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下一篇: | 以目标为导向 扎实推进我区禁毒工作新突破 |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目标。为适应大安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区域民众科学素养,近年来,区科协一班人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工作为切入点,突破传统思维科学谋划,采用打造科普阵地、丰富宣传手段、拓展科普模式等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推出以点连线、以线拓面的科普宣传新模式新路径,使原本枯燥平仄的科普宣传转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学习模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科技需求,科普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一、立足主职,构建宣传阵地支撑点
如何让广大公众更好地享受科普资源公共服务,拓宽全区农村广大民众的知识面,增加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重点,致力开辟出乡镇街道科普文化长廊等一批科普宣传主阵地就是其中一种非常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今年5月28日,在各相关单位协助下,由区科协牵头,依托“恐龙化石村”资源,在团结镇土柱村提前建成启用了我市第一个超百米大型科普长廊“大安区科普长廊”。
该长廊在造型设计上,以突出自贡特色与现场环境和谐融入为基本原则,将自贡小三绝中的龚扇,盐都天车等造型合理运用,最大限度体现出自贡文化特色。在选材布局上,加入不规则石雕、石书、石凳等一批天然材质,力求与现场环境和谐搭配。在宣传内容上,以秸秆禁烧、网络金融安全防范、防灾自救等一批当前社会热点为主要内容,突出宣传实用性。在建设标准上,按照户外10年使用标准,选用加厚不锈钢为基础骨架材质,配合开放便拆式模块,做到基架经久耐用,内容更换便捷,尺寸通用统一。并且,精心打造了一间恐龙主题展览室,运用实物、图片、视频、模型、科普乡村e站平台及互联网数据等立体信息,多角度全方位普及恐龙知识,形成与参观恐龙博物馆体验相得益彰的局面。
目前,该长廊已深度融入我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为我区创文特色亮点和社会科技文化宣传普及的主阵地。同时,将通过宣传普及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的方式,激发民众“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开阔科技视野,增强科技辨识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我区全民科学素质。
二、着眼未来,打通科普教育互通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是当前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安区科协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科普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自2014年起,我区在全省率先启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校建设,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加强对未成年人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未成年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从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每年,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加以体验科学为主题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四川巡展”大安站科技互动活动,向青少年学生展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让广大未成年人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科技成果带来的快乐。用多元化的科技活动加强科技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科普工作与素质教育的协同创新、共同提升。
三、创新手段,拓展科普宣传受众面
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提升,迫切需要掌握更多的生产生活科技知识以提高生活质量。
大安区科协创新科普方式,牵头组建了大安科普艺术团,组织会员创作《科学赞》《燊海井之歌》等11首原创科普歌曲,并制作成为MTV广泛传播,通过深入村(社区)开展科普文艺演出活动等民众喜欢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30余场,受众人数达2万余人,好评如潮。该手段切实改变了以往一幅画、一篇文等形式呆板、内容平仄的科普宣传方式,极大提升了科普宣传的效果。该经验做法受到时任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凯高度肯定。
同时,大安区科普艺术团久久为功,不断创新科普内容和形式,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示范团队”称号,这也是全国29家国家级产品研发示范团队中唯一的公益非盈利性团队,获此殊荣弥足珍贵、意义非凡。
下一步工作,我协会将以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动员更多的教师投身到青少年科普教育中,进一步动员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自觉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力促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素质的双提高。同时,加强社区科普大学建设,以提高我区人民群众的科技素养为目的,邀请专家、老师、志愿者到社区讲解科学、法律知识,努力扫除盲区、盲点,有效提高民众文明程度。
学海无涯,创新无限;耕耘不止,攀登不息。我们将借鉴他山之石继续找差距,不断完善自我,壮实自我,力求新的路劲、新的突破,丰收更多科普事业硕果,为努力建设开明开放幸福美丽欣欣向荣新大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区科协主席)
下一篇: | 以目标为导向 扎实推进我区禁毒工作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