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7年第10期>>调查与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1-07 11:23:30       作者:陈德芳 张骏       来源:区妇联 大安街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完整的家庭不仅是个人美好生活的起点,也是优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然而在今天,由于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们对待婚姻家庭的观念也在悄然变化着,离婚的人群越来越多,尤其是四川离婚数量连续6年位列第一,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

为全面了解我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教育情况,准确反映当前我区单亲家庭子女在成长、教育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开展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工作,我们采取问卷摸底、个别访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对全区单亲家庭018岁子女成长情况的专题调研。

一、单亲家庭子女生存现状

(一)高离婚率下产生的庞大单亲家庭群体。通过对全区16个乡镇街道、学校中018岁单亲家庭子女及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全区单亲家庭中,有约65%的单亲家庭子女是由于父母离异而造成的,27%是由于丧偶,其它情况仅占8 %。调查显示:在018岁单亲家庭中,子女仅714岁年龄阶段的居多,约占60%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情绪。由于家庭的缺损,造成了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他们通常表现出孤僻、内向、任性等性格弱点。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未成年人在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恐惧和焦虑。在调查的单亲家庭子女中,处在离异家庭的单亲家庭子女,大都行为习惯差,甚至染有不少不良习气,诸如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谈情说爱、寻衅闹事等等甚至是吸毒。

(三)单亲家庭子女的生活状况。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只有少数单亲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多数单亲家庭的生存状况是十分艰难的,生活条件差,生活质量低。在调查中发现,单亲家庭子女中有53%随母,46%随父,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扶养的占1%;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家庭,父或母为了寻求生计,外出务工,也只能将子女交给长辈或他人看管,有的甚至只能是几个孩子互相照顾。

(四)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文化结构。调查的单亲家庭中家长是农民的占88%,是工人的占6%,是干部及其他的占6%;同时,他们的文化层次也参差不齐,其中,小学文化占单亲家庭的60%,中学的占34%,大专以上文化层次较高的只占其中的6%

(五)单亲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单亲子女的学习状况向两个极端发展。其中,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单亲子女属于个别现象,只占0.6%,成绩较差的占78%。由于单亲家庭孩子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低,不具备给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因此,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数未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六)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需求和健康状况。在单亲家庭子女中,多数孩子的健康状况一般,有一部分孩子的健康得不到保证。在91%的孩子内心深处中最渴望有一个完美、和睦的家庭,能够同时得到父亲和母亲的爱,46%的渴望不再受到别人的歧视,48%的希望得到社会的救助。

二、单亲家庭子女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单亲家庭教育功能弱化,质量差。单亲家庭的父母一人既要承担沉重的家务,为了生活又要努力的生产、工作,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方面常显得力不从心,对其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不够,造成了家庭教育功能欠缺的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农村单亲家庭中,多数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孩子托付给家中的长辈,监护人本身文化水平低,思想素质不高,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不具备对孩子进行家教的能力,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质量差。

(二)单亲家庭子女思想及行为习惯出现空缺。在调查的单亲家庭中,子女714岁年龄阶段的居多,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得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由于父母离异或死亡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同时,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有不少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别人的歧视,约一半的孩子生活条件较差。在这种缺少教育和关爱的环境中生活导致了他们空虚、寂寞、恐惧和焦虑等孤僻古怪的性格以及比较极端的对人处事态度。常常表现出内向、不愿多接触人,也不愿与人交流,自控能力较差,感情冲动好斗,甚至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性侵女童对象绝大多数发生在单亲家庭的女童。

(三)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向极端发展。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状况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情况是父母离异或丧偶后,把孩子作为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和依靠,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出类拔萃,但是他们性格孤僻,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而且很自卑,缺乏爱心。另一种情况是父母双方互相推卸责任,视子女为累赘,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自暴自弃,有厌学情绪,在学校表现恶劣,不思进取,任意逃学,而这种情况在单亲家庭中占绝大部分。

(四)单亲家庭经济出现危机。由于大部分单亲家庭都是一个人承担抚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除了少数家庭生活富足以外,绝大多数家庭经济都十分困难,难以支付高昂的教育费用,很多学生只能勉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健康也不能得到保证。

三、单亲家庭子女教育误区

(一)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

(二)一味排斥对方。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把对方贬低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

(三)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无条件满足,甚至认为只要为孩子赚更多的钱就是对孩子负责。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等性格特点。

(四)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相互推卸的结果就是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结果造成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

(五)管教不得法,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有的单亲家长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

四、做好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建议

(一)社会责任

1.加强领导,进一步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各级党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一是加快经济发展,积极给单亲家庭的家长创造就业机会,使其就近务工,创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孩子合法权益。三是发动社会各界,力所能及对单亲家庭及其子女开展帮扶活动。

2.强化宣传,提高单亲家庭子女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由于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责任意识普遍淡薄,要切实改善单亲家庭子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就必须强化单亲家庭子女法定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针对这一问题,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对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进行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单亲家庭孩子”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了解青少年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规律和方法,明确自己监护的任务和责任。

(二)学校责任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台账,用爱心抚慰创伤。学校应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专门档案,针对孩子情况,分类管理。老师应与外出打工家长及其临时监护人经常保持联系,加强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2.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用友情弥补亲情。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比如手拉手、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同时,在活动和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用友情来弥补亲情。

3.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好心态面对生活。单亲家庭的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学校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让他们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理想,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积极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

(三)家庭责任

1.强化监护意识,确保家庭教育力量。单亲家庭子女的父母要重视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动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如果必须外出务工,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选择责任心强、有保护能力和精力的临时监护人管理孩子,并应履行相应的委托手续。

2.调整家长思想认识和心理情绪,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家庭环境的变化。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矛盾才发生的,离异后出现的孩子教育成长的新问题。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努力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增添一层苦恼,要正确引导孩子理解父母的离异,并与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是怨恨父母,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3.重视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用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单亲家庭的父母在关注孩子生活、学习、安全等方面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交流,并采取妥善的解决措施。要让孩子与不在身边的父或母,经常团聚交流,让孩子感受完整的爱。单亲家庭的父母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家教能力和水平。

 

(陈德芳:区妇联副主席,张骏:大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民盟大安总支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