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您是第 1485435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5年第2期>>卷首语
点燃大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3-19 20:01:31       作者:安平       来源:编辑部  点击次数:580

在大安区新一年“两会”召开之际,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来了大安民企发展的又一个盎然春天。

本期《大安》刊发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唐正涛《聚焦“两个健康”,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区科经局《民营经济新引擎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4年大安民营经济发展综述》两篇文章,编辑大安民营经济专题彩页,结合“三八”节推出大安女民企家封面。旨在凸显区委对发展大安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和拥抱大安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美好春天?

一、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在大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显著优势。第一,经济分量大。经过多年努力,民营经济已占据了大安经济的大半壁河山。2024年我区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33.75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列全市第2,较2023年提高2.3个百分点。贡献了76.9%的税收、61.1%的国内生产总值、79.5%的技术创新成果、76.9%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占据了96.3%的企业数量。第二,科技含量重。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1.8%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达到22家,科技创新平台累计42家。如:四川沃轮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四川吉星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被省经信厅认定为2024年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四川东方龙源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瞪羚企业、其核能装备中试平台入选2024年度市级中试平台名单,大安民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三,内生活力强。我区民企与所有民企一样,具有灵活应变的经营特质,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敏锐的市场感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这种灵活机制和创新精神,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未来必将不断突破自我,有力推进大安高质量发展。

二、清醒看到民营企业在当前情况下面临的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第一,勇于正视不足。我区民企多数为中小微企业,企业规模小而不强、产业结构全而不优、专业人才少且难留、融资渠道少且不畅,产品市场窄且波动。而且73%的规上企业集中在传统制造业,缺乏品牌影响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特别是家族式管理普遍,管理效率低,“走出去”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这些问题和不足会让一些企业感到不适和痛苦,但同时也会促成涅槃和新生。第二,敢于跳起摸高。就像火箭要有多级动力推进才能进入预定轨道,经济发展也需要新旧动能前后接续才能实现转型再平衡,我们应该正视困难,扬长补短,重点突破,跳起摸高。当前,需要从大安民企实际出发,聚焦政策供给,着力直达快享;激活发展动能,锻造产业标杆;厚植营商沃土,激发市场活力;深化金融赋能,破解融资难题。总之,要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抓手,依托政策支持与科技赋能突破瓶颈。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储备、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小而散”向“专精特新”升级。从而助力民营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加快大安区高质量发展步伐。

三、奋力点燃民营企业促大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新型动能。第一,学习贯彻精神,狠抓政策落实。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个别地方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力,导致效果不佳,究其根源,主要是对党和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还认识不到位,这值得反思。第二,构建亲清关系,倾注亲清之力。既然民营企业已是大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发展大局出发,就应视为掌上明珠,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不仅要努力“纾困解难”,还要构建好各级党政与民营企业的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好优秀的营商环境,“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第三,坚持久久为功,坚定谋远发展。行百里者半九十,民营企业的培育发展壮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说2018年中央民企座谈会以短期纾困和信心修复为核心,应对内外部冲击,突出“救急”;那么,2025年中央民企座谈会则突出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引领为主线,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的长期支柱,意在“谋远”。我们应该结合当前的深化改革,坚持从长计议。

好消息不断传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已进入最后审议阶段。通过后,必将为民营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民企座谈会上所说:“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