层楼的城堡式建筑,主人为盐商四大家“王李胡颜”之“李”——李振亨。简介中这样描述:其形制、屋顶、风火墙为中式建筑风格,而部分门窗却采用西洋拱券样式,形成中西混搭的风格。其院门为中式双扇宫门,门沿有二龙戏珠的浅浮雕,门额上书“退思堂”,门联为今人撰“退享三多朝夕邦家在念,思罗八极古今天地为怀。”我颇为激动地指着“今人”二字向友人介绍:“这个今人就是我爷爷……”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是爷爷去世十年之时,我再次抚摸到这风化的石刻,仿佛紧握着爷爷温暖的双手,聆听他又一次给我讲起对联中的家国情怀。

三多寨四周地势陡峭险要、山顶平缓开阔,由李振亨发起,联合王、颜两家建于乱世,为求自保,耗时六载、耗资十万余金,寨堡林立、易守难攻、防御坚固,被赞誉为“川南寨堡之首”。一听寨名,多半会问,三多寨是哪三多?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一,寨堡建造者李、王、颜盐商三大家祈愿家族兴旺、子孙繁衍,取名“三多寨”,这是三多寨来由说法之一。其二,先有《庄子·天地》华地守护封疆人对尧的祝福“寿,富,多男子”,后有颜昌英次子颜辉山七十大寿时,族人赠书“多福、多寿、多男子”,这美好愿景便成为当前普遍认同的“三多寨”名由来。

李振亨的退思堂可谓三多寨三百多座“豪宅”之冠,提起堂名,不难想到《左传》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堂主是否以此命名我们已不得确认,但新赋门联的故事是永远刻在我心里的记忆:二十多年前,大安区人民政府修缮退思堂时,发现原有门联虽存在依稀印记,却无证可寻更无法复原,我退休赋闲的爷爷,因为常为自贡餐厅、景点撰联,便受时任副区长彭建国之邀,参与退思堂门联修复工作,经过一次次考察、走访、调研,搜集资料、了解典故,他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立意分别为正门、洗心斋、车行大门写下三副对联,其中,退思堂洗心斋联为:

心正则平,偏居不右

斋无所戒,小去心齐

退思堂车行大门联为:

古寨独奇观:东锁大江,西横峻岭,南浮翠海,北簇锦盆。欣回首,瞰千万顷方圆表里,纷陈天宝物华,浩浩乎,龙腾太纪,盐煮先秦,焰煽晋朝,灯辉当代。满目史传新。绝顶无殊齐鲁狱。

故乡群乐土:喜春耕牛口,夏播马鞍,秋染萧岩,冬敲佛寺。喜联翩,经百余年风雨沧桑,辈出地灵人杰,彩决决,燕徙民家,莺迁上苑,棃披素羽,桃舞红裳。三多今胜夕。问津何必武陵源。

经评审确定正门联,并由自贡著名书法家、我的书法老师郭广岚先生书写:退享三多朝夕邦家在念,思罗八极古今天地为怀。

三多寨初建于1853年,也正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封锁长江中下游地区致“楚民淡食”,自贡盐商奉命“川盐济楚”,尽管井灶生产受益颇多,但太平天国势力强大,各大盐场一边提高井盐技艺,提升井盐产量输送楚地,为国家财政、楚民生活作着重大贡献,一边盐商也不得不选择乱中避世、隐退自保,以求财富自由,安享家族兴旺,可多福、多寿、多子的岁月静好没有换来无忧无虑的洒脱安逸,他们日夜牵挂着饱受内忧外患的国家之安危。“思罗八极”出自宋代诗人戴复古《客行河水东》中“至人栖一方,庭户罗八极”,表达堂主退隐于寨堡深居,而思绪广阔在外,心境超越世俗八方和古今天地的宽阔胸襟,远大抱负。

李氏家族的盛衰,见证了自贡历史上两次“川盐济楚”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见证了自贡井盐业的成败兴衰,折射出自贡盐商严密的合作体系,形成团结、共赢的“盐帮”,盐帮的家国情怀代代相传。在民族和国家大义面前,自贡这座因盐而建、因盐而兴的城市始终走在前列,抗战时期,自贡井盐业发展再次兴旺,担当有为的盐都儿女心怀大义、仗义献金,以“增产赶运”承担起川盐抗战的历史重任,并在抗日战争最危难关头,将个人财产捐献给国家,将“盐都献金甲天下”永远镌刻于历史丰碑,仅20多万人口的自贡却以高达1.2亿元捐款成为全国之最,同时,近3万有志青年义无反顾志愿从军,奔赴枪林弹雨的正面战场,近千人奔赴滇缅战场、抗日根据地,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俱往矣,我们从没忘记历史的艰难险阻,盐都儿女的家国情怀也从未改变,曾经,我们心怀家国,支援前方不计回报。今天,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团结拼搏,绘就安逸自贡、大美大安新画卷,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征程上,勇立潮头、不负时代,用实干担当诠释铮铮誓言。

老爸感怀三多古寨旧貌换新颜,承爷爷退思堂门联联意撰新联:

老寨古韵,邦家在念退而思进情悠远

新村盛景,天地入怀踔厉再赋美三多

下一篇:追寻与传承的幕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