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您是第 1502902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5年第3期>>燊海星空
追寻与传承的幕后力量
——《萍踪》摄制组跨越山河的红色使命
发布时间:2025-04-03 13:14:13       作者:黄明鑫       来源:编辑部  点击次数:80

大安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黄明鑫

 

5分钟,是1天的1/288,是27年的1/2838240,是90年的1/9460800……

2025227日是大安先烈邓萍牺牲90周年的日子。凌晨,大安融媒在“发现大安”视频号、“大安观察”APP如期发布短视频:《萍踪——缅怀邓萍九十载 自贡戎辉践使命》。

该片一经上线,便被广泛转发、反响强烈,成为“‘二月的缅怀’大安区2025年红色诗歌朗诵会”的主题宣传片,并在“学习强国”刊播。

至此,市区联动、部门协同、跨越川黔,历时20天倾力打造的短视频圆满完成,从寒风刺骨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到阴雨连绵的自贡各场景、从户外顶风冒雨的执着坚守到凌晨采编中心的灯光,这部5分钟的短片背后,是一群人对红色精神的深情致敬与匠心雕琢。

 

从“初稿”到“开机”: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28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市烈保中心启动策划,初步拟定拍摄纪念视频,暂命名为《追寻邓萍:跨越山河的英烈足迹》。市烈保中心主任张静提出初稿,区委党校副校长蒋婧姝与之深夜对话,敲定雏形。

217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召开专题工作会,正式建立工作专班。次日,区融媒体中心牵头讨论摄制方案,区总工会、区委党校等积极参与,纷纷提供邓萍事迹和拍摄参考素材,共同完善修改脚本。

短短两周内,策划方案历经3次大改、数十次细节打磨。分镜脚本的每一帧画面都经过反复推敲:“小邓萍习字”的场景最终选定团结镇朝天村一处民房,只为贴近当年的时代质感;遵义外景拍摄中,一抔从邓萍故居屋旁挖出的泥土被精心烤干,跨越300多公里洒向烈士墓前,象征故土与英魂的联结。

同时,租借服装、准备设备等工作也有条不紊同步进行。

221日下午,《萍踪》正式开机。在广华山小学拍摄宣讲场景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摄制组发现小男孩吴优满脸正气,颇具小邓萍的气质,当即一致认可,成为“小邓萍”的扮演者。

青年邓萍的演员选拔则经历了一番波折,在区内筛选符合形象且愿意参与拍摄的机关年轻干部,然而选出的几个演员都因工作或其他安排无法参与。最终,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邹思宇成功出演青年邓萍。

 

遵义两日:在寒风与热泪中触摸历史

 

222日一大早,摄制组冒雨奔赴遵义。在烈士陵园最高气温仅3℃的寒风中,蒋婧姝赤脚反复行走在英烈墙前,只为呈现最稳定的特写镜头,以至冻僵的手用烘手机取暖20多分钟才暖和,成为此行最“狼狈”却温暖的记忆。

“摄影师姿势越怪异,画面越惊艳。”摄影师赖晓旭说,为捕捉最佳角度,她和编导祁宁或匍匐在地,或登上高坡,同行人称其“用身体丈量烈士足迹”。

此次,市烈士陵园杨永珍、吴婷玉总在每个流程前与遵义相关单位做好沟通联络,保证拍摄工作能紧锣密鼓地进行。肃立在烈士棺椁前,大家都激动得哭了,虽然不能拍摄留念,但这个场景永远定格在现场每个家乡人心中,剧本外的真实情感被悄然收录。

“你们到遵义就像回了家,比对自贡都熟悉。”公车师傅周建华感慨再访遵义的蒋婧姝、祁宁熟悉遵义街道,也不顾劳顿,协助全程拍摄工作,帮着拎包搬器材。

 

自贡拍摄日:雨中淬炼的信仰

 

224日的自贡,一样冷雨冻风,摄制组马不停蹄继续外景拍摄。清早取服装、接小演员时,遭遇周一雨中全城大堵车,但大家克服困难,按时到达。

在大安寨、官印山、邓萍故居、区图书馆等地拍摄,雨一直下个不停。在朝天村拍摄时,蒋婧姝提前“安排”老爸准备拍摄道具书法、望远镜等;刘婉淋自费感谢支持拍摄的村民。在大安寨,青年邓萍两套服装都很单薄,换装时更是冷得瑟瑟发抖。在邓萍故居,江姐小学丁文翔、潘乐希、钟梓晨3位缅怀献花的小学生也身着单薄校服,党校教师刘婉淋、铁晓航、李思源克服身体特殊情况全身心投入拍摄,毫无怨言。

 

 

72小时“帧”战:让历史照进现实

 

24日晚至27日凌晨,大安融媒采编中心,祁宁连续作战、熬夜奋战。期间,蒋婧姝录制配音素材达112条。

26日晚,定稿前夜,蒋婧姝、刘婉淋、赖晓旭又对视频逐帧核稿,修改问题8处,确保万无一失。经层层审签,227日凌晨00:20,视频定稿定时发布,微信工作群里热烈庆贺,为这场跨越山河的红色追寻画上句号。

“这不是一部作品,而是一封写给历史的情书。”祁宁感言。从机关干部到小学生,从退休职工到村民,前前后后16个单位30余人参与,用脚步丈量红色足迹,以匠心雕琢历史温度。

整个摄制过程中,全体参与人员怀着对邓萍烈士的崇敬之情,默契合作,无私付出,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受气候、环境、时间等因素干扰,追求每个画面、每句台词的最佳呈现,不惜反复打磨。

目前,《萍踪》的点击量突破100+。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血脉,正通过镜头与时光共鸣。

又是一年清明时,碑影巍峨悼往贤。正如,2715时,大安老共产党员、《大安》主编裴建成在“二月的缅怀”上的深情朗诵:“盐都出征记犹新,故里招魂九十春。血染旌旗烽照夜,燊海井畔泪沾巾。魂归桑梓红梅绽,梦绕釜溪碧水粼。父老乡亲怀旧烈,长征接力有来人。”

上一篇:退思堂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