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自2003年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区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课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尚存在差距,面临着诸如课程改革不深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行动迟缓,立足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水平不高,跟不上教育快速发展形势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课程深水区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深化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课改问题意识,以课改问题为导向,抓住课改关键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勇于与时实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领会课改精髓,为深化课改扫清思想障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改革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习方式,其实质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新课改要反映当今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现实教育与理想教育的“三个结合”,要体现教育民主、个性发展、回归生活、关爱自然、国际理解“五大理念”,新课程要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综合性“三大特性”。新课改要着重完成由“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由“教材为中心”向以“课程为中心”和由“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要坚持试点校向非试点校发展、中心校向乡村小学发展、做法向精细化发展“三个发展”,真正让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成长、教育健康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不是方法层面上的改革,而是一场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大转变,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新课改就必然无法深入进行下去。
二、明确发展目标,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
(一)明确总目标。深化课程改革,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三名”(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为抓手,构建科学的管理、教学和评价“三大体系”,建立和推行质量目标管理机制、教学质量指导与督查机制、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深化课改的推进机制、以校为本的研修机制和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六大机制”,努力实现校长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质量形成过程、学科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教研实效性、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九大突破”,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新的提升。
(二)做到“三个还给”。深化课程改革,要依托教师,锁定课堂,聚焦课堂,决战课堂,直面真问题,化解真问题。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坚持“低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率”的十二字课堂教学总方针,紧紧围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这一中心课题,降低学校教科研工作重心,以教师的全员和全程参与为保障,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提炼形成切合各校实际的,有益于促进师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坚持“四个回归”。一是回归育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二是回归主体,要尊重教师,尊重学生。这不仅仅是指人格上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品质发展,意志选择。因为归根到底,教育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必须唤回教师职业幸福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必须唤回学生学习的快乐感。三是回归制度。就是要尊重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力量,彻底纠正教育的失范和无序状态。四是回归科学。教育是有规律的,我们不能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三、抓住核心问题,为课改明确主攻方向
课改涉及的内容很多,抓什么,怎么抓非常重要。课改的核心问题是课堂创新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课堂创新问题。课堂改革不只是教学环节或者教学方法上的改革。课堂创新不仅要解决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更要对课堂本身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认识,重新建构。将新课改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按照课程三维目标、师生互动原则、综合性学习需要、学生的选择性和特定的学习背景等设计课堂,转化为课堂的操作程序,借助各种课程资源,创设特殊的学习环境,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不再是传输知识的场所,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研究、探索的场所,是师生充满活力,充满智慧,共同创设的特殊环境。因此,我们只要立足实际,借鉴学习如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6+1”等课堂创新这个核心问题,就能从根本解决课改的问题。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问题。新课改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确定了校本课程,这是史无前例的。校本课程是国家、社会赋予学校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同等重要,它们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的,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和成长的需要,也是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抓住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特点,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特色,使学校具有了鲜明的发展个性。同时,也是开发师生智能的最好途径,是整合和挖掘学校资源和地方资源的最好渠道。可以说,抓住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抓住了新课改的要害之一。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课改提供成功保障
实现课改的目标,关键在教师队伍。课改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来说,就是一场“职业化的革命”。因此,必须加速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一)制定教师专业化建设发展规划。通过师德教育、校本培训、参观学习、专家讲座等多种手段开阔教师视野,转变教师观念,鼓励教师开展课改实验,上示范课,大力培养教育教学领军人才。学校要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周密制定整体规划。教师要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自觉追求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
(二)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培训模式。开展“大学习、大研讨、大评比、大提升”学习培训活动。广泛挖掘资源,搭建学习平台,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生本教育、有效教学等教育理论学习。设立以区、校、年级为单位的三级“教育大讲堂”。邀请教育名家、名师讲学、授艺,鼓励学校与区内外名校结对,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和教育专家走出去学习培训,增长见识。积极开展区级有针对性的自主培训,进一步加强国培、省培工作。
(三)实施名师带动、骨干引领、整体提高的联动战略。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能力。造就一批在市、区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名校长,以带动全区校长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与市、省内外名校、名家的联系交流学习制度,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要素,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开展名师团队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任务的交流研讨活动,开展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和教育专家的课改讲座、研讨课、示范课为主要内容的“名师校校行活动”,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建立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和教育专家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水平达标活动。开展“三项达标”活动,即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课堂教学进行专项检测评估,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全面学习和研究,使每一个教师掌握课程性质、目标和改进的措施,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实质,彻底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进一步加强对教材的钻研,使每一个教师吃透教材编写的意图,掌握教材体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开展“通案引领、优课领先、同课异构、一课多轮、深度备课、问题研究”活动,建立优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检测等教学资源库,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五、改革评价方式,突破制约课改推进的瓶颈
从某种程度上说,评价机制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只有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才能促进课改向纵深发展。
(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学校要按照学生评价工作的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目标多维、注重过程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等级、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和成长过程等评价。评价中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随堂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突出评价的综合性和发展性。
(二)多元教师评价。一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方案。通过制定、评议“教师年度发展规划”,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二是对教师评价不单纯以教学成绩为主,要完善以师德、教育行为能力及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法。教育行为能力及业绩部分主要考查教师课堂教学、教学常规、教学效果、教学评优、教科研成果等方面,及时利用各项评优契机,推动常规工作有效开展。
六、加强监督和管理,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要建立推进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区域课改工作。强化课程改革的责任,学校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分管校长具体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将教改工作实化、细化落实到位。建立起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深水区试验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舆论宣传的力度。组织开展深化课程改革的大宣传、大讨论,通过学习、宣传、讨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真总结课程改革工作的先进经验,及时发现、表彰和推广课程改革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为课程改革提供典型示范。加强与新闻媒体、家长等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课程改革,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保障奖励经费的力度。一是要建立课程改革奖补机制,对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开展较好且成效显著的学校和教师,给予奖励和工作经费补助;二是要在教育教学质量成果奖中设立课程改革个人专项奖;三是要设立推进课程改革学校专项奖,对求真务实、有序推进、成效明显的学校给予奖励。学校优先保障试点教师、班级及教研指导等课程改革经费。
(作者为大安区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