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大安区市场监管局派驻何市镇王家村第一书记 陈子茜
2023年7月,我被选派到何市镇王家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初到王家村内心非常忐忑,从未接触过农村工作的我,要到村开展2年帮扶工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在村“两委”干部们的玩笑中和村民们招呼下,我逐渐融入了王家村这个大家庭。我的驻村目标也逐渐清晰,立志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好群众贴心人,努力做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践行者”。
聚焦产业发展 激发“内动力”
想要绘制乡村振兴美好画卷,产业发展是关键。王家村集体经济主要以养殖淡水鱼为主,由于鱼塘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鱼类产量不高,销路较窄。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我收集先进地区的做法,联合村“两委”组织乡村致富带头人20余人,到何市镇何院村、仙市镇月合村鹌鹑养殖地进行考察,请教专业人员养殖鱼类的种类、数量、密度、饲料、销售等知识。考察后,我们对本村鱼塘在养殖鱼类种类、养殖密度、喂养饲料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规划,同时增加自由垂钓项目,提高了鱼的产量,拓宽了销售途径。2024年,王家村鱼产量达10000余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余元。
聚焦为民办事 奏响“和谐曲”
民声就是民生。解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只有真正走到群众心中去,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才能拉近干群之间的关系。宣传惠民政策,核查政策落地情况,是我在走村入户做得最多的工作。
“陈书记,我家孙女考上了高职,我们是脱贫户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享受啊?”13组的刘大姐这样说道。
每到毕业季,我会组织驻村干部入户开展“雨露计划”宣传工作,为有毕业生脱贫户家庭的带去党的关怀,驻村以来全村24名脱贫户学生享受“雨露计划”政策,享受补助资金9万余元。
“现在这些政策真好,为我家解决了大难题,感谢党委、政府,也感谢你。”享受到了政策的刘大姐激动地说道。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党员干部的宣传下,各项惠民政策在王家村落地见效。2024年,86户脱贫户享受小产业补贴,155名脱贫人口享受交通补贴,6名就业困难脱贫人口申请特殊公益性岗位,5名脱贫人口享受防贫保险赔付金。
聚焦资源优势 提升“战斗力”
“王书记,这口蓄水池它关不住水了,你们帮帮忙修哈嘛,没水我田土里的庄稼都活不成了”6组的赖大爷这样说道。
收到赖大爷反馈的问题后,我组织驻村工作队走访排查王家村其他需要修整提升的蓄水池、山坪塘等基础设施,将急需修缮的水利设施请专业人员进行测算和规划形成报告上报至区水务局。经过多方努力和多次争取,2024年6月完成了6组、13组山坪塘、蓄水池的修整提升工程,解决了15户农户10亩田土的生产用水难题,王家村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了引入更多的力量来助力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积极联系创业成功人士卢洪,为村里30名孤寡老人送去了米、肉、油等食品。驻村工作队后续将积极号召更多的有爱人士投身公益活动中,弘扬社会正能量,使更多困难群众受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转眼间,来到王家村驻村已有一年半了,要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村民家的一个甜甜的橘子、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声真诚的谢谢,这是村民对我驻村工作的认可。我会继续与驻村工作队员们一道扎根王家村,持续深入群众,真正“驻”进村民心里,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责任编辑:杨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