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委政研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安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2023年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5项居全市第1位,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
一、做法成效
(一)特色制造业守正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2022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R&D)0.88%、排名全市第三,2023年全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户,完成工业技改投资额同比增长85.2%、排名全市第二,华夏阀门成功进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威鹏电缆、东方通用能源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名单,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在市委、市政府强力领导下,陆续引进并落地百度阿波罗智行(西南)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项目、腾讯云(自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项目,以“小切口、快节奏”布局未来产业,目前,全区已集聚16家数据标注产业企业,现有在岗员工579人,营业收入累计达到1900万、纳税80万。
(二)特色农业创先争优。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引进畜牧兽医、生物医学等领域高端人才16人(博士4人),培养各类“乡土工匠”1000余人;根据浅丘地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动肉鸡、柑橘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达10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34:1,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牛佛镇获评省级百强中心镇,何市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大安区2023年度市级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排名第一,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捧回省乡村振兴先进区金字招牌。
(三)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坚持科技赋能,打造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游客集散中心、游客购物中心,实现“一部手机游大安、一个屏幕管旅游”,运用5G、网络直播等营销模式,串联“江姐故里+盐龙灯”等核心文化资源集聚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2023年A级旅游景区和自贡方特恐龙王国接待游客超57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超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104%,中华彩灯大世界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大安区成功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区名单、全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以全省第五的好成绩顺利通过天府旅游名县复评,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9%。
(四)改革创新有力有序。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各种障碍,扎实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国家级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中省试点工作,“2+2+N”国资运营体系基本搭建,安和发展等4家集团公司、诚安餐饮等9家子公司实体化运行,企业投融资能力大幅跃升;创新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实施办法,出台招商引资“红黑榜”制度,深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2023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个、总投资达144.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82%、171.23%。
(五)人才支撑不断完善。围绕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人在彼地、才施大安”柔性引才机制,实施13个产学研项目,引进58名高层次研发人才,入选“天府峨眉计划”1人,“盐都百千万英才计划”11人;着力锻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干部队伍,精准把握“三个区分开来”,扎实开展澄清正名、打击诬告陷害等专项行动,查处诬告陷害1起,为16名干部澄清是非、撑腰鼓劲,提拔重用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66人次,切实激发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二、存在问题
(一)新型工业化还有差距。“一主两辅”工业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规模还不够,2021、2022年大安区传统规上工业企业占比高达80.95%、78.95%,部分企业智改数转工作中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现象,新兴产业还处在“开荒拓土”阶段,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仅为37.95%,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均排名全市末位。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企业仅20户,其中5亿元以上农业企业仅立华牧业1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为66.08%,低于全市机械化水平(68.54%),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内的粮油、水稻等特色产业未能形成品牌,已有的“天赋大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广。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理想。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超过64.3%,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占比少,现有商圈和华商、梵华1939相比人气、商气差距很大,文旅产业附加值不高,“门票依赖”严重、二次消费不足,客单价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高端产业项目数量不足。虽然区级重大项目数量处于增长态势,但平均单体投资额较低,全区多年来没有50亿元以上项目,现有储备项目中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比较高,缺乏对经济有巨大支撑作用的高端产业项目、关键项目、重大项目。
(五)要素保障能力存在短板。土地方面,因为缺少受认定的省级工业园区,工业承载能力较弱;资金方面,全区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在全市排名靠后,争取的债券、项目资金使用限制较大,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力度不足,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方法不多,财力制约还未有效解决;人才方面,高端储备不足,全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文旅人才仅有163人、占比不足1%,全区科研人才仅715人,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大安区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激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
(一)招引新兴产业,做好“无中生有”文章。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跟进最新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对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有条件做、有基础做、能够做好的产业,以及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进行再梳理、再瞄准,紧盯“553”企业及其控股、参股企业,借势全市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更大程度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全力引进落地100亿级、50亿级、30亿级、10亿级重大项目。围绕“政策、服务、审批、落实、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政务服务改革再提升,不断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磁吸力”,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创企业和项目。
(二)推动制造升级,做好“有中生新”文章。抢抓中央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鼓励自硬公司、东方龙源等优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和关键产品攻关,以龙头企业的优先“转”带动有条件的企业的紧跟“转”,更大力度推进“智改数转”“数实融合”。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新企地合作模式,发挥国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引领作用。落实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推动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争创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三)打造智慧场景,做好“文旅升级”文章。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市适旅化和智慧化改造,谋划5G、数据中心、算力等基础设施规划,为城市建设插上“科技翅膀”。加快推进景区智慧化升级,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健全景区景点数字化监测预警机制,为打造智慧文旅城市注入新活力,持续擦亮“四张城市名片”。打造新型旅游消费场景,进一步推广新技术在旅游消费场景的应用,培育一批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新场景,着力提升旅游产品和消费服务的科技含量,让游客乐意来、留得住、购得欢、体验好。
(四)加速农业提质,做好“乡村振兴”文章。大力推广新品种、新型农业机械、新型农艺技术、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业速度、减少资源浪费。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信息数字化技术应用平台建设,构建智能数字采集系统、智慧农业大平台、智慧数字控制平台,打造数字农业样板。充分发挥新技术对新业态的孵化能力,大力培育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结合现有业态,将传统农业延伸到营养健康、农耕文化等新领域,促进“农业+健康”“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交叉融合。学习运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提前谋划、科学布局“新基建”,大力完善光纤宽带、物联网设施等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五)深化改革开放,做好“提质赋能”文章。深入落实市委“融圈强极”战略,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全力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建设方案落地实施,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展更大有利空间。继续加强和都江堰市的交流互动,力争在人才、产业、教育、文旅、招商等12个领域的合作有新突破,切切实实把“比学拼超”工作抓出实效。着力提升大安区位优势,在构建综合立体的对外交通体系上持续发力,加快推动自永高速、自隆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配合开展内富南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打造四川南向开放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六)创新机制平台,做好“本土培育”文章。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头等大事,打好政策、机制、对上争取“组合拳”。政策上,制订、修订、出台系列科创支持措施,激发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机制上,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完善新兴产业建设责任体系,加大领导指挥力度;对上争取上,加大对国家、省、市科创项目的资金申报和争取力度,推动各类要素向大安倾斜,围绕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提速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孵化平台;主体培育上,推动企业与清华大学等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研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硬支撑。
(七)坚持绿色发展,做好“节能低碳”文章。抢抓全球能源变革和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机遇,从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建设、绿色化科技创新应用等方面入手,以绿色发展新成效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动机械制造、材料加工、食品加工等传统制造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用好威鹏电缆数字化质量追溯改造、东方龙源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等项目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支持力度。以与自流井区共建氢能装备制造先行区为契机,持续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支持自硬公司、汇维仕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和产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