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3年第9期>>调查与研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大安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3-12-11 16:37:12       作者:程明       来源: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大安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顺应养老服务的社会需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初步形成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相互补充、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共同发展的养老服务格局,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探究和解决发展区域养老服务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城乡了老人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完善配套养老机构

 

据统计,大安区现有人口46.98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7.1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16%,其中城镇老年人口2.66万,农村老年人口4.46万;6069周岁老人3.84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3.93%7079周岁老人2.277万人,占31.98%8089周岁老人0.9万人,占12.64%9099周岁老人0.1万人,占1.4%100周岁以上老人30人,占0.042%,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十分,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区养老保险参保18.1万人,医疗保险参保34.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人数47259人;企业退休职工领取养老保险人数20749人。全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23所,其中城市国办养老福利机构1所、社会福利救助中心1所、农村敬老院12所(除凤凰乡、和平乡联办的黄家山敬老院、牛佛镇有2所敬老院外,其余各乡镇各有1所敬老院),经民政部门审批的社会力量兴办(民办)的社会福利机构8所,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所,总床位2200张,现入住老人1367人,床位使用率62%,省级养老示范社区1个。全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619人,其中集中供养 1705  人,供养率达65.1%。城镇“三无”(无依靠 、无生活来源 、无劳动能力)对象422人,其中集中供养131人,分散供养291人。

大安区委、区政府立足自贡东部新城建设,依托新建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的契机,整合区域养老服务资源,降低行政管理运行成本,对大山铺镇和团结镇需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实行托管制,分别由所在的镇人民政府委托区城市社会福利院进行管理,签订托管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党政高度重视   强化组织领导

 

大安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将养老福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成立了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安区社会福利事业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形成全区各部门通力协作局面,扎实推进养老服务和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民政部门牵头,区级其他部门齐抓共管、乡镇街村组社区抓落实的运行机制,有力保障了社会福利事业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每年的“九九重阳节”,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领导都到敬老院去看望慰问五保老人和老党员,送去关怀和温暖。

 

多元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区委、政府领导和民政部门积极争取、协调中央、省、市项目和福彩公积资金近3000万元,完成了何市镇、牛佛镇、永嘉乡、庙坝镇、回龙镇、新店镇及大安区社会福利救助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敬老院基础设施和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基本实现了敬老院的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和市、区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在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建设过程中,主动向市、区有关部门汇报,在办理手续中给予减免或优惠,如:天然气、闭路电视的安装等据不完全统计达150万元。大安区社会福利救助中心位于新民镇董家村4组,占地面积15.9亩,建筑面积6148平方米,总投资1845万元,床位200张。是一所集孤寡老人(优抚老人)、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的收养、养护、救助、教育以及残疾人康复等七位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救助福利机构。内设办公室、生活照料部、后勤部、医务室。挂多块牌子:大安区城市社会福利院、大安区中心敬老院、大安区光荣院、大安区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大安区救助管理站、大安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团结镇敬老院、大山铺敬老院,实行几块牌子,一套管理人员。是“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项目,按照四川省民政厅建设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要求,结合大安城镇“三无”人员及多种民政对象的实际,充分整合多种民政资金建设而成。

走进该中心,开阔爽朗,南北两面为公寓楼,西面为办公综合楼,东面为食堂和活动室等配套用房,各楼栋之间采用外走廊连接,各楼层均可以互通,由“大福园”、“吉祥里”、“安寿阁”、“勤善楼”四栋楼房构成。每个房间均为2人住的标间,配有衣柜、床头柜、彩电、空调、热水器及单独卫生间,每层楼均有工作人员值班室、洗衣房和电热开水器。结合老人的特点,有内走廊休闲散步区、环院通道散步区、庭院休闲区,设有活动室、康复室、医务室、阅览室、棋牌室、会议室等配套设施,是一所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养老机构。

同时,还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养老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目前有10所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内部设施、生活物品等。坐落在大安街的自贡市老年康乐中心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有员工120余人,设有行政办公区、老人健康区、特护区、临终关怀区、娱乐区等。配有床位550余张,入住老人500余人。该中心取得了众多荣誉,2003年被评为全国“尊老、敬老、助老”示范单位,2010年获得世界华人孝文化国际研讨会组委颁发的“孝亲、敬老”示范单位,院长张正芳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省级“巾帼文明岗”称号。

 

立足社会参与   老有所医所乐

 

“我现在在敬老院里吃得好,住的环境也舒适,日子过很开心。”近日,来自永嘉乡敬老院64岁的五保老人周远德对记者激动地说。在全市独具川南民居风格、达省农村一级敬老院标准的示范性特色的永嘉敬老院住着62名五保老人,这里青砖绿瓦,院落相连,绿树苍翠,既紧临街市,就医上街极为方便,又依山而居,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成为大安区乃至全市乡镇建设效果最佳的一流敬老院。

近年来,大安区坚持“为老年人献爱心,替子女敬孝心”的服务宗旨,弘扬敬老、爱老、养老、助老传统美德,积极营造尊敬老人、服务老人的良好氛围。积极号召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开展多元化服务。全区96%的老人都参加了医保,使他们的重大疾病医治得到了保障,为家庭也解除了后顾之忧。卫生部门从便于老年人就近就诊要求出发,合理设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为老人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对敬老院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定期免费体检服务。团区委将老年福利机构作为青少年、西部志愿者们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同时大力提倡社会互助,组合城区志愿者队伍与老人结成服务对子,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相对简易的常规服务,切实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龙井街仁和社区社会组织与服务对象签订了服务协议,设立了服务点3个,向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爱心助老卡600余张,向150名高龄老人、36名低保特困老人、4名残疾老人和3名“三无”老人、46名空巢老人发放了爱心助老优惠卡,持卡老年人可享受方便、快捷、优质服务。社区志愿服务队吸纳社区122名耐心、细心、有责任心、热心公益的居民加入,其中,党员团员助老服务、低龄老人爱心服务、中青年群众志愿服务等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累计开展上门探望精神慰藉、上门义诊等助老服务1173人次。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社区相继成立了老年书画协会、健身互学组、棋牌协会、康乐太极队、映山红舞蹈队、大妈调解对等6个社会组织,广泛开展了书法、健身、舞蹈、器乐等文体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管理,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老年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提供了平台。其中,康乐太极队、映山红舞蹈队曾多次参加市、区文艺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大安区老干部艺术团(由退修的机关干部组成)经常深入到乡村、学校、敬老院表演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受到基层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价。凤凰乡盐都花园社区成立了30多人组成的老年合唱团,年龄都是7090,同时还组建了老年舞蹈队、骑游队、秧歌队参加活动的老人超千人,每当重大节日、在市、区的各种庆典活动的舞台上,都能看见他(她)们表演的精彩节目。

 

创新养老模式   让夕阳尽洒余辉

 

积极推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形式养老模式。拓展养老服务方式,开展全托、日托、临托等形式的社区老年照料服务站,去年建成了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仁和社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取得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依靠“政府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参与、老年受益”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新形式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逐步构建社区服务于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取得实效。整合辖区房屋资源,建立起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大安街仁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休息床位12个,有休息室、文化活动室、健身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等,为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日间的读书看报、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助餐、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视、电脑、按摩椅、健身器、麻将机、呼叫器等设施设备。切实解决了社区因子女上班无人照看、因体弱年迈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群体的日间照料问题,深受社区老人的欢迎。

随着全区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空巢化趋势明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比例逐步加大,社会化养老需求旺盛、增长迅速,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成为了朝阳产业的实际,就需要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符合,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公众互助”的总体思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具有大安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从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老有乐养发展。力争在2017年,大安区将初步形成“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机构实现集中养老。目前,民政部门已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抓统筹规划,建立多元化长效发展机制,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强化机构养老服务。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模式,培育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力争建成在区级有中心敬老院、在乡镇有农村中心敬老院、在村级有农村互助幸福院。

同时,抓保障建设,夯实城乡一体化的养老服务基础,加大资金投入,让老人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管理。按照区委提出的今年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到65%的目标,将采取“一乡一院一策”的方式,逐一分析挖掘,确保目标的实现,特别是要保证“十二五”末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建立完善集供养、医护、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抓政策扶持,发挥民间资本发展养老产业的推动作用,抓社区资源整合,发挥社区服务对居家养老的支持作用,让老年人真正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优质生活,让夕阳尽洒余辉,让老年朋友共享安定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