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区委委派,我于2012年8月17日从区委组织部下派到和平乡挂职乡党委副书记已近8个月,再一次近距离走进、参与和感悟乡镇这个团队,感受到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爱岗敬业的热情。这里的一切让我感动、令我奋进,坚定了我做好一切工作的信心。
全方位拓展思路
下派伊始,乡党委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将我与其他班子成员一道分工、一道要求、一道管理。我也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心态,进入角色,融入团队,努力做到了“三个早”。一是乡情早熟悉。初到和平,对和平的基本情况、乡情村情特点等均较为陌生,因此,我采取查资料、问同事、跑村组等方式,初步熟悉和平的情况。二是干群早熟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利用自己联系永田村的优势,经常和包村联组的干部一道下村与村组干部一起参与群众纠纷化解、风貌打造入户登记、拆迁政策宣传等,逐步在工作接触中认识、熟悉和了解乡村干部,逐步与他们融为一体。三是重点早知道。由于和平地处近郊,境内东环线、东盐都大道纵穿全境,东部新城建设项目颇多、拆迁任务颇重,因此我利用每次党委开会研究项目建设的机会,尽可能熟悉情况。特别是利用指导安置房建设项目临时党支部的机会,对项目规模、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环节等以前从未涉及和了解的领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通过这点点滴滴,使我由一个乡镇工作的门外汉成为了一个初步了解乡镇运行的践行者和实践者。
多领域参与体验
这次下派乡镇是区委全方位、多领域摔打历练年轻干部的重要举措,是让我们通过下派,进一步熟悉基层、掌握实际操刀方法和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下派伊始我就全面参与接触处理信访维稳、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一是在信访维稳中,全程参与全乡涉稳事件的排查、分析和研判。特别是在十八大、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段,独立承担和带领一个重点人头的关心组。对该重点人进行分析、研判并在党委领导下量身制定关心方案,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目标。二是在拆迁工作中,无论是火车站保障房还是东盐都大道沿线的房屋拆迁,和平乡每位党政班子成员都全程参与,我也诚惶诚恐的第一次承担一个重点户拆迁工作组的任务,并担任组长。为此,我在自己认真学习拆迁文件政策的基础上,“白+黑”地与工作组同事一道领会理解最新文件、分析重点户的情况(包括主要社会关系情况、家庭人口主要心理等)、不厌其烦入户做工作等,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重点户在规定时间内签订拆迁协议,顺利搬家。三是在安置房项目建设中,随着安置房即将建成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面对这一崭新课题,我开始查阅相关新型社区管理资料、并到板仓社区学习取经,之后又与相关人员一起学习、研究有关和平市场新村项目建设后的分房、管理、运行等工作,力求在学习中熟悉在熟悉中提炼。总之,几项重点工作的亲身参与体验,让我在陌生惶恐中感受到了压力,在参与体验中熟悉了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学到了技巧。
择重点攻坚破难
有重点才有突破,有突破才有创新。2013年乡党委拟在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和创新管理上寻求突破。按照党委分工,我作为乡党委副书记将重点牵头负责创新社会管理。针对和平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目前以东盐都大道以北,鸿板大道以西,内昆铁路以南这一区域将是未来和平城镇化人群聚居区的实际,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这一大区域构建有别于传统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化社区管理服务。面对这样一个大课题,我过去从未经历和参与,但党委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我,我开始在一张“白纸”上思考、琢磨和先行先试。一是创新设置。针对东盐都大道沿线的福缘康居、和平新村等一批安置房的陆续竣工,上万人入住后的管理服务,拟创新社区组织设置,目前已经建立了由我为书记的临时党支部负责对这一区域前期的摸底和管理;同时以村(社区)换届为契机,积极争取新建一个城市社区及相关组织配套进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创新模式。拟改变原有管理模式创新网格化无间隙服务模式,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新局面。目前,这一思路和方案已基本形成。三是创新服务。拟整合新型社区所有资源,整合社区所有服务功能,打造一个涵盖社区办公、居民服务、学习文化、救助医疗、培训调解为一体的社区综合体。目前,这一创新工作已经完成前期摸底、草拟方案等工作,其他工作将有序推进。
经历下派,对照自我,我在一次次惶恐之余,在一次次感动中,有了对陌生工作的了解,有了对重点基层工作方法的掌握,有了对基层干部艰辛的理解,有了对复杂问题的理性思考,更有了今后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因此,我将珍惜下派的时间,正所谓:有限时间,无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