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财政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财政职能,强化财政政策,落实财政资金,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贯彻落实、开花结果。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为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在财政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后,将财政资金优先投入农业农村领域,逐步加大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一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持续增长。自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817万元,其中:2014年742万元、2015年898万元、2016年1972万元、2017年3088万元、2018年4039万元、2019年4341万元、2020年5737万元,实现了连续7年的资金投入增长。二是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有效衔接。2021年全区衔接资金到位6692万元,其中中央1736万、省级2731、市级145万、区级2080万,较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737万增加955万元,增长16.6%。三是加大专项债券资金争取力度。面对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挑战,始终把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财政乡村振兴工作重点。2019—2020年涉农专项债券合计1.955亿元,其中2019年发行现代农业园区示范项目专项债券5000万元、2020年发行自贡市大安区楼房湾水库工程专项债券6550万元、2020年发行自贡市大安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专项债券8000万元;2021—2022年涉农专项债券合计3.8亿元,其中2021年发行大安区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项目专项债券1.5亿元、2021年发行自贡市大安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专项债券3000万元、2022年发行大安区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项目专项债券7000万元、2022年发行大安区乡村振兴生态农旅融合产业区基础建设项目专项债券8500万元、2022年发行大安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专项债券1000万元、2022年发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债券1500万元、2022年发行釜溪河流域张家坝等4个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专项债券1000万元、2022年计划发行楼房湾水库项目专项债券1000万元,是2019—2020年涉农专项债券的1.9倍。
二、狠抓财政金融互动政策
一是及时制定财政金融政策。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转变财政支持方式,发挥财金互动政策作用,2017年5月制定了《大安区扶贫小额信贷实施办法》,2019年7月制定了《大安区扶贫小额信贷分析按基金使用管理细则》,2019年7月制定了《自贡市大安区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实施方案》。二是落实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分险政策。严格执行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分险政策,2017年以来我区累计贴息428.89万元。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持产业发展的贷款,财政按当年发放贷款总额的1%给予补贴,2017年以来我区累计安排补贴35.71万元。严格落实财政金融互动奖补政策,2014年以来我区累计安排财政金融互动奖补资金433.08万元。
三、拓宽困难群众持续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落实奖补政策。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农牧民奖励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2021年全区发放农机购置补贴26.4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65.03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270.42万元。二是加强基金管理。通过适时补充基金,确保基金合理规模,解决困难家庭医疗、教育问题。目前,我区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规模为974万元、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规模为1459.5万元。三是深入开展“政担银企户”联动扶贫。建立“政府+政策担保+银行+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多方联动机制,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950万元、乡村振兴风险补偿金11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基金300万、投资1120万元注入市农担公司,让金融资源注入农业农村,巩固脱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四、加强乡村振兴财政资金监管
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落实。一是强化乡村振兴资金动态管理。明确专人对乡村振兴资金预算下达、指标分配、预算支出和项目绩效等实施精细化管理、动态化监控,确保乡村振兴财政资金依法依规使用,让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二是建立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常态化工作机制。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以实地核查和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安全饮水、厕所革命等涉农重点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全时段监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助推乡村振兴。
五、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投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自2017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3260万元,其中2017年1000万元、2018年20万元、2019年440万元、2020年600万元、2021年600万元、2022年600万元。二是监督管理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对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范围的省级试点行政村,按照“中省尽力补助、市县适当投入”原则,一次性补助每村100万元,并建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定期和不定期下村检查村集体经济账目及项目实施情况,实时监控村集体经济情况。三是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产业。自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以来,试点村发展了一系列集体经济项目,主要包含乡村旅游引流、订制订养、生态蔬菜种植基地、立华养鸡、龙虾养殖基地、生态养鱼鱼塘、竹文化川南建筑民宿庄园、青龙驿站及乡村农家乐、酿酒高粱种植、制糖加工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还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激活了村集体经济资源,减少了资源闲置浪费,通过合理利用农村生产要素,切实提高了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工作
一是支持生态宜居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结合本级财政资金,科学规划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大安·宜居乡村”行动,将资金用于扶贫道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焕新乡村风貌,提高人民幸福感,形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二是支持产业兴旺建设。设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帮助困难群众创业就业,提高产业经济;立足本地资源,统筹安排资金投入重点产业,形成农村特色产业园。大力支持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威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建设,持续壮大了肉鸡、柑橘等主导产业,目前已集中改扩建特色产业基地1.1万亩,正邦10万头生猪项目、肉鸡全产业链体系也即将建成,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民生,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家梅:区财政局副局长、刘欣沂:区财政局产业股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