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您是第 1498854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5年第11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关于大安区“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12-01 13:30:20       作者:王正廷 胡含       来源:区统计局  点击次数:1255
上一篇:东北部新城“十三五”发展思路探讨下一篇:从1数到6 读懂“十三五”规划建议总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期,是新常态下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攻坚期。新时期下的大安,在未来五年将面临更有利的发展机遇。作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规划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置应与国家战略目标相衔接,与全省、全市规划指标相衔接,并在“十二五”规划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整个指标体系更加符合发展实际,更加突出改革创新,更加反映社会期待,更加适应全区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战略、新任务和新要求。

一、“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应遵循的依据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关于新常态的判断

设置“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体现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考,特别是对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在“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置中,将突出发展为第一要务,既要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又要兼顾未来十年长远发展前景。

(二)全面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

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是中央洞察全球发展格局新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点战略决策。“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自贡乃至大安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未来五年,我区将牢牢抓住“两大战略”布局,主动作为、找准定位、依托优势、精准切入、推动发展。为此,在“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开发给大安带来的发展机遇,能够量化国家战略在地方的实施情况和成效。

(三)全面衔接提质增效、小康监测、县域经济和自贡规划指标体系

为确保我区“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我们在指标的设置将全面参考国家统计局印发的《基于需求的反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四川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和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四川省县域经济考核评比办法》、自贡市“十三五”规划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议),以及我区各行业发展规划,既要考虑各级统计指标体系的新变化,又要符合大安实际。

(四)全面借鉴“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的工作经验

我区“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了四大类共39项指标,其中,“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14个,“可持续发展”8个,“人民生活”5个,“社会发展”12个。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指标完成较为顺利,并能够较好地体现我区“十二五”期间发展成就,但由于统计口径、制度和方法的变化,个别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一些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度较高的指标没有纳入指标体系,这些都需要在新一轮规划指标体系的设置中予以调整。

二、“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一)综合性和系统性原则

“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要体现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要体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中央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体现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性和结构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以全面、系统的视角,审视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涵盖经济、科教、文化、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个指标都要独立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方面,整个体系要能体现全区综合实力。

(二)简明性和实用性原则

构建“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用可以度量、计算、比较的数据表现出来,以便为制定“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提供定量化的依据。因此,设置“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应尽量选择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统计的、规范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有的指标虽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但计算复杂、成本较高,又未纳入相关部门统计的指标应尽量不选。

(三)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

规划指标体系的设置,总体上应沿用“十二五”规划中的核心指标,以保证前后两个规划保持较好衔接,确保“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思路和发展经验在新的规划中得到延续,同时要引入更具有科学性、更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指标,满足新的发展要求。

(四)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量与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的指标口径、范围保持大体一致,与政府统计部门和部门统计的指标名称、口径、计算方法保持统一,使指标数据易于取得,便于通过纵向、横向比较,监测规划实施进度。

三、“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设置的主要内容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的设置思路和原则,我们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拟设置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四个方面组成的大安区“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一)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综合反映“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发展状况。在这一类指标的设置上,我们拟保留“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原有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常用的、稳定的经济指标,拟增加反映我区科技创新发展成果的指标,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

(二)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反映社会事业的发展进程。这类指标我们拟保留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原有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等指标,拟增加“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地面积”等指标。

(三)生态环境指标

生态环境指标主要反映生态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这类指标我们拟保留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原有的“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城市污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等指标,拟新增“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比例”等指标。

(四)人民生活指标

人民生活指标主要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情况。这类指标我们拟保留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原有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等指标,并结合统计口径和制度的变化,对“城镇登记失业率”等个别指标名称做了相应的调整。

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建议

(一)着力抓住政策机遇,助推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思路逐渐清晰,政策走向也日趋明朗。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区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的盘子,加快推进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有利于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引导我区的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参与抢搭区域协作、拓展对外经济交流合作,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只有全力捕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机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才能实现大安在自贡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追赶跨越奋力崛起。

(二)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狠抓转型发展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资源利用由高能耗向高效集约型转变。

(三)着力增强发展活力,推进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深化改革的不竭源泉。要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先进实用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为主要着力点,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把大安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变到既抓量的增长、更抓质的提高上来。

(四)着力构筑民生幸福,实现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就是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合理编制“十三五”期间教育、卫生等涉及民生的规划,加快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使之与大安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解决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促进和谐大安建设。

 

(王正廷: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含:区统计局总统计师)

上一篇:东北部新城“十三五”发展思路探讨下一篇:从1数到6 读懂“十三五”规划建议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