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2025年初,区委召开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以及省、市委全委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通过了《中共大安区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市的实施意见》,全面安排部署了2025年工作。
乙巳蛇年伊始,学习贯彻好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精神,是全区和全年工作的开门大事。即以全会精神凝聚全区共识,齐心协力奔赴大安山河!
一、要在区人代会、区政协会上凝聚共识。第一,开好两会。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设计,即将召开的区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区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是凝聚全区共识的最好时机和重要平台,应以学习贯彻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及经济工作会精神为主题,“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第二,凝聚人心。在区委领导下,广泛动员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围绕区委部署履职行权,参政议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各自优势,更加广泛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并以此作为检验“两会”圆满成功的重要标志。
二、要在肯定成绩,增强信心上凝聚共识。第一,经济实现大幅跃升。大安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第三季度位列37个市辖区第10名,预计全年可增长7%,连续2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第二,新兴产业集聚成势。建成全市首个以企业为主体的中试产业园。百度、腾讯、抖音巨头齐聚大安,带动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落地28户。第三,文旅融合再添优势。天府旅游名县年度复核获全省通报表扬,2024年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4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0亿元。第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改革试点开花结果,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安全底线守稳筑牢,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第五,国省荣誉鼓舞人心:2021年13项,2022年13项,2023年13项,2024年11项。现在可以说,大安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正乘风破浪、稳健前行,“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新”的动能逐步壮大。
三、要在发展态势,明确主攻上凝聚共识。通过多年努力,我区经济基本实现成功转型,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第一,把握高质量发展态势。一是抓住机遇。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数据标注产业发展,省、市委明确支持大安建设文旅强区、数据标注产业基地等,全省上报国家的20个重大项目中8个有自贡元素,涉及大安的就达3个,需要跳起摸高、加压奋进,二是集聚成势。自硬公司、汇维仕通过“智改数转”增产增效,中科农肥、阳雪食品、鸿傲新能源等一批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35家、产值破3亿,集聚成势,前景可观。第二,明确产业主攻方向。一是工业振兴求突破。全力争创省级经开区,加快建设中试产业园。继续发挥百度、腾讯、抖音头部企业带动作用,推进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医疗健康产业园建设。二是文旅强区建新功。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名县,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争创A级旅游景区,加快恐龙特色文旅产业园、中华彩灯产业园打造,改造提升燊海井景区,唤醒大安老街、凉高山老街、大山铺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不断丰富传统节日文化。三是现代农业上台阶。确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验收,力争青龙湖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创成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建强大威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提速建成立华牧业冷鲜禽肉加工项目。第三,力促经济再创新高。今年我区经济增长目标按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以上来安排,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实现7.5%以上。确定这样的目标:一是基于大安转型发展的现有良好态势,二是必须跳起摸高稳定预期,自加压力鼓舞士气。
四、要在深化改革,夯实作风上凝聚共识。第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区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城市的实施意见》,严格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突破,注重系统集成。全面部署了我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安全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改革,必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必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第二,进一步严格党建。做好经济工作,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关键靠各级干部真抓实干。要旗帜鲜明强化政治建设,双向激励锻造过硬队伍,减负增效夯实基层基础,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
凝聚全区共识,旨在共赴大安山河。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凝聚共识就是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加快建设“一城三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安新篇章。
蛇行千里,从现在开始,起步就是冲刺,开门就要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