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您是第 1499894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5年第5期>>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
聚焦问题找症结 务实整改赢民心
发布时间:2015-06-01 12:46:13       作者:李华平       来源:何市镇  点击次数:1071
上一篇:突出五抓五强化 提升群众满意度

党风廉政建设事关执政党的兴衰成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通过发现和解决各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倒逼”各级党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就乡镇来说,与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更紧密,社会评价的结果直接反映工作成效的好坏。自开展党风廉政社会评价工作以来,我镇社会评价排名一直相对靠后,为实现变貌升位,2014年,我镇挖问题找准症结,抓整改务求实效,评价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对照标准深挖问题,剖析原因找准症结

镇党委政府结合历次社会评价反馈问题和社会评价指标,认真分类梳理,由党政领导分片负责,采取镇村干部入户调查走访、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听取“两代表一委员”意见建议、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等方式,收集问题,分析原因,找准症结:一是部分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为民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少数干部官僚主义严重,接待群众态度差,甚至“推诿扯皮”“踢皮球”,矛盾上交、操躲闪,导致群众办事难,来回跑,严重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二是对干部教育管理不严,联系服务群众不到位,办事不公甚至出现“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现象,导致群众对干部不信任。三是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民生政策执行不规范,甚至出现缩水走样、优亲厚友现象,导致群众对各级组织不信任。四是民生改善有差距,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回应,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群众对各级组织丧失信心。五是部分干部行为不规范,上下班纪律差,少数干部仍然存在吃喝打牌现象,严重影响各级干部的正面形象。六是宣传引导不到位,群众对各级组织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不了解,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知晓率低,导致评价结果差。

二、突出重点狠抓整改,务求实效取信于民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们着力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建立问题分类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各类问题能及时回应和解决。

一是强化机关管理,规范办事流程,提升政府公信度。针对群众反映机关上下班纪律松散,部分干部中途“溜号”现象,通过严格落实机关上下班指纹打卡,制作工作去向牌实行外出登记报告制度,公布干部岗位、职责、联系电话,并结合农村实际提前半小时上班,方便群众办事和联系;针对办事不公,推诿扯皮,效率不高以及接待群众态度生硬,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将各部门办事流程,所需要件等进行清理规范并制度上墙,进一步明确“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并公布举报监督电话、设立意见箱等加大监督,有效解决办事不公开和效率不高等问题,机关形象明显提升。  

二是强化干部教育管理,深化联系服务群众,提升群众认可度。针对群众反映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不主动、下基层少,服务群众少,服务意识差等问题,通过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联系驻村、村(社区)干部联系组、镇村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等制度,坚持镇村干部每月记录民情日记,建好“三本台账”等方式,“倒逼”各级干部进村入户联系服务群众;实行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和逢场天回镇集中办公制度,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避免和减少群众办事来回跑现象;通过印发便民手册和便民服务卡,将便民服务事项、民生政策、办事流程、要件、服务联系和监督电话等进行全面公开,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针对部分干部吃喝打牌等影响干部形象的问题,在加大教育管理的同时,由镇纪委、派出所等部门牵头,开展专项整治,发动群众监督举报,加大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问责追责。同时,开展各村(社区)违规发放补助、奖励等进行专项治理,清理村(社区)干部违规违纪发放钱物奖金3.38万元,不断规范镇村干部行为,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干部形象明显提升。

三是规范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升群众知晓度。针对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不规范问题,我镇投资9万元为各村(社区)统一规范制作公示栏,由镇党政办、民政办牵头指导,做到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动态内容定期公开,专项内容适时公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时公开,确保公开栏真正发挥作用;针对信息公开不及时、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政策不透明等情况,由镇纪委、民政办牵头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是强化民生政策透明度,保障群众参与权,提升群众知晓度。针对群众反映民生政策落实过程中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现象,通过专项治理,严格规范评议、公示、审核、审批程序,扩大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减少群众质疑。如开展农村五保、低保专项治理中,取消不符合条件对象112141人;针对民生事项落实过程中,部分群众意愿得不到充分尊重而引发的对各级组织不满现象,坚持在项目规划、论证、实施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愿,正确引导群众论证决策,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保证了各项民生事项更好的推进落实。如在五四村村道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引导群众决策,既有效化解了土地调整中的矛盾,又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民生问题,通过千方百计对上争取,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切实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几年来,先后通过协调水、电、气部门发展自来水用户800余户,发展天然气4000余户,改造农村电网2800余户;针对群众普遍期盼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先后争取小农水、金土地、连片扶贫、新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财政奖补一事一议等一批涉农项目,投入近4000余万元建成通村道路金40余公里,山平塘近80余口,提灌站3座,蓄水池60余口,囤水田70余口,并动员社会力量捐款近150余万元,农业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五是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切实解决遗留问题,提升群众信任度。通过建立干部驻村联系群众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努力做到问题早发现,矛盾早解决,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激化矛盾;通过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析机制,对不能及时化解的采取领导包案,专人跟踪,制定方案专人负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确保矛盾不升级;建立历史积案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化解机制,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增强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如场镇26户两证办理遗留问题历经16年,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协调沟通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三、畅通干群沟通渠道,引导群众客观评价

为增进群众对全镇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的理解、支持、参与,加大与群众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一是印制宣传资料,便民手册加大宣传。通过干部入户、逢场天集中设点宣传等方式,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8万余份,将政策法规,民生改善,全镇发展情况向群众广泛宣传,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二是利用村村响广播、悬挂标语横幅、层层召开会议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营造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氛围。三是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的方式,加大全镇固定座机电话、移动手机用户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客观公正参与评价。四是建立全镇手机用户信息平台,将全镇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民生政策,发展状况以党风廉政建设相关信息通过短信方式进行宣传,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引导群众正确参与。五是加大媒体宣传,凝聚正能量,引导群众公正参与评价。

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既是一种工作创新,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要取得群众的评价结果满意,我们只有以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成效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通过近年来不断努力,我镇社会评价满意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在2014年底社会评价全市排名上升了22位,提升幅度在全区乡镇街中排名第二。今后,我们将更加注重以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为最终目标,不断适应新常态,创新工作方法,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以良好的政风促民风,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提档升级再上新台阶。

 

(作者:何市镇党委书记)

上一篇:突出五抓五强化 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