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优秀干部到村(社区)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是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脱贫奔康的现实需要。
2015年以来,我区全覆盖选派124名机关干部和非公企业党员到村(社区)任第一书记,突出抓好业务培训、制度建设、激励保障、考核管理,促进第一书记作用发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有生力量。
一、抓业务培训,促能力提升。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以多种培训形式迅速提升第一书记履职能力。一是全覆盖集中培训。针对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信访维稳、创新社会治理等重点内容,分别在不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第一书记岗前培训、业务培训、专题培训3次,共培训372人次。二是片区学习交流。将16个乡镇街道分为“社区和近郊、中郊、远郊”四大片区,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各片区乡镇街道轮流具体实施,通过集中座谈、实地考察、论坛等不同形式召开片区交流会2次,收集意见建议38条。三是结对帮带指导。探索建立组织部长谈心、家长关怀、导师教育、学长指导等制度,建立组织部门、派出单位、乡镇街道和贫困村第一书记的“1+3”结对帮带模式,随时掌握了解第一书记的思想动态,强化思想意识。
二、抓监督管理,促工作规范。不断完善健全第一书记管理制度,确保第一书记工作落地落实。一是规范日常管理。建立第一书记日常管理制度,明确乡镇街道管理职责,严格要求第一书记全脱产驻村(社区)工作、履行请销假制度。在124名第一书记中推行民情日志制度,实行编号管理,定期不定期“点号看民情”。建立第一书记每日动态制度,在微信群中以“照片+文字”形式报送每日动态。二是实行动态管理。对第一书记队伍精准选派,动态管理。按省市要求,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轮换,对身体不能正常履职、经考核未能履责的第一书记进行调整,截止目前共轮换调整第一书记15名。三是严格督查考核。“动真碰硬”开展巡回督查、交叉检查,区委组织部每月开展巡回督查,乡镇街道每季度开展分组交叉督查,以“不通知不打招呼”的方式随机督查第一书记到岗和工作开展情况。实行第一书记动态跟踪考核、日常考核、年度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考核贯穿第一书记日常工作之中。
三、抓激励保障,促作用发挥。高度重视第一书记保障工作,在经费保障、政治待遇等方面给予全面落实,注重关心关怀,提升干事创业热情。一是落实工作生活保障。会同区纪委、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和区审计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第一书记工作生活保障措施,全面落实生活补助、工作经费和其他公杂费、交通费,并购买意外伤害险、落实健康体检,乡镇街道为第一书记提供工作生活的必备条件。二是注重正向激励。选拔领导干部时,优先考虑选派期满表现突出的第一书记。截至目前,已经提拔重用第一书记13名,确定后备干部52人。同时,对事业单位第一书记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将适时单列公务员名额或拿出乡镇(街道)空缺领导职位定向招考。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选树先进典型,何院村第一书记王姗娟被评为全省优秀第一书记,黄桷村第一书记韩余、西华村第一书记蔡志明等因工作出色受到市区领导充分肯定。在《第一书记工作简报》《大安》《村官说事》等区内刊物择优编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60余篇。开展“村官风采竟展”活动,利用大安党建网、江姐故里党旗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宣传第一书记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者:新民镇科员,现上挂至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