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在青春里的年华里,我们彼此遇见,便是此生最美丽的事。” 这是顾西爵的最美好的遇见。
“遇见”仿佛是一场冥冥之中的安排,又仿佛是一次不期而遇的意外,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遇见了您,我很幸运!
三年前,24岁的我,与自贡市妇幼保健院相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恪守“厚德博爱,服务妇孺”的医院宗旨,奉行“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工作细心,对患者耐心。
三年后,27岁的我,肩负起了陈家村“第一书记”的工作任务。对于医院安排的这个重任,我充满了彷徨、担忧......“命运既与之相遇,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即使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愿从小事做起,把农民的事放在心上,尽心尽力而为。”这是我最初的信念和心声。
记得自己刚到岗时,每天跟着村干部走访,工作、吃饭就像打游击一样,感觉既给别人带来不便,又很不自在,很长一段时间饱尝着不知所措的“不事的愧疚”。第一书记要有所作为,融入群众是第一步,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尽快熟悉环境、转换角色、打好基础,我开始了“访万家”,每到一户,除了解家庭基本信息,实地查看真实现状外,还倾听群众心声,切实做到身入、心入,让群众感受到我的真心诚意。
走访中,我看见不少贫困户家中又脏又乱,有的还充斥着霉臭味,甚至无处落脚,可以说生活环境极差。随行的同志告诉我说:“在外面看看,了解一下就好。”可是如果不俯下身、钻进去、瞧一瞧、看一看,又怎会有亲身感受及发言权呢?望而止步只会拉开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产生不信任。不然也不会听到这样的心声:“难得见干部、领导亲自走进去;停留在屋门外能见个什么,那不就走个形式,装装样子吗,又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又如何将帮扶政策落实到对的人身上呢?”我的举动似乎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通过长期的走访,我与村民的距离渐渐拉近了,低保户章盛初会告诉说:“我知道你是下派到我们村的第一书记,我可都是见过你好多次了。”贫困户陈居容会说:“这个第一书记特别热心,她很关心我们的疾苦,耐心给我们宣传政策,还打电话告诉我教育扶贫政策,我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她。”贫困户张成平的老母亲会拉着我,俯首帖耳地问我说:“姐姐,你又来了呀,你多早就到了的。”党风廉政社会化评价电话调查中,在还未介绍完调查用意,被调查者就直接问我:“你是周书记吧?”心里有点懵,核对姓名,既不是村干部也不是组干部,更不是我熟悉的贫困户,怎么就听出是我的声音,我只有回答说“是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这样写道:“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不仅适用于医患关系,更适用于群干关系。融入群众、走进群众也许就这么简单。
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虽说目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脱贫攻坚,但每天忙于开会,忙于文山会海,忙于精准填表,又怎么抽得出更多的时间,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基层实际?精、准则细、小。我立足从小事做起,搞清楚群众的困难和所思所想。了解到村上有两孤寡老汉生活窘迫,房屋破陋,为保障两位孤寡老人的日常生活水平,并能安享晚年,村上决定给两老人搬个新家,经同意,我和村主任将他们送往了永新敬老院。面对宜居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条件,两位老汉喜笑颜开,张老汉更感动地说:“多亏了你们,我这辈子还能有个‘家’!”我深感丝丝成就,又有些酸楚,因为在这个村里像他们样的孤寡老汉还有很多,但不是谁都愿意进敬老院,那他们又该如何安度晚年?接下来,我们还要做系列工作,也许是拥有更明锐的洞察力,去发现他们内心的需求;也许是拥有更强大的号召力,去倡导更多想要帮助他们的人……
因病治病、因病返贫、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重要工作——全民健康。农民夜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起初的农民夜校开班很不顺利,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不高,农民夜校形同口号,华而不实。于是,我借助自身优势资源,积极联系医院,邀请专家授课,组织义诊活动,一系列的惠民举措活动,得到众多村民群众的捧场和支持,农民夜校活动初见成效,知晓率、传播度不断增强。
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自己的“练兵场”,是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大舞台”。既然与你相遇,那么我就要吃得了苦,干得了实事。“能面对平淡就是不平淡,能适应繁杂,就是不简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遵循保健院“当明白人,想实在招,干扎实事”的工作原则;践行“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先扶智、更要扶志”的工作观念;秉持“人到、心到、接地气、树正气、解怨气、鼓士气、补元气”的工作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办事宗旨,扎实做好第一书记工作,为任满之期划上圆满句号。
(作者:牛佛镇陈家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