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到哪里,干什么,都要把党性挺在前面,踏踏实实做事,为群众服好务。”带着这样的信念,2017年4月我踏上了新的征途——到牛佛镇大桥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
初到大桥村,正好赶上全市抢险救灾应急演练。时值夏季,天气炎热又多雨,演练地点在沱江边、观音阁等地,条件比较艰苦。村干部们怕我吃不消,都劝我不参加演练,这其中,除了关心也有质疑:“这城里来的姑娘有多大能耐?吃得下这苦吗?”我坚持参加了演练,倒并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的工作该如何继续,也辜负了组织对我的信任。
接下来的几天,从预警、报告、疏散、撤离到最后收场,我和大家一起全程参与到演练中,或是顶着烈日、或是冒着大雨,也曾心里苦过,也曾在发着烧的不眠夜里打过退堂鼓,但总有一个信念——“不忘初心”支撑着我,使我平静,给我坚持下去的力量。在圆满完成应急演练任务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大家的肯定和信任,很快融入到新的团队中。
到大桥村之前,我一直有个疑问:精准扶贫,究竟应该怎么扶、怎么帮?后来,这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解答:只要用心,一切以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脚踏实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群众就会把你放进心里。
到村后,根据该村实际情况,我牵头组织开展了产业发展交流学习活动,力求以此为契机,发展该村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通过积极对接协调,我组织村组干部到富顺县琵琶镇实地考察小龙虾和娃娃鱼的养殖情况,参观金田花竹荷塘景区。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该类活动,大家表示收获很大、感触很深,既增长了见识又增强了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扶贫工作中,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记得有一次为了力求“精准”,不错评漏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和镇领导、村委干部一起加班到半夜,晚餐只吃了一碗泡面。家人见我这么辛苦,问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刚开始我也说不上来是为了什么,可最初的信念一直支撑着我继续前进……
第一位走访对象是89岁的贫困老人徐爷爷,他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笑呵呵地向我介绍家里的情况,原以为他会提出很多要求,但他很满意现在的扶贫政策,并表示了对党和政府的感谢,最后笑着目送我离开……
建档立卡贫困户胡某属于二桥连接线拆迁户,他妻子患有慢性病,媳妇患有精神分裂症,儿子为了生计在外务工,离家较远,不仅工资不高,也很难照顾到家里。针对他家的情况,我积极协调,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免费为其妻子体检,为其媳妇进行精神残疾鉴定,并介绍其儿子到医院做老年护理工作,工资不仅比以前涨了一大截,还离家近,能照顾到家里,切实解决了一家人的实际困难。
帮助贫困户解决拆迁住房问题,为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出谋划策……渐渐地,村民们路过村委会的时候,都会进来和我打个招呼,聊聊家常;我上门走访的时候,就像是回家一样亲切……这一些看似平常无奇的点滴变化,对我而言却弥足珍贵,没有更多奢求,只要能够走进群众心里就已足够。
在基层党建方面,针对该村具体情况,我积极建言献策,与支部书记一道齐抓共管。一是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宣传学习典型先进事迹,发展吸收新党员;二是结合当地党员年龄偏大、外出党员较多的实际,创新性地把农民夜校和党组织生活有机结合,通过农民夜校讲党课,既让党员带头学习农民夜校相关知识,又让群众了解党组织生活;三是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的形式,对新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一对一”帮带,尤其是对刚选上组长的新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帮带,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四是对困难老党员进行帮扶慰问,增强组织凝聚力;五是让年轻党员充分参与村级事务的讨论评议,既切实增强其责任感,又开拓思路注入新鲜血液。
自上任第一书记以来,虽然辛苦,但颇有收获:既能为基层注入一些新理念、带来一些新改变,又学到了新知识新技能,体验了不同的人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会加倍珍惜、继续努力,全身心地为群众服好务。
(作者:牛佛镇大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