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4年第9期>>调查与研究
城乡融合背景下大安区特色农业产业链培育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12 08:39:14       作者:王郸婵 韦小龙 明艳 王益 潘平凤 刘安国       来源:2024年中青班

大安区2024年中青班农业产业调研组

王郸婵 韦小龙 明艳 王益 潘平凤 刘安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明确农业是国家重要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安区城乡融合背景下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链的现状

(一)大安区区位优势。大安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区域、川南城市群几何中心、内自同城化发展核心区,辖区面积397.5平方公里,辖96街,总人口41.16万,常住人口29万,城镇化率54.2%。大安区地处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适宜水稻种植。大安区是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区、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区、首批省级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区、天府旅游名县,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在土地、水资源承载能力方面优势凸显(见下表),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大安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情况表

(二)大安区农业产业现状。近年来,大安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先行,聚焦产业助农,大力推动新形势下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商融合等。大安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集全区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优势厚植产业基础,不断实施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以水稻和肉鸡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大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27.56万亩,耕地面积16.48万亩,涉及三多寨镇、何市镇、新店镇、牛佛镇4个乡镇。园区建成后,将推动构建“稻+”共养模式,积极引进并推广稻蛙和稻虾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实现一土多熟、一水双生、一田多收(见下图)。

大安区现代产业园规划图

(三)牛佛镇水稻产业链现状。牛佛镇是大安区农业重镇,是自贡市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是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四川省级百强中心镇。幅员面积75.6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个社区,户籍人口6.7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余人,占全镇户籍人口的85.1%,占全区农业人口的19.83%

1.水稻产业链培育情况。近年来,牛佛镇充分利用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红旗村为特色水稻产业种植核心村,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和技术,不断

提高水稻种植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稻+”共养模式,全面融入大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实现规模化种养稻蛙、稻虾、稻鱼和粮豆等。目前,红旗村已种养稻虾670亩,亩产稻谷约500公斤,亩产冬虾近150公斤;种养稻蛙300亩,亩产青蛙约1000公斤,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

2.水稻产业链愿景展望。牛佛镇作为全区远郊中心镇,辐射带动新店镇、回龙镇、庙坝镇等乡镇农业产业链发展,积极规划构建一核两翼、一轴多元等特色农业产业链,推出“牛佛大米”、精品冬虾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未来,牛佛镇还将积极发挥集中育秧(苗)中心、农耕文化科普基地、水稻产业园区及稻虾示范区等带动示范作用。加强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引进加工企业,生产米粉、米线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步开发农耕文化研学游、一日游等农学、农旅结合的旅游项目,不断提升水稻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

二、大安区城乡融合背景下培育特色水稻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一)在水稻产业链条方面,存在“一多三少”的问题。一多:即小农户分散种植多。2024年,大安区种植水稻7.68万亩,小农户种植面积约占九成,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或种粮大户种植水稻约0.77万亩,仅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10%。据实地走访了解到,小农户分散种植户,存在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不愿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对农业先进模式、先进技术接受意识差,对土地改造提升积极性不高,管理也偏向简单粗放等“三老化”问题,对农产品增产提质难以保证。因农户承包田分布零碎导致本户水稻种植面积分散且小,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在建设水肥一体化、标准化等种植管理技术方面的投入成本高,且改善效果有限,从而影响总产量和总收入。三少:一是种质资源培优少。目前,大安区水稻种植品种主要是杂交稻籼稻,95%以上种植的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宜香优2115、川优6203等,由于全省地形地貌变化大,推荐水稻品种并不能高度契合川内每个地区的土壤和气候,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二是具备加工实力的企业少。稻米加工业是国家粮油加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稻高质量加工转化成大米成品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安区水稻加工主要依靠场镇开设的打米房,规模极其小、技术水平非常低,全区尚无规模及以上的水稻加工企业。据调查,目前受水稻加工制约较为严重,以牛佛镇为代表的全区农业重镇,大户或者集体种植的水稻多数是运往内江市等周边地区加工销售,且售价较低,约1.2-1.3/斤,严重打击种植大户的积极性。三是农旅融合方面少。大安区水稻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融合程度低,在农产品附加值方面开发较少,水稻产业与本地乡村旅游发展未实现优势互补。全区文旅市场还未形成围绕水稻产业打造亲子游、周末休闲游等农旅融合项目,没有充分利用当今社会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优越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回乡”情怀,积极打造“农业+文旅”融合新市场。

(二)在水稻产业价值方面,存在“两高两低”的问题。两高:一是投入农资成本高。以自贡市安融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融公司”)为例,2024年旱育秧种植水稻亩均农资成本测算如下:1亩稻田土地流转费800元;竹块250斤、薄膜35公斤,约600元;种子1.5斤,约180元;排灌用水用电,约160元;施基肥和追肥50斤,约100元;病虫害统防统治,约60元,以上投入共约1900元。二是劳动力成本高。据安融公司介绍,从水稻插秧至收割,需雇佣当地群众全程参与,插秧人工成本约230/亩,后期除草、管理、收割等人工成本约350/亩。综合上述农资及人工成本,每亩水稻需投入成本约2480元,均为必要投入且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会长期存在,按照国家公布的水稻价格,每亩水稻产值约为1300元,入不敷出,导致种植户种植积极性越来越低,导致大量年轻壮劳力外出务工,地抛荒、撂荒。二低:一是科学技术含量低。全区大多数农户仍采用传统种植方式种植水稻,机械化应用推广在全区还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全区还缺少精准灌溉系统、高效施肥等先进设施设备以及先进种植、管理技术,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在数字农业运用方面,全区仅有牛佛镇、何市镇两镇且不到20%的新型经济主体种植户实现农田监测、病虫害自动测报、土壤墒情等智能化管理,还未建成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二是经济带动效益低。水稻的产品价值比较注重依赖品牌效应,大安区水稻产业还没有因地制宜培育单产高、口感好等属性的特色水稻品种,没有充分发挥优质种植水稻品种对产品增产增效的重要作用。

(三)在水稻产业保障方面,存在“三个不足”的问题。一是政策支撑不足。全区尚未出台进一步推动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推动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还不够。二是资金保障不足。目前,全区水稻种植及销售等方面的资金扶持仅有水稻种植补贴约50/亩,种粮大户补贴150/亩,在国家产业园内的示范户蓄留再生稻补贴66/亩,地方政策补助少,在鼓励种植户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有难度。部分农户不愿意主动从事水稻种植产业。三是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导致水稻种植和加工环节缺少专业人才与劳动力。对于丘陵地区来说,科研机构、技术集成组织覆盖面小,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主要依靠一线农技人员,大安区在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尤为紧缺。目前,仅有2万名农业从业人员接受过系统农业科技培训,占全区农业从业人员的25%,尤其是缺乏高级农艺师、农业机械师等专家人才,极大制约全区水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越来越严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日益凸显,从事农业劳动力,50岁以上的约有7万人,占比高达87.5%,高中及以上学历约1万人,占比约12.5%,劳动力素质和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严重制约水稻产业质效。

三、大安区城乡融合背景下特色水稻产业链培育对策建议

(一)积极延伸产业链,种出产业发展“新模式”

1.探索“一产向后延”,做优生产种植。一是一产做优,充分发挥“中稻+再生稻”产量高的优势,积极发展订单水稻产业,招引龙头企业并推广先进技术,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签订购销合同,降低农户种植风险,提高种植积极性,保障农户收益。二是二产跟进,建立专班协助企业做好产品设计包装,并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提供资金、用地、贷款等优惠政策,争取培育一批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逐步探索“核心企业+外包服务业+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性组织模式,通过服务的规模化,降低服务成本。三是三产提升,统一建设电商销售平台,充分发挥本土“网红”带动效应。培育“三品一标”稻米产品,大幅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2.探索“二产连两端”,做强精深加工。依托牛佛镇正在建设的水稻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以牛佛镇为中心的稻米生产线,带动周边镇村形成五万亩规模化水稻种植区,争取与水稻精深加工企业深度合作,对米酒、米露、米糊、自热米饭等衍生产品进行市场化、品牌化开发运作,延伸出米茶、米酒等系列产品。

3.探索“三产向前连”,做精农旅融合。坚持产镇一体,依托千年古镇牛佛的传统村落、沱江西岸牛王山等风景名胜、舞龙灯、划龙船、牛儿灯、花灯、川剧座唱等千年民俗文化以及观音寺、禹王宫、万寿宫、贺乐堂等文物建筑,结合水稻产业打造精品彩色水稻示范园、稻渔共生生态观光体验园、农耕文化体验馆、稻香博物馆等,开发形成一条“自然山水+产业景观+水稻乡村研学游”旅游精品路线,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水稻种植、收割等农业活动,提升大安水稻产业的知名度。

(二)积极提升价值链,谱写富民增收“好文章”

1.注重种养循环,做大“绿色”文章。做大做强以水稻种植为主,鱼、虾、蛙、泥鳅、鸭等养殖为辅的“1+N”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实现“稻渔互促、稳粮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的目标,为农业增“绿”添“金”。

2.注重科技创新,做强“优质”文章。一是加强种质创新。强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培育推广一批综合抗逆性好、优质稳产和适销对路的“大安大米”“牛佛大米”等特色本地品种,作为以牛佛镇为主阵地的优质稻米产业的主导品种,确保水稻销得出、价位高。二是加强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研发新技术、新模式,重点加大节本增效的绿色生产技术集成,服务优质稻米生产,确保成本低、品质好。三是加强产品创新。探索具有多功能和高营养价值的水稻产品,确保品类多、竞争强。

3.注重特色打造,做响“品牌”文章。大力实施名特优新农产品保护工程,持续释放“大安大米”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优势,引导水稻种植企业或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注册“贡米”等水稻商标,积极开发旅游、生日宴、喜宴等伴手礼系列产品。积极对接大型商超、电子商务平台,构建销售扁平化网络,注册“大安大米”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利用牛佛镇正在建设的电商直播室,进行电商直播,拓宽销售渠道。培植文旅内核,充分挖掘大安水稻历史,讲好“大安大米”品牌故事。

(三)积极打造供应链,奏响智慧农业“奋进曲”

1.搭建大数据平台,消解管理“难点”。积极向部省争取大田种植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利用大数据建立集“土地流转、种植、管理、交易”功能于一体平台,提供水稻市场数据、品种信息、种植技术等信息服务,兼具“风险评估、智能预警、专家咨询”等功能,对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气候变化等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支持在线交流、远程专家咨询等功能,方便用户获取帮助。

2.搭建物流平台,破解运输“堵点”。探索与大山铺铁路物流园区合作,拓宽运输配送渠道,扩大“大安大米”在市场中的流通区域和覆盖范围。首先探索与本地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大安大米”在自贡市范围进社区、进商超、进食堂等。其次,充分利用全市正在大力发展的低空经济新场景,依托自贡航空产业园区,实现“大安大米”从大安区向周边市区及全省范围延伸,逐步扩大产品配送范围。同时,适时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商业合作,不断提升“大安大米”在国内市场影响力,逐步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3.搭建网络平台,纾解销售“痛点”。争取项目资金建设区物联网信息化平台,通过物联网系统将水稻单元进行编码并写入标签,为水稻田安装上摄像头,记录水稻单元的种植户信息、产品数量、加工时间、产品批次等信息,通过物联网数据平台进入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管。

(四)积极完善保障链,注入产业发展“强心剂”

1.创新政策支持,夯实人才根基。实施农技人员激励政策,改善农业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加速人才流动,提升社会地位,提供晋升机会。探索人才回乡创业补贴、回乡创业大学生福利待遇、回乡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等,促进人回引、企回迁、钱回流。整合区农业农村局、区人社局、区商务局等单位资源,充分运用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资源,组建产业孵化团队,形成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提振经营主体产业发展信心。

2.整合土地要素,盘活闲散资源。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为抓手,持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耕地集中连片治理,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农田规模化经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水等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种植及经营成本。

3.完善信贷体系,撬动金融资本。政府层面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大安区水稻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水稻特色产业链项目建设和发展,优先统筹用于产业链发展亟须环节,引导行业建立协同生产机制和快速资源配置框架。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引导农商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水稻产业的信贷支持,破解农业融资难题。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设立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水稻产业链项目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责任编辑: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