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上一篇: |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 下一篇: | 以彩灯产业为支点,撬动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大安街道党工委书记 王仕彬
大安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徐川
近年来,大安街道纪工委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协助街道党工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着力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加强政治监督,全力破解执纪难题,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在日常监督执纪过程中发现街道社区纪检监察干部不想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街道社区纪检监察干部的现状
(一)街道纪工委干部现状。街道纪工委(监察办)现有成员3名,其中:专职2人、兼职1人,均为本科学历,平均年龄31.3岁。
(二)各社区纪委干部现状。街道纪工委辖社区纪委共5个,有纪委书记、监委会副主任各5人,其中:高中(中专)2人,技校1人,大专10人,本科及以上2人,平均年龄47.7岁。社区纪委书记、监委会主任均为社区党委副书记兼任,监委会副主任及纪委委员均为社区其他常职干部兼任(监委会副主任为纪委副书记兼任,纪委委员均为裸委员,13名纪委委员兼任监委会委员,监委会委员中还有1名网格员、1名协理员)。全部15名社区纪检干部均属上届换届时新任,无纪检监察工作经历和纪检监察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兼职干部多、专职干部少,文化偏低、能力偏弱,人员结构单一、纪检经验不足等是大安街道社区纪检监察干部的基本现状。
二、上年街道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政治思想建设方面。一是依托“第一议题”和“周五机关学习”等制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11次,专题学习9次,把好“总开关”。二是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监督,定期开展提醒谈话,常态开展个别谈话22人次、集体谈话192余人次,种好“责任田”。三是认真开展各类节前集中廉政教育4次,组织街道社区干部观看《零容忍》等专题廉政警示教育片3次,签订《年轻干部“涉网”腐败承诺书》15份,念好“紧箍咒”。
(二)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一是紧抓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牛鼻子”,研究谋划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二是严格落实《自贡市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听取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情况报告3次,研究党风廉政建设3次,全面夯实“一岗双责”。三是建立完善落实党工委履行主体责任、纪工委履行监督责任,班子成员抓分管工作和包挂社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社会治理等“一岗多责”工作机制。
(三)在做实监督检查方面。一是围绕上级重大决策、惠民利民、安全环保等方面干部作风问题,常态化开展正风肃纪监督检查5轮次,发送廉洁短信覆盖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1个。二是深入细致排查廉政风险31个,制定防控措施37条,开展集体廉政谈话6次,通报“四风”典型案例5起,发送廉政短信168条。三是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共处置问题线索3件,立案审查3件,结案2件,开除党籍1人,党内警告1人。
(四)在察解民情民忧方面。一是积极开展“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为主题的察民情解民忧活动,走访10余次200余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二是以群众参与、干部“唱票”、纪检监督、现场答疑解惑等形式,开展“唱票公开”36次,晒出“明白账”36本,收集解决问题10余个。三是通过“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纪工委督单”工作模式用力解民忧,整治“群众最不安逸、最恼火的事”4个(件),发现和整改落实垃圾整治、房屋安全隐患等突出问题17个。
(五)在廉政文化打造方面。一是创新构建“1+2+N”监督模式,打造形成扇子坝社区以育廉乐园、学廉书吧、尚廉公园、知廉长廊、清廉讲堂等微文化为主的“扇子清风馆”。二是通过党风廉政测试、发放小手册、召开院坝会、张贴廉政海报、摆摊设点等多种方式,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宣传。三是创新开展爱廉说廉,塑造崇廉尚廉,以“固定专栏”形式展示街道机关年轻干部“爱廉说”,全面夯实规范筑廉、一体促廉、文化育廉、清风护廉、谦抑卫廉“安廉基石”。
三、当前基层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心中“多虑”,不想监督。个别纪检监察干部缺乏工作热情激情和责任担当,为自己考虑多,为工作考虑少,认为纪检监察干部干的都是“讨人嫌的事”“得罪人的事”,对待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和“明哲保身”的佛系心态,在开展纪检监察时搞形式、走过场,“跑马观花”“蜻蜓点水”,落实监督工作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讲圆滑,不讲正气讲“和气”,没有法纪底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腐败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遇到问题绕着走,看到利益争着要,甚至出现墨守“潜规则”的“心领神会”和“放水养鱼”,追求“你好我好大家好”。
(二)心底“无数”,不会监督。个别纪检监察干部没有注重在经常性“学、思、干”中提升自己监督能力和监督水平,对开展纪检监察方面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学习思考不勤不够、研究掌握不深不透,对监督职责定位和边界把握不准确,面对新时代依纪依法安全办案越来越高的要求,表现出在日常查办案件中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面对纪检监察工作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和新目标的挑战,在树立监督严肃性和权威性上表现出在彻底改变监督缺位、监督越位、监督发散等问题的能力不足、决心不够、担当不够,让日常监督沦为“纸老虎”。
(三)心里“有怕”,不敢监督。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存在思想上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工作上求稳怕乱、畏首畏尾,总认为监督搞得多,得罪人也就多,在民主测评时吃亏的还是自己,如若遭到打击报复更是“哑巴吃黄连”,进而在监督执纪时总是“小心谨慎”,奉行“好人主义”,顾忌“哥们儿感情”,只要违纪不是“太出格”,都会“差不多算了”的“抹稀泥”,有时碍于同事情面,面对问题不愿动真碰硬,能捂则捂,能盖则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监管的不监管,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甚至把自己的“主业”当成副业,出了问题还帮忙藏着掖着、裹着护着。
四、对策与建议
(一)找准职责定位,夯实纪检工作基础。一是有效理顺监督与服务、监督与参谋、监督与防范的关系,切实承担起纪检监督促发展重大责任;二是聚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职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监督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三是强化经常性教育,立足抓早抓小,注重快查快结,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四是严明纪律规矩,自觉接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二)整合纪检力量,落实执纪监督职责。一是整合社区纪检监察力量,探索社区之间交叉式、“跨区域”监督工作模式,激发社区纪检监察干部活力。二是围绕社区“三资”管理、工程项目、民生领域等敏感问题,抽调街道社区精干纪检监察干部力量,紧盯重点人员、关键环节,开展区域内专项检查工作。三是规范和完善纪检监察相关工作机制,严格工作程序,落实监督规则,准确把握和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现“末梢”监督全面覆盖。
(三)做实岗位培训,提升纪检履职能力。一是以增强监督意识、提升监督履职知识和监督水平为导向,街道纪工委下沉实地指导,开展街道社区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社区新任纪检监察干部全覆盖集中办班培训。二是尝试社区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跟班培训,适时抽调社区纪检监察干部全过程参与街道纪工委跟班办案和工作实践提升能力。三是尝试选派社区纪检监察干部上挂到街道纪工委锻炼培训,“以干代训”,推动社区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延续培养。
(责任编辑:陈思如)
上一篇: |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 下一篇: | 以彩灯产业为支点,撬动大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