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部新城的快速开发建设,和平已累计征收近万亩,拆迁农房3000多户,农转非8000余人,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将集中居住进安置房社区。如何治理好、服务好安置房社区,将是和平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基本情况
和平街道下设3个村4个社区。自2015年大规模征地拆迁以来,人口集中居住在金桂社区。金桂社区作为我街第一个安置社区,辖区2.2平方公里,共有住户 2596户 9600余人,其中农转非人员占85%以上,入住率达90%,是一个以“亦农亦居,多村混居”为特征的安置型社区,社区居民以征地农转非人员为主。社区成栋院落包括福缘康居一期和二期、和平花苑、水泥厂安置房、教师楼、尚东时代二期等共43栋。社区党委班子由5人组成,下设花苑、千里香和商贸三个党支部,共8个党小组129名党员。社区居委会班子5人,下设4个居民小组,小组长4名;居民代表43名,楼栋长38名。目前,辖区内有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所幼儿园、1个综合农贸市场。
二、存在问题
由于安置房社区在住房性质、住房取得、居民构成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社区物业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混乱,管理水平存在欠缺,迫切需要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破解难题。社区呈现出“三多、二失、一弱” 的窘境,三多即社区内失地农民多、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二失即居民心理失衡、行为失范;一弱即社区基础设施薄弱。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尚未理顺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三方关系,导致社区物业推诿扯皮、业主委员会人心涣散等。
三、探索与意见建议
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主心骨。因此,我们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统领作用,理顺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三方关系,从资金保障、管理体制、民情反馈等社会管理难点入手,汇集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有效地调动了各方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工作,实现了“以党建促管理,以管理带党建”的双赢局面。
(一)构建“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实现社区治理由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从社区治理创新来说,围绕基层党建,我们初步形成了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各主体之间“一核多元”同心圆式的治理格局。“五位一体”是以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为补充的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通过探索和建立“五位一体”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形成一个多方协同合作的社区治理网,动员社会各主体为社区治理献计献策,补充社区治理力量的不足,各方为社区建设分担事务和责任。同时,按区域划分党支部,实施网格化党建管理,成立网格党小组、设立党员楼栋长、区域单位共驻共建,搭建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党小组组长、党员楼栋长的三级管理体系。网格管理员深入网格听民情、悉民惑、解民忧、带民意,按照“一个满意”(群众满意)、“两个快速”(反应速度快、情况处置快)的要求,实行“五零工作法”,即社情民意“零盲点”、矛盾纠纷“零化解”、便民服务“零距离”、关爱帮扶“零缺失”、隐患排查“零报告”,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处理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机制。
(二)创新“四个机制”,实现社区治理由单独管理到多元共治的转变。一是三社(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机制。建立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为支撑的联动服务机制,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加快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人心人气,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二是三事(大事、小事、私事)分流机制。根据责任对象的不同,把民生事务分成大事、小事、私事3类,大事政府部门来办,小事社区与居民商量着办,私事居民自己来办。通过群众参与的责任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模式。三是三方(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适时调整“三方”步调,形成社区治理合力。由社区指导物业和业委会开展工作,完善居民内部管理,倡导“自己的事自己商量着办”的理念,共同维护好社区秩序;业委会接受社区指导,定期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收支情况,物业公司主动接受社区和业委会监督,就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真正实现业主委员会的自治管理、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居民委员会的社区管理相结合。四是三长(小组长、楼栋长、网格长)引领机制。由居民自己选举产生网格长、楼栋长、小组长,此“三长”来自居民并置身于居民当中,与居民彼此间相互信任,容易沟通,依靠骨干群众去做大多数群众的工作;发挥“三长”在解决环境治理、文化治理、化解矛盾、协调利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排忧解难等社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带动和达到全体居民自觉自愿参与到清理楼道杂物、社区志愿服务等社区事务中,实现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局面。
(三)落实“三项保障”,实现行政化管理到居民自治的转变。一是保障“四个制度”的落实,即保障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居民协商议事制度、居民评议制度、居务公开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改进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围绕环境治理、矛盾纠纷化解、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制定《居民公约》。二是保障“四个权利”的落实,即保障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建立社区群众微信群,针对社区居民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实行微信“挂号”登记服务,开展“专家坐诊”服务,集中问诊服务,从根本上减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三是保障“四个民主”的落实,即保障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落实。探索建立网格片区自治制度,真正体现社区是居民的,居民的事居民自己做主,居民的问题居民自己解决,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升社区治理的能力,真正实现由行政化管理到社区居民自治的转变。
(作者:和平街党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