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教育和体育局干部人事股副股长 胡文倩 邹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近年来,大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价值内核,以“高质量”为建设标准,以“政策优化”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在规模、结构、能力素质上更好支撑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创成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一、涵养教育情怀,锻造铸魂育人的关键力量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各项教师招引政策,建立起开放、多元、有序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带领广大教师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一是党建引领把方向。紧扣“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贯彻落实”总体目标,坚持“以党建带队伍、以队伍促业务”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23名、专职副书记19名、党务工作人员109名。确立以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推进队伍建设的发展路径,出台党组织议事规则等指导性文件5个,探索开展将党支部建在年级上,由书记兼任年级主任,实现党建与教学时间、空间、人员高度契合,让党员与教师互为一体,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岗、示范岗、先锋岗“三岗联创”,激励党员“插党旗、争先锋、创一流”,开展“城乡手拉手,送教心连心”活动,加速推进党员示范课建设,让党员教师成为教育队伍的旗手和号手,进一步引领队伍发展,经验做法先后被《教育导报》《四川教育》等媒体刊发。围绕“抓党建、强支部、树典型、促特色”,开展“一支部一品牌”“支部工作法”创建工作,有效提升组织凝聚力、党员引领力、干部执行力、人才培养力、岗位胜任力,成功打造江姐小学“红润生命”等党建品牌23个,创新三十四中“一轴二强三联”等支部工作法23个,创成市级示范党组织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3个,江姐小学作为全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点位,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
二是招才培智强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出台《大安区高端人才引进储备管理办法》,不断加大师资支持力度。结合全区教学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加强思政、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招聘补充,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2021年以来,采取公开招考、人才引进、考核招聘等形式,补充中小学教师236人,引进研究生和部属免费师范生64人,有效化解结构性矛盾,大幅提升本科、研究生高层次人才数。全面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职后培训、教师职业发展各环节、全过程。同时,积极推进“三航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从全区遴选出50名青年教师作为管理者培养对象,实施为期三年的“导航、护航、领航”培养,目前已提拔3人为校级干部,切实做到后继“有”人、后继“优”人。依托“江姐讲堂”阵地品牌,抓好新教师入职、新提拔干部、新发展党员培训和新学生入学理想信念教育,“江姐讲堂”也被评为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三是以德为先护发展。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教师队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建立“师德警示教育”“师德问题查摆和整改”“师德形势研判”“师德考核评价”“师德师风年报”5条制度,完善学习教育、表扬激励、专项整治、监督巡查、执纪问责等6项机制,发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要求6条倡议,促制度规范转化为工作长效。以教育家精神校准自己的行动坐标,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千师进万户百校访千户”和“铸师魂、守师道、塑师表”等师德教育系列活动300余场次,加大对有偿补课、收受家长礼品礼金、吃请等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组织集中学习违反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典型案例。突出抓好教体系统“一把手”、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的纪律培训,邀请区纪委书记、纪监委干部为全区书记校长作廉政教育专题辅导报告3次,对食堂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招标采购、招生入学等关键岗位一对一廉洁谈话200余人次,育人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二、注重筑基提质,锤炼躬耕教坛的筑梦新人
坚持以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为重点,在不断创新中拓展知识的“广度”;坚持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不断积累中增加知识的“厚度”,努力为教师开辟专业化成长之路。
一是抓培训、促教研,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加大分层分类培训力度,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围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等方面,分层次、多维度开展培训,近三年,组织参加“国培计划”84个项目,培训教师超118人次。开展“三大工程”“131工程”中小学校长书记、课改骨干、党务德育干部等能力提升培训,每年组织学科教研活动110余场次,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承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音乐教师合唱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采取联盟化、一体化等办学模式,组建何新、牛佛、江姐3个学区和凤凰、广华、嘉祥等6个教育集团,开展1000次以上的校本研训和跨校活动,教育教学教研业务培训6000余人次,教师获省级奖53人次、市级奖424人次,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3所,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同时,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2063人参加信息技术2.0培训,使广大教师不断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宏观背景下的育人变革趋势。
二是抓骨干、育名师,引领教师正向发展。坚持“以点带面、突出骨干”的方式打造名师工程,出台骨干教师管理和考核实施意见,建立“能上能下”的骨干教师选拔、使用、管理和奖惩机制,让骨干教师政治更可靠、业务更精湛、结构更合理。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培养造就名师队伍,有效发挥名师在教育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培树“三航”专家型教师100名,建成市区名师工作室32个,13名乡村教师入选“一师一梦”扶持计划,是全省入选人数最多的区县。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扎实做好名师名校长评选工作,开展“星级校长、星级教师、星级教研员”评选,培育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市区名师名校长等120余人次,引领、带动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构建起“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梯次攀升的教师发展体系。
三是抓改革、促发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盘活现有教师编制存量,抓住“管”“聘”关键环节,解决结构性短缺和区域性矛盾。坚持按编设岗、按岗聘用,通过全员竞聘充分让人才流动起来,让超编单位教职工向缺编单位流动,保障主动调整到农村边远学校的教师待遇,近三年,从城市、中近郊学校教师主动申请调往农村边远学校28人,一定程度破解了教师分布不均难题。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申报高一级技术职务必须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制度,18名教师到“三区”参与脱贫攻坚和支教援教,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254人次。以走教形式常态化开展支教助学工作,教研员深入课堂指导教师460余节次,开展送教下乡336节次,有序推进教师合理流动。
三、完善关爱机制,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教育事业,满怀热情关心教师,常怀爱教之心、多做利教之事、善解办教之忧,积极探索和创新关爱奖励教师的新模式、新做法,让广大教师热心从教、安心从教、舒心从教,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一是注重完善情感激励机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用好县级领导干部及区级部门“双联系”学校和包园包校制度,每年教师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到中小学校看望慰问一线教师,区级各部门、乡镇街道纷纷到校关心慰问教师,营造了全区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强化激励引导,连续三年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举办庆祝教师节表扬活动,累计表扬370人,不断增强教师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不断完善教师帮扶机制,投入资金1600万元修建教师公租房191套,投入资金60万元维修改善教师周转宿舍和各项基本生活设施并提供公租房380余间,让教师既安心又暖心。
二是注重完善待遇保障机制。高度重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建立更科学、公正、客观的中小学职称专业评价机制,129名教师取得高级教师任职资格,169名教师取得中级教师任职资格,1399名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近三年有39人享受农村教师10年、20年、30年、双定向晋升职称不受岗位指标限制等鼓励性政策,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热情得到充分激发。认真落实保障乡村教师工资待遇相关工作要求,重点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向条件艰苦学校倾斜,补贴最高达928元/月,每年发放乡村教师补贴752万余元。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的联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全面落实教师收入不低于本地公务员收入。
三是注重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坚持从平凡工作中寻找典型,从一线教师中树立典型,近三年,1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庙坝镇中心校荣获全省教育先进集体,评选市级“最美教师”2人、提名奖1人,凝聚榜样的力量以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展“我的教育情怀”微视频征集,共征集作品40个,评选优秀作品11个,5个微视频在《发现大安》微信公众平台展播,有力展示了全区广大教师时代风采。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各学校对教师节上受到表扬的优秀教师,均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他们的典型事迹,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此外,聚焦中小学教师非教育负担过重问题,通过出台制度、清单管理、自查整改等举措,把教师从繁琐的事务性、复杂性、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聚焦到专业发展和教育研究中去。
目前,我区教师队伍主要面临能力提升和队伍结构矛盾的问题,下一步,区教育和体育局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梯次分明的名优教育人才储备体系,以教育家精神全方位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激励全区广大教师争做解民生的先锋、治学问的先锋、育英才的先锋,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曹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