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山工业园区是2004年凤凰乡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2009年经市规委会研究通过而成立的。2011年市政府以《关于自贡市大塘山锅炉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自府函〔2011〕144号)行文正式批复。6年过去了,在这片土地上走出了华西能源和川润股份两家上市公司。但是到目前为止,空余的土地依然虚位以待,大塘山工业园区究竟该如何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大塘山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提出加快大塘山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园区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
1.园区基本情况
自贡市大塘山工业园区位于凤凰乡北环路以南,大塘山、毛狗冲、黄家山一带。园区与北环路相连,区域内有联通北环路的东锅、川玻连接大道,有铁路专用支线通东锅、川玻。区域内建筑物少、空间开阔,易于工业布局,地势南高北低,临威远河而居。有工业级自来水、10KV输变电和天然气管网及通讯网络相连。园区是即将投资70个亿的自泸大件公路的起点。这条道路的建成将打通大塘山工业园区的出港通道,极大地减少企业运输成本,提升园区的吸引力。
园区规划面积3330亩,工业用地2190亩,占比65.76%,其中:工业建成区域1275亩,可利用地915亩;公共服务用地158.85亩,占比4.77%;道路广场用地266.25亩,占比8%;绿化用地675亩,占比20.2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9.9亩,占比1.2%。规划以锅炉制造、阀门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为主。
2.园区发展历程
大塘山工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期,从1978年至1991年。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掀起大办乡镇企业高潮。在东锅厂的支持下,凤凰乡政府在大塘山组建起当时全市最大规模,也是第一个乡镇工业企业——东方金属结构厂,专门为东锅厂加工生产发电锅炉金属结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乡村联办企业、村组企业的快速发展。至1991年,大塘山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总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从1992年至2000年。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后,大塘山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进入第二个“春天”,凤凰乡借助东方锅炉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组建了东锅管子配件厂、东方电力备品配件公司等锅炉配件生产企业,大力发展锅炉配套产业,使园区企业总产值突破了亿元,也使凤凰乡成为自贡市的第一个亿元乡镇,同时也带动了整个锅炉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塘山工业园区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势头。1993年大塘山工业园区总产值突破2亿元,1994年突破3亿元,1995年突破6亿元。
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期,从2001年至2008年。一方面大塘山工业园区原有的一批企业借助国家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期也逐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大塘山工业园区依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带动效应,紧紧利用东锅公司主辅分离,下属企业改制的机遇,10户改制企业落户到大塘山工业园区促使大塘山工业园区工业经济迈入了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3.园区发展现状
2004年以来,凤凰乡党委、政府坚持“工业兴、凤凰兴”的工作思路,抓住东锅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重点围绕东锅产品链和产业链延伸,积极发展工业经济。目前,大塘山区域内已逐步形成了以锅炉机械配套加工、冶金机械、特种阀门、液压设备和机油泵制造为主的产业。
截止2015年,园区有工业企业14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7户,有从业人员3564余人,实现工业总产值70.1亿元,年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户、年产值1亿-10亿元工业企业达4户、5000万-1亿元的工业企业2户。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自贡德明电站锅炉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取得国家A级锅炉制造资格。出口产品企业3户,产品出口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塘山工业园区企业通过近10年的发展,园区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的厂房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华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川润集团公司、川力实业公司、华夏阀门等公司纷纷提出用地需求,但《自贡市大塘山锅炉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规定“市级相关部门、大安区政府要严格控制大塘山片区新增项目用地,此次《规划》调整的工业用地,全部作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自身发展预留用地,其余项目原则上不再布局在此片区”,导致了大塘山工业园区待建区内938亩工业用地无法使用。华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川润集团公司、川力实业公司等10户企业只能在板仓工业园和其他区县购地扩张,造成了大批优势骨干企业的外流。
2012年,通过凤凰乡党委、政府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区上的大力支持下,利用灾后重建指标,启动了230亩工业用地的征地拆迁,通过这4年的努力,终于突破了东锅预留地的瓶颈。截止目前已确定引进的项目有龙腾机械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自贡市晨辉锅炉配件建设项目、自贡市德明电站锅炉有限公司扩建项目三个。
4.园区发展定位
根据全市、全区“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和凤凰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唐山工业园区应重点发展环保锅炉制造、核电阀门等东锅配套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锅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集群。
二、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塘山工业园区发展空间仍显不足
大塘山工业园区除去已启动的230亩工业用地,仅剩余708亩工业用地,发展空间仍显不足。空间的不足一方面不能满足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需要。自2004年落户了东方发电锅炉公司在黄家山建设的20亩土地后,先后有较多企业愿意到我乡辖区内投资建厂。另一方面园区内的企业扩张和凤凰乡马吃水区域的“退二进三”搬迁企业需要土地。园区内空间的匮乏,无疑将制约园区的发展并造成大批优势骨干企业的外流。
2.工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当前,园区企业还是主要依托东锅公司配套产品,产品跟东锅公司关联度十分密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3.大塘山工业园区建设进展缓慢
一方面该区域工业发展用地主要分布在在大塘山毛狗冲区域,由于该区域属深沟回填地,基础不好,落差大等地形影响,企业投入大,多数企业不愿进入该区域建设。另一方面受宏观环境影响,传统制造业普遍产能过剩,锅炉行业不景气,企业投资扩能意愿不足,导致园区发展缓慢。
4.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运营难度增大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影响,加上企业产能过剩,产品单一,依赖程度高等多种因素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园区现有企业中绝大部分产能过剩,大部分是以销定产,订单减少,少数小微企业停产转产。
三、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建议
1.土地供给及规划方面
对园区内的闲置土地进行进一步清理,对散落其间的民居进行拆迁,将园区向舒家坝片区以及凤凰坝片区扩张,加大园区的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地域实际,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对已建成区域实施改造的基础上,预留一部分土地,以解决东方锅炉及其关联企业扩建和新投项目的建设用地。在工业园区新增的用地规划中,要站在自贡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高度,充分依托东方锅炉集团及关联企业的产能优势,以锅炉制造、核电阀门等为重点,打造独具特色的节能环保锅炉产业园。
2.环境打造方面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循环经济的原则,整合、优化、提升工业园区。在做好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衔接的基础上,按照功能区分,根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生产链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集中区的项目布局,完善园区内的支线道路、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
其次,健全服务机制。搭建工业园区企业创业服务平台、物业服务平台、融资和金融服务平台,强化精准服务。一是为集中区内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及其它行政审批项目的代理服务;二是选择服务优良、信誉程度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在园区建立联系点,使中介服务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园区企业;三是组建大塘山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园区环卫、餐饮、保安、公共设施维护等公共服务,逐步实施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四是择优选择金融服务机构,在园区内设立流动服务窗口,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五是加强协税工作,做好园区税源户专项清理整治工作,落实企业属地纳税,力争园区企业属地纳税率达到80%以上;七是积极发挥凤凰商会的作用,协助符合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园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七是积极搭建园区企业同科研院校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探索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机制,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3.招商引资方面
大塘山工业园区要高标准、大强度、大动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注意在品牌形象、信息网络、科学决策等方面下功夫。一要打造品牌优势,增强招商聚合力。抓紧园区形象塑造,进行形象策划、包装宣传,加快总体规划和新开工项目的建设,努力提升园区知名度,打造园区品牌优势,力争在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上有所突破。二要强化招商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招商洽谈率。通过加强与各级招商、科技、计经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努力构建经常性招商信息交流平台,力争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取得联系,主动上门、自我推荐、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实行委托招商、介绍招商等招商引资奖励制度,力争在招商手段和机制上有所突破。三要树立招大商、引大项的新观念,提高招商质量和效益。坚持“瞄大、靠高、引强”的方针,紧紧盯住东方锅炉集团等企业集团,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西南市场日益成熟的机遇,结合凤凰实际,瞄准产业核心,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大项目,在做强实力、做高品位上很下功夫,力争在招商引资的质量效益上有所突破。四要建立核心项目专家咨询制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对产业核心项目要实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邀请经济、金融、投资等领域的专家对产业核心项目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放弃“即期”,着眼“预期”,采取“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方法,引进产业核心项目,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
4.企业转型方面
以“互联网+”为载体,推进园区内企业的科技成果转换及创优、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对“互联网+”和供给侧改革的支持扶持政策,进一步引导企业转变思维模式,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两化融合建设,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经营理念,积极拥抱工业4.0时代的到来。
(作者:凤凰乡副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