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4年第1期>>读书心得
读《何谓文化》后感
发布时间:2014-02-20 18:09:07       作者:何玉珊       来源:团结镇

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看央视的《百家讲坛》,也是从节目中认识了文学巨匠余秋雨先生。看了他的节目后我才开始去找他的书来看,先后看了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那个时候其实也看不怎么懂,但他的文笔、构思、见解对我写作文还是有帮助的。很久没有认真地看一本书了,这次有机会让我看书写读后感,我看到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书面上写着是继《文化苦旅》之后,20年来余秋雨关于文化思索最诚恳、最隆重的回答,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去读。

一直以来,对所谓的“文化”有一种很迷惑的感觉。以前的人总说读过很多书的人很有文化,文化水平高之类的,历史也都会说我们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一个民族,那文化到底是什么我想没有几个人能懂,书上和词典上也没有准确的定义文化,要不就是一大堆文字,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含义。从理论上言,文化的概念很广,比如餐桌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且众说纷纭。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应该是一种积淀很深的东西,包括约定俗成的习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种人文财富。但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和修养的人来说,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追寻,实在无法准确解释什么才是文化,怎样才叫有文化。本书通过“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方面的回答来阐述:文化到底是什么,并留有余地地给人启发,让读者自己琢磨,文化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余秋雨先生借助学者专业的优势、亲历的感人故事,通过透彻的分析和睿智思辨,让混沌在文化中的人茅塞顿开、血流畅达。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何谓文化》一文中,用最简短的语言定义了文化“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余先生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入过“非文化”困境的,或是与常人的活法背道而驰的大家们是如何践行着文化人的责任感,如何承载着文化的重量,如何开辟着生命的疆域,如何追寻着文化的执着。这也是全书我最喜欢的部分,通过书中余先生对几位文化巨匠的交往的描写,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他们的真实生活,大师背后的故事。当然,余先生在这部分也顺带讽刺了一下那些造谣的小人,没有任何人能把造谣和小人阐释得比余先生更深刻,更立体,更有文学色彩了。 

第三部分是“大地的回答”,摘录了一些多年来余先生为各地名胜题写的碑文,体现了余先生对古典句韵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又不难读懂。书中还印了一些余先生的书法作品,包括那副著名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第四部分是“古典的回答”,余先生一些经典的白话文翻译,包括《心经》《离骚》《逍遥游》《赤壁赋》。用序言里的话说,“在把握原文奥义的学术前提下,挖掘出古今文思之通,古今诗情之通,古今哲理之通,然后用尽可能优美的白话散文予以表述。因此,这种翻译,不是拉线搭桥,而是凿通隧道,其难无比”。经典经过余先生的散文化笔法,足以成为当世经典翻译的范例。这里摘取《离骚》中的一段:“说好了黄昏时分见面,却为何半道改变路程?既然已经与我约定,却为何翻悔而有了别心?我并不难与你离别,只伤心你数次变更。”再如《赤壁赋》的一段:“不一会,月亮从东山升起,徘徊于东南星辰之间。白雾横罩江面,水光连接苍穹,我们的船恰如一片芦叶,浮越于万顷空间。”

《何谓文化》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我们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该从文化开始。只有搞清楚了何谓文化,才可以去理清思路,发展文化,综合国力才可以真正地提上去!

 

(作者为团结镇红星村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