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有的地方公款吃喝,不再青睐扎眼的高档酒店,而是转移到私人会所、商务会馆,甚至是机关食堂,被称之为“低调的奢华”。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公款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得到一些改变,一些高档酒楼门口车少了,人稀了,甚至变得门可罗雀。但在一些地方,则是把公款吃喝的“战场”悄然转向机关食堂、招待所,甚至私人会所、商务会所等更为隐蔽的场所,其消费标准、接待规格、腐败程度比原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令人咋舌。
在“八项规定”的“高压线”下,之所以有人还敢铤而走险,大玩所谓“低调的奢华”,一方面是因为公款吃喝之风积习难返,一些“吃货”干部心存侥幸,信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理,认为搞“地下工作”能够“掩人耳目”,不易被发现,吃得心安理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对公款吃喝之风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有效监管,工作浮于表面,没有真正“下深水”、“到井边”,让一些干部的腐败行为有机可乘。
治理公款吃喝年年都在提,各地都在搞,却总有人铤而走险。监管部门往往是逮了几只“苍蝇”,却放走了一些“老虎”,给人治标不治本的感觉。笔者认为,根治公款吃喝之风,首先要将公务接待预算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和做假账。其次,要加强审计和监督,每个机关单位都要定期向社会公布“三公”消费等经费预算、决算,超预算公款消费就是违法;第三,要规范公务接待标准,逐步使消费公开化、透明化,减少隐性开支,提高显性收入。
与此同时,投入工作力量,对一些单位的机关食堂、招待所进行定期清查,对私人会所、商务会所加强监管,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公款吃喝者感到群众监督的压力,让“低调的奢华”无处藏身。
(作者为中共大安区委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