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宏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下,我区按照“全党抓发展、重点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三跨越、三翻番”奋斗目标,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经市统计局初步审定,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6%(以下简称增长),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2.69亿元,增长1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7%,拉动经济增长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1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1%,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38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94:71.73:20.33调整为7.63:72.85:19.52。单位GDP能耗为0.97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7.3%。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1.23亿元,增长16.7%,占GDP的比重为59.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9%,拉动经济增长9.7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3%,非食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4%。企业生产价格方面,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9%。
二、农 业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85亿元,实现增加值11.8亿元,增长4.7%。
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3679公顷,比上年增加10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275公顷,增加5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226公顷,增加105公顷。
种植业实现增加值6.11亿元,增长3.2%。全年粮食总产量11.8万吨,增长0.6%;油料产量达到0.9万吨,增长6.0%;蔬菜产量达到21.3万吨,增长5.9%。畜牧业发展较快,实现增加值4.97亿元,增长7.1%。全年肉类产量达到4.1万吨,增长2.5%;生猪出栏28.1万头,增长2.5 %;肉牛出栏2.8万头,增长1.1%;肉兔出栏569.1万只,增长3.0%;肉羊出栏13.4万只,增长1.4%;家禽出栏483.4万只,增长2.5%。水产养殖面积37215亩,与去年同期持平,水产品产量0.62万吨,增长5.4%。
林业发展滞缓,实现林业增加值1252万元,下降23.21%。全区造林面积达到602公顷,增长3.79%;退耕造林面积为1607公顷,与去年持平。全区森林覆盖率21.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顺利完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0口;实施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1360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37万亩;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植保工程观测场及药械库建设、林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已经通过上级项目评审。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9.6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辖区内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390.76亿元,增长15.8%;实现增加值110.2亿元,增长17.9%。其中:区属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326.40亿元,增长18.1%;实现增加值99.68亿元,增长21.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30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9.4%。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达90户,实现总产值316.87亿元,增长25.1%;实现增加值97.01亿元,增长23.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1.19亿元,增长26.3%;实现利润24.09亿元,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12.81亿元,同比增长25.1%,产销率达到98.7%。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分行业看: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4.68亿元,增长40.9%;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0.32亿元,增长26.2%;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产值4.03亿元,下降44.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44.22亿元,增长38.4%;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4.29亿元,增长37.7%;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实现产值13.57亿元,增长62.1%;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29.66亿元,增长18.1%,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0.56亿元,增长47.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7.79亿元,增长23.3%。
建筑业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区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0户,实现总产值8.17亿元,增长16.6%;实现增加值1.64亿元,增长2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56万平方米,增长12.9%;房屋新开工面积39.81万平方米,增长1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更新改造步伐,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86亿元(项目投资),增长28.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5.68亿元,增长31.3%;更新改造投资30.71亿元,增长33.5%;房地产业投资1.33亿元,下降39.2%。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3.55亿元,增长64.4%;第二产业投资30.17亿元,增长30.0%;第三产业投资24.14亿元,增长22.8%。
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实施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36个;27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5亿元;90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7亿元,完成情况为历年最好水平。在纳入市区管理的项目中,牛佛商业步行街一期、区社会福利救助中心等24个项目顺利建成;和平新村花园及农贸市场、东环线拆迁安置房等17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廉租房、江姐中学等22个项目实现新开工并加快建设。
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形势依然严峻。完成投资1.33亿元,下降39.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5.3万平方米,增长44.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0.5万平方米,增长37.7%。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16.61万平方米,增长91.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7万平方米,增长63.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05万平方米,下降49.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81万平方米,下降48.0%。商品房屋空置面积3.8万平方米,增长567.0%。
五、国内贸易
紧紧围绕“服务业兴区”发展战略,以“一城一中心一目的地”为重点,强力推进川南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川南家居城一期和牛佛商业步行街相继投入使用,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7亿元,增长15.6%。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58亿元,增长15.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19亿元,增长16.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77万元,增长27.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7亿元,增长8.5%。分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3.43亿元,增长16.9%,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19.5亿元,增长27.7%。乡村实现零售额15.44亿元,增长12.7%。
六、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启动永沱桥等5座危桥改造;隆富路、跃永路、威自路等3条道路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全区农村198.6公里的断头公路建设完工并通过市上验收。截止2012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687.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7.9公里,二级公路53.1公里,三级公路59.2公里,四级公路761.6公里,等外级公路785.7公里。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22亿元,增长11.0%。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41378万人公里,增长20.86%;水路客运周转量101.2万人公里,下降4.2%。公路货运周转量71864万吨公里,增长13.55%;水路货运周转量1800万吨公里,增长7.1%。
旅游事业较快发展。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三多寨梨花风筝节暨大安区第二届乡村旅游节,广泛动员城里人“上山下乡”;推出了“美丽乡村?采风原创大安行”优秀摄影文学作品征集、大安区景区景点推介、“农家乐园”休闲垂钓比赛、新农村建设体验游、第二届川南庙坝肉牛文化旅游节、首届川南牛佛龙舟节等主题系列活动;推荐了古寨、盐运、红色、新村、祈福、赏花之旅六条生态乡村旅游线路。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435.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7亿元。
七、财 政
财政收入出现回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5464万元,下降1.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41万元,下降41.2%。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性收入4760万元,增长16.7%;非税收性收入3181万元,下降66.3%。国税收入31038万元,增长7.09%;地税收入28406万元,增长13.7%。
全年公共财政支出达115600万元,增长22.5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037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68%,增长32.7%;社会保障支出23706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0.51%,下降2.1%;教育方面的支出23737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0.53%,增长38.0%;医疗卫生方面支出14370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2.43%,增长23.2%。
八、教育和科技
扎实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区建设,各项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辖区内拥有中小学校87所,其中:中学15所(九年制学校6所,初中6所,完全中学3所),小学72所。辖区内在校学生3.38万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11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7万人。辖区内共有专任教师1904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128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76人。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初中升学率达92.1%,高中升学率达91.98%。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其中女童入学率为100%。
全年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30项,获得立项25项,对上争取资金469万元。其中:工业类项目19个,资金381万元;农业类项目6个,资金88万元。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户,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22个。全年申请专利数191件,增长21.66%,其中:专利授权数101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新创作了一批体现大安精神、凸现大安特色的诗歌散文作品560多篇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50余场次,其中全区大型文艺活动5场次,特色文化体育20场次,参与性活动15次。成功组织和承办“首届川南牛佛龙舟节”、“大安区‘献歌颂给党’歌咏比赛”、“四川星河艺术团”走进大安文艺汇演。社区文艺演出达70余场次,观众达10万多人次。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实施5个卫生项目,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大安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主体工程竣工;龙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市中心卫生院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完成3个乡镇卫生院和30个村甲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年末拥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0所;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664张,卫生技术人员1672人,卫生防疫人员22人。婴儿死亡率为3.9‰,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99.97%,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3‰。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5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27.45万人。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组织2000余人参加了“四川省全民健身周暨大安区全民健身宣传周”启动仪式和“8.8全国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组织开展“龙腾狮跃闹元宵—2012年龙狮大联动”活动;组织了大安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共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举办了大安区第三届老年人川牌比赛;成功开展了四川省全民健身篮球公开赛,参与球队达12支,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十、环境和安全生产
扎实推进生态自贡建设工作,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加大了釜溪河流域和化工行业的执法监察力度,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8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7天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4.2分贝。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削减1.89吨,下降1.6%;氨氮年排放量削减17.5吨,下降1.5%;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削减2.8吨,下降0.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率达90.0%。
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2012年共审批建设项目41个,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6412.66万元,环保投资338.25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2.06%。查处环境投诉案件150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5份,结案150件。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6起,比去年减少5起,同比下降8.2%,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各类安全事故死亡10人,比上年减少1人,同比下降9.1%,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人,同比下降66.7%;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人,同比增长12.5%。
十一、人 口
年末总户数16.13万户,户籍总人口45.79万人,比上年减少0.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36万人,农业人口28.4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3.21万人,女性22.58万人。全区出生人口4806人,死亡人口411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2.0%,人口自然增长率0.8‰。年末常住人口38.31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86万人,乡村人口20.4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63%。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93元,增长17.3%。人均消费性支出14226元,增长12.5%。在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1472元,增长18.4%;经营净收入519元,下降23.3%;财产性收入872元,增长27.9%;转移性收入7719元,增长11.7%。
农民人均纯收入7696元,同比增加964元,增长14.3%。其中:工资性收入3428元,增长12.0%;家庭经营纯收入3540元,增长14.3%;财产性纯收入107元,增长8.0%;转移性纯收入620元,增长31.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56元,增长21.8%。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68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67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906人。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1070万元,吸纳就业150余人。培训农民工7750人,其中:在岗培训2790人,品牌培训70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100人。新型农民培训2100人,农村青年技能培训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6%以内。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3.18万人,劳务收入10.34亿元。
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69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增长9.7%,其中个体参保人数为2.02万人,增长12.9%。养老保险费征缴率达到100.7%。
城市低保累计保障19.7万人次,发放低保金4748.97万元;农村低保累计保障11.01万人次,发放保障金1004.1万元。五保供养对象达到2651人,其中集中供养1753人。和平乡金胜社区慈善超市、何市镇胡家村慈善超市顺利建成。筹措资金约10万元指导永嘉乡敬老院、何市镇敬老院开展创省二级敬老院达标工作;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对大山铺敬老院进行迁建;占地16.5亩、建筑面积6500平米,总投资1900余万元新建的社会福利救助中心主题工程完工,新增床位2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