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李茂彬
大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周君
大安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李婵
大安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与农机股工作人员 吴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初春时节,在大安区广袤的田野上、温暖的大棚内、繁忙的生产车间里,处处都能看到辛勤劳作的身影。翻整土地、插秧育苗、农机检修、农资采购……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备播图”已在大安区徐徐展开,成为时下最美的风景。
为全力抓好2024年春耕生产,大安区从蓄水保水、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等方面强化措施,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截至目前,大安区大春生产已种植玉米7万亩,其中早播菜用玉米预计5月上旬即可采收,鲜果穗产量750公斤以上;高粱3万亩,均已签订3.75元/斤订单生产,亩收益2000元以上;水稻8万亩,下半年将蓄留再生稻7万亩以上,抓好田间管理,可实现亩产吨粮。
一、强组织,打赢春耕生产的“主动仗”。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大安区抢抓农时、主动作为,细化落实工作任务,做到了早谋划、早推进、早落实,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工作。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抗旱保春耕督导小组,由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县级领导带队,分片负责,全覆盖督导检查各镇(涉农街道)抗旱保水、春耕备耕常态化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及时安排部署任务。组织召开大安区2024年育秧现场会暨春耕生产工作部署会,对全区春耕备耕生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将202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涉农街道),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育秧(苗)技术和农业植保等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讲解。会后,各镇(涉农街道)分别陆续召开春耕备耕工作部署会,成立抗旱保春耕工作专班,将2024年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村组、规划落实到农户、地块,为确保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保灌溉,铺好春耕生产的“垫脚石”。农田灌溉是春耕生产的重要保障,大安区全力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护航春耕生产。一是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省级提灌站专项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等5222.95万元,新建提灌站17座,维修整治提灌站24座,新增灌溉面积4.5万亩以上。加强提灌站管护人员培训指导,提前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水泵、电机等设备正常运行,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二是全面推进“留水”工程建设。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留水”,累计完成病险水库加固7座,山坪塘整治90口,新建堰闸11座,改造堰闸21座,河道清淤疏浚8846米,新增蓄水能力300万m3。通过实施新建、防渗、清淤等工程,提高山坪塘、蓄水池及蓄水田有效蓄水量。三是全覆盖动员蓄水保灌。紧抓冬春降雨时机,动员村组干部、农户及时蓄水,堵塞农田缺口,蓄留雨水,做好山坪塘、囤水田储水工作;鼓励靠近江河的镇村提前提水,增加山坪塘、囤水田蓄水量;引导农户实施打鱼不放水、叫停放水晒塘等行为,扎实做好蓄水保水工作。
三、供农资,按下春耕生产的“保障键”。农资是春耕生产的主要要素,大安区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农资的储备、监管和服务工作,为老百姓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一是强化农资储备保障。全面覆盖摸排全区90余家农资门店农资储备情况,进一步加强市场信息引导,做好农资余缺调剂。全区市场储备化肥1.271万吨、农药18.42吨、农膜14.28吨、两杂种子78吨。同时,区农业农村局提前储备了高粱种子3.27吨、农膜14.2吨、复合肥99.84吨、有机肥182.61吨,免费发放给农户。二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整合市场监管、农业、公安等力量,开展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农资市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护航春耕生产。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80余家、肥料生产企业6家,整顿农资市场1个,督促整改问题4个。三是强化农资购买宣传。通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送法下乡入户”等活动形式,搭建农资产品下乡进村服务交流平台,面对面接受群众咨询,提高农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全区农资经营主体、农资经销商及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集中开展针对性专题培训,通过专业知识培训、以案说法引导,切实提升经营主体识假辨假能力和责任意识。截至目前,举办集中宣传2次,专题培训班2期,发放宣传折页2万余份。
四、优服务,当好春耕生产的“护航员”。大安区大力改善农技推广条件,以多种形式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为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加强大春作物种子储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提高粮食作物整体抗旱能力。水稻主推“稻香杯”优质米品种宜香优2115、川康优丝苗、宜优1611等;玉米主推仲玉3号、成单716、川单99等;大豆主推南夏豆25号、贡秋豆5号、川豆155等;高粱主推宜糯红4号、郎糯红19号、泸州红1号等。二是做好种植技术指导。成立专家服务队,做好分类技术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实地指导并普及推广水稻双膜覆盖旱育秧、机械化育秧等节水育秧技术,推广玉米集雨膜侧节水、中稻+再生稻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高产栽培技术。全区共建集中育秧点位31个,集中育秧面积达137.5亩。三是强化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经营大户等开展农机设备检修调试工作指导,对辖区各农机经销商春耕生产备货、供货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同时,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和广大农户积极购买和使用高效、智能农机装备,夯实粮食持续稳定丰收根基。强化购机补贴政策宣传引导,加快购机补贴实施进度,优化办理流程,全力推进农机补贴工作。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农机技术人员下乡48人次,检修春耕生产的农机具1350台余(套),机耕面积12.3万亩。
五、抓布局,立好春耕生产的“风向标”。大安区把抓牢抓实春耕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头号工程,按照“全域布局、重点突破、攻关单产”的思路,紧盯关键重点任务,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粮食生产任务。一是谋篇布局,做好示范引领带动。加大旱地“幼龄果园套种大豆”粮经复合种植、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和“稻虾、稻蛙、稻鱼”生态种养结合模式推广力度,确保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3.9万亩以上,打造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6000余亩,涉及9镇34村;高标准打造粮食生产园区,依托大安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打造中稻+再生稻示范片8000余亩,其中牛佛核心示范片2000余亩。通过打造示范片(基地),辐射带动全区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二是突出重点,抓好粮食单产提升。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为抓手,有序推进粮油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到田,因地制宜推广“千斤粮万元田”“吨粮田五千元”升级版,拟打造“百县千片”单产提升行动示范片2个,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三要落实政策,调动春耕生产积极性。利用宣传册、微信等方式,广泛宣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就“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范围”等做好政策解读,提高农民群众对补贴政策的知晓度,保障惠农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同时大力宣传种植业保险,解决种粮农户后顾之忧,让种粮农户吃上“定心丸”,不断调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
(责任编辑:谢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