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您是第 1497105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7年第9期>>脱贫攻坚进行时
紧盯“四个好”目标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7-10-09 12:38:18       作者:区委农工委       来源:区委农工委  点击次数:988
下一篇:助力永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去年以来,大安区以“四个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目标,将“四好”村创建活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在全区深入推进。2016年成功创建市级“四好村”16个(其中贫困村10个)、区级“四好”村25个(其中贫困村11个),2017年申报省级“四好”村31个、创建市级“四好村”36个(其中贫困村4个)、区级“四好”村42个(其中贫困村7个)。

住上好房子,实现“安居梦”。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重要保障。为解决村内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大安区坚持“新建、改建、保护”相结合,注重“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以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旧村院落改造提升为依托,确保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一是易地搬迁建新村。采取统规联建和统规自建模式,鼓励贫困户“靠近园区、靠近景区、靠近集中区”适度规模、组团集中新建房屋,统一配套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2016年至今,大安区共建成5户以上聚居点58个,使6111448实现集中居住,到2017年底将使5578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二是危房改造促新村。对未纳入易地扶贫搬迁、但房屋属危房的1069户贫困户(2016596户、2017473户),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工程,解决其住房安全问题。三是农家大院靓新村。对相对集中的农家大院,采取保护式提升改造,并配套完善出行便民道、集中排污系统、新建垃圾池、路灯等配套设施,共实施旧村院落改造提升973户,打造功能齐备的中心村6个、农家大院44个。

过上好日子,鼓起“钱袋子”。大安区将产业发展作为贫困户脱贫的有力抓手,以“输血式”扶贫理念,将75%以上的贫困户聚集在产业发展链上。一是创新机制,搭建发展平台。成功争取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覆盖贫困村12个,其中有7个贫困村已成立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同时,全区26个贫困村均成立了由贫困户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从而搭建起公司、专合社两个发展平台,并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汇聚力量共同发展产业,2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2.4/人。二是项目支撑,增加发展效益。3500万羽一体化养鸡项目为依托,推广“银政企+贫困户”“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示范户+贫困户”“小康互助组”等扶贫模式,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4万元,发动230户贫困户参与养鸡项目,其中已建成172183条鸡舍,年户均收入3.3万元,能够实现当年脱贫。三是示范带动,紧密利益联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区1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与22个贫困村开展帮扶结对,在贫困村自建基地1800亩,带动贫困户1555户,为223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四是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建立贫困劳动力“一库五名单”动态管理机制,整合政法、科经、农林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法治夜校”就业专场创业基础知识培训200人,劳务品牌培训57人,青年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29人;开展“一人就业,一家脱贫”就业扶贫专项招聘会17场、送岗位下乡活动20场,提供就业岗位2200个,帮助634名贫困家庭劳动者转移就业,开发农村公益岗位410个,安置贫困户上岗351人,基本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

养成好习惯,提升“精气神”。大力推进贫困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陋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逐步遏制铺张浪费、酗酒赌博、迷信活动等不良风气,切实推动贫困群众现代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一是创新政府服务和乡村治理机制。坚持重大事项在村居务和组务公公示制度,村两委议事制度公示上墙。通过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村级公共运行维护覆盖面。二是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言行。通过民主决议对乱搭乱建、乱喂乱养、乱丢乱扔、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了约束,对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出台管护公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到人,村容村貌由此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生活陋习逐步转变。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三新创建活动,组建腰鼓队、舞蹈队、太极拳队,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梨花风筝节”“志愿服务日”等弘扬正能量、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引导村民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守文明礼。四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贫困村治气、治水、治土、治乱等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推进贫困户室内及家庭周边环境卫生治理,大力实施农村水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土壤监测能力建设、贫困村环境保护宣传服务等4项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退耕还林和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启动3570亩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新增造林面积2700亩。

形成好风气,文明树新风。实施社会治理工程,深入开展依法治村、文明进村专项行动,着力将治乱、治恶、治懒、治逆、治愚与治贫深度结合,今年举办农民夜校1300场、送电影下村1384场、“法治夜校”86场,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致富能手”评比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6次。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城市因我而文明”等主题活动,发放健康、教育等相关宣传资料10000余份。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水平得到提高,家庭和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不断加强,增强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原动力。

2014年底,全区有省定贫困村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674318888人、贫困发生率6.67%2014年减贫18515364人,2015年减贫11523634人,2016年摘帽贫困村4个、减贫9803073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2.4%2017年,我区将实现剩余贫困村退出达标、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达标。

下一篇:助力永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