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22年第2期>>天府旅游名县
世界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大坟堡
发布时间:2022-03-07 18:10:07       作者:黄毅 陈皓 高燕       来源:区文化旅游局 区委党研室

盐都自贡是镶嵌在中国大西南的一颗璀璨明珠。早在1900多年前,这里就开始了井盐生产,走过了因盐设镇、设县和设市的道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创造了众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留下了无数盐业历史文物、遗址和遗迹。丰厚的盐文化内涵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构成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山有山的风骨神采,海有海的蕴涵神韵,城市有城市的文化特质。井盐为自贡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铸就了名城之魂。但在加快发展、赶超先进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时代的浪潮不可避免的冲淡了自贡的“盐”味,文化遗产因此大量流失。如今,自贡作为打造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该以什么样的面貌面向世界?也许应该用世界遗产的视野去寻找答案。

一、兴盛盐都的杰出代表

中国的井盐历史源自四川。“宿沙煮海波,大舜歌南风,管仲正盐策,李冰创井盐,夏禹王列盐为贡品,周天子以盐祭祖先。盐与国用家需成通灵之物,盐与人类生息结不解之缘。”富饶的四川盆地除了天府之国发达的农耕外,还有遍布各地的可以利用的井盐资源和厚重、悠久的井盐历史。

四川的井盐文化首指自贡。自贡盐业肇始于东汉,两晋南北朝初规具模,唐宋时闻名全川,明清两朝进步发展,清雍乾时为四川五大产场之一,嘉道时为全川三大产场之一。后因太平军攻克南京,淮盐受阻,不能运达两湖,清廷饬令川盐济楚,自贡盐业进入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盐场增产加运、添井加灶、年产盐达三百多万担,销售川、滇、黔、湘、鄂200余州县,供全国十分之一人口食用。自此,盐都之名不胫而走,盐都之称声闻中外。

自贡的盐业兴盛离不开大坟堡。大坟堡为自贡盐业兴盛提供了强劲动力,不仅率先发现了新的盐卤资源——岩盐,促使自贡地区卤种结构从原来的仅产黄卤黑卤逐渐变化为以产岩盐为主,还在其后开采过程中不断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提升了自贡盐业生产效率。同时,大坟堡更是富荣盐场的主要产区和规模最大的盐交易市场,1915年后曾先后设立4个盐垣(盐产销集散地设立的官立盐仓)。

二、彪炳史册的岩盐开采

(一)大坟堡岩盐开发简介

大坟堡岩盐是我国最早被发现、开发及利用的深层盐体,不仅为自贡盐业的发展和兴盛作出了重大贡献,更为我国勘探和开采深层固体盐矿拓宽了视野。1892年,大坟堡岩盐矿体因发源井加深被发现,该矿体圈闭面积1.2平方千米,盐层埋深8701170米,岩层厚度46米。从1892年至1980年,在大坟堡岩盐范围内先后凿井198口,密集程度在我国乃至世界达到最高。截止1980年底,累计生产井盐903.08万吨,为川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大坟堡高产井列举

大坟堡范围内高产井有:咸海、广济、泽厚、元贞、泳海、富庆、富海、裕福、裕海、两仪、聚源、汇源、三泰、天泰、江流、大成、如海、炎泰、河海、华丰、成龙、利贞、积福、宝荣隆、多福、炶生、裕隆、双福、泉涌、春生、煜生、德海、济海、宝源、大有、润炶、达江、庆余、天炶、怀远、正雄、天佑、一六、大十四等井。

(三)大坟堡岩盐开采史

根据大坟堡岩盐开发过程和特点可划分为五个生产期:

第一个生产期(18921919年):井径小,产量低,以人力、畜力为主。因蒸汽机车的推广,产量由0.08万吨/年逐年提高到9.7万吨/年。平均每年仅产盐2.57万吨,累计产出71.88万吨。

第二个生产期(19201925年):大口径井陆续凿成投产,小口径井相继停推,生产设备全部采用卧式锅炉机车。平均每年产盐15.63万吨,累计产出93.8万吨,创造解放前最高产盐量,是开采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第三个生产期(19261953年):大口径生产井逐渐增多,小口径生产井大部分停废,平均每年产盐10.95万吨,累计产出306.6万吨,年产量受政局影响变化极大,解放后逐步恢复。

第四个生产期(19541966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生产,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通过改进设备,严格生产管理等措施,单井生产能力和年产水平提高,平均每年产盐26.6万吨,累计产出346.3万吨,是开采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

第五个生产期(19671980年):岩盐逐渐采空,到上世纪八十年产盐量下降至1.2万吨/年。

三、展现辉煌的文化遗产

(一)卓越的科技价值

举世瞩目的钻井技术。宋代的卓筒井,开创了现代钻探技术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自贡是发明地之一。卓筒井首先发明了冲击式钻头——圜刀,首创了套管护井法,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提捞法等技术。正如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今天在勘探油田时所用的这种钻探深井或凿洞的技术,肯定是中国人的发明”,卓筒井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世界钻探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地下资源的开发。位于大坟堡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正是使用卓筒井的传统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钻成,是中国古代钻井工艺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钻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835年,该井成功凿达1001.42米,创造了当时世界钻井的纪录。而直到1845年,美国最高的钻井记录也只有1700英尺(约合518米)。这充分证明了直至19世纪中叶,以燊海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钻井技术,仍雄踞世界之首。

独一无二的木结构建筑。盐都自贡有一种高耸入云的木制建筑——天车,是我国最高的木制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埃菲尔铁塔”。天车是一种矗立在盐井井口的“A字形”塔式木制井架,最高曾达到113米,是自贡人民在中国建筑史上所创造的奇迹。盐场天车以其特有的雄姿、科学的结构以及奇异的修造技术、壮美的生产场景引起历代文人的吟诵,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誉。“长筒汲井熬雪霜,辘轱咿呀官道旁”“天车如竹笋,高耸入云天”等诗句都是描写天车和采卤情景的。邓拓同志1958年留下的诗句“千年生产足称豪,井架摩天节节高”正是参观大坟堡地区的盐井后对此地天车如林、接踵摩肩、戟指长空、秀插云天、世界独有的生动描绘。天车如同历史的丰碑,既铭刻着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记载了井盐科学技术的发展。

领先世界的岩盐开采技术。大坟堡岩盐开采引发了卤水生产管理的剧烈变革,食盐生产由此具有更高的机械化水平。国外认为,岩盐水溶采收率达3550%或再高一些,就算是先进。但是,大坟堡岩盐水溶采收率高达93%,创造了世界岩盐水溶开采的奇迹!1894年,在大坟堡发源井和天全井创建了水溶连通开采法。此后,通过多级岩盐溶腔连通开采逐步将整个大坟堡盐体形成一个大溶腔,充分利用了存在各个小溶腔的盐卤资源。1940年,搧水机器在盐商刘耀文和于海清二人的努力钻研下,在大坟堡济海井试验成功。机器搧水的发明取代了人力搧水,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得部分停产或停废的盐井起死回生,也使得因卤水咸量不断下降、濒于停产的盐井得以继续生产,大大延长了生产井的寿命。

(二)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

众多的盐商住宅。大坟堡地区的大安寨和久安寨是目前自贡历史建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两寨互为犄角,呈南北向椭圆分布,区域面积约225亩,有土垣高逾二丈,下砌石脚墙,厚一丈,上覆瓦屋,周长近三里。寨内有历史建筑上、下天心窝四合院和达生堂等10余栋,建筑面积约11050㎡,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相关联,其空间布局和结构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对研究自贡盐商宅院和盐业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

密集的盐井遗址。昔日的大坟堡工业群木制井架直插云天,竹制笕管蜿蜒山野,煎盐灶房鳞次栉比,景象蔚为壮观。如今,数量众多的盐井遗址遍布大坟堡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家级文保单位燊海井,这里保留着碓房、大车房、灶房、柜房等建筑和碓架、井架、大车、盐锅、盐仓、采输气设施等产盐设备,展示了清代井盐钻凿、天然气采输、采卤、煎盐等传统技术和工艺。其次是大安老街附近的大坳口井灶群遗迹,尚有近2000㎡的盐业建筑。

沧桑的百年老街。大坟堡地区的大安老街、凉高山老街和大山铺老街同时位列自贡八大历史文化街区。大安街区域有国家级工业遗产大安盐厂和燊海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阮家大坟四脚牌坊,不可移动文物点顺义茶馆和大安街卢宅、汤宅等6处,总建筑面积约1400㎡。凉高山区域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氏牌坊、张氏牌坊,历史建筑关帝庙,不可移动文物点赵润甫宅、李觉侯宅等5处,总建筑占地约1830㎡。大山铺区域内有省级文保单位江姐故居、邓萍故居、颜氏节孝坊和廻龙桥石坊,历史建筑南华宫,不可移动文物点李庄宅院。数百栋老街建筑,幽深的街内小巷,雕梁画栋的街房,曲径通幽的石板古道,共同见证自贡老工业城市繁华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旅游保护价值。

(三)深厚的人文底蕴

井盐文化是盐都的主体文化,是名城自贡的城市内核,它根植地下千米,跨越时空两千年,在物质和非物质层面涵盖了物态文化、心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中国盐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一朵奇苑。两千年盐业历史,千余年彩灯文化,亿万年恐龙之谜,数百年盐帮菜肴,形成了积厚流广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

大坟堡作为自贡盐业最繁荣时候的核心地区,盐舟盐井盐道,尽现盐都记忆;老街老巷老宅,细数盐都年轮。这里川剧曾精品迭出,德艺双馨;曲苑杂坛,异彩纷呈;盐场歌舞,雄强妙曼。有龚扇雅丽工巧,扎染飞花点萍,剪纸妙趣天成。更兼盐商美食,珍馐美味,不亚宫廷;排场阔气,不逊于官府。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在这里,盐商们积累和采用了多种从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投资经营管理模式,如:家族式、亲朋式、“井盘井”“盐盘盐”、组构“大关”、组织“堆金会”等模式。于此首创的股份制和所开启的“BOT”投资经营模式,更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卓越贡献。

昔时异彩纷呈盐都节会于此举办,名目繁多。诸如“药王会”“牛王会”“盂兰节”“灯竿节”“放水节”等等。“相沿为风,相染为俗”,地方会节集一时之胜。在这些吉庆祥和,风情淳郁的地方会节中,有不少缘由因革均与井盐业有关,如“牛王会”,就是因盐场用牛多,人们供奉“牛王”而组织的。每逢牛王诞辰,便举行盛大庆典和祭祀活动。

四、世界工业遗址保护开发的启示

(一)世界工业遗址类项比较

2010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统计,截至20218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地共有81项,其时间跨越了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20世纪,空间上分布在35个国家,其中盐业遗产3项。分别是:维利奇卡盐矿、从萨兰—莱班大盐场到阿尔克—塞南皇家盐场的敞锅盐生产、哈尔施塔特—达特施泰因·萨尔茨卡默古特文化景观。

三个盐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主要采用了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在对文化遗产给予保护的同时适当的进行开发,让其成为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地方政府作为外部的推动力,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并提供一定的政策环境支持,引导、支持企业和民众借助地方文化特色进行旅游开发。这种模式以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开发的中心主体,利用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以及一些民俗景观等等作为辅助性推动条件,形成一个旅游产品群,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得到了游客的普遍肯定和支持。

相比而言,大坟堡传承自贡近2000年的盐业文化,范围内众多历史遗迹见证了自贡盐业在清代中叶以后的辉煌历史,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评价标准中的:第2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第4条,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第5条,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二)大坟堡遗址前景展望

自贡的城市建成区内盐业遗产数量众多,燊海井和西秦会馆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余盐业遗产也被分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位置分散,各保护点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系统。加之偏重强调保护建筑遗产,没有突出工业遗产的特色,导致丰富的文化内涵未能全部发掘。因此,在工业遗址密集的大坟堡进行开发很有必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护稀缺历史文化遗产的支付意愿将不断上升,历史文化遗产将不断升值。传承着自贡特色文化的大坟堡历史遗迹,包含着大量的正在逐渐逝去的技术,它既能给自贡人民带来怀旧、留恋和自豪的感受,也能够给外地游客提供一个体验地方文化特色的绝佳场所,是发展旅游的重量级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三)盐文化遗产的优势和特色

大坟堡工业遗址内遗迹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有反映井盐生产“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有反映盐业生产现场遗址的吉成井井盐作坊遗址、有反映井盐运输和贸易的大安街、有反映现代制盐工艺的大安盐厂等等,集中向世人展示了自贡井盐历史。遗留下来历经沧桑的盐场、盐道、会馆、天车、码头等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与盐有关的各种技术、制度、管理经验、历史人物、社会意识、风土人情等,为传承有序的盐工号子、民俗民风、诗词歌赋、民间艺术等提供了存续空间。

依托自贡丰富的盐文化遗产资源,可以以保护与传承盐文化为主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一是以大坟堡工业遗址为载体打造盐文化街区,通过读盐业史、听盐故事、赏盐景观、走古盐道、品盐帮味、泡盐卤浴、唱盐工号等系列文旅活动,重温盐都历史的荣光和精彩、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二是借助中国文旅发展机遇,打造盐文化旅游品牌正当其时,利用大坟堡工业遗址开发集温泉、旅游、养生、住宿、餐饮、会务、健身、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水休闲旅游度假区是滨水休闲产业,也是突出盐都特色、提升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目前最有效的方式。

五、大坟堡工业遗迹保护建议

(一)完善保护机制

大坟堡工业遗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首先要建立成立保护机构并健全保护机制,拟定完善盐业遗址管理条例,为遗址保护提供保障。其次,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肩负起主体责任,增强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各相关职能部门也应提高对大坟堡工业遗址的重视程度,将保护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保护机制,确保大坟堡工业遗址保护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二)建设遗址公园

基于大坟堡地区近现代的辉煌盐业生产史和世界闻名的燊海井,建议在大坟堡建设具有世界唯一性的井盐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结合传统街市规划布置会馆建筑、盐商住宅、茶馆、盐仓、盐垣、钱庄、票号和神庙等建筑。借助遍布大坟堡的盐井遗址布置各式、各类井架,并配以提水马车,输卤笕管等设施,恢复大坟堡井架摩天、笕管蜿蜒、蒸云煮海的非凡古盐场实景。再将盐业历史博物馆搬到附近,让古盐场实景与盐业历史博物馆形成室内和室外、实物与史料相结合的现场盐史博览馆。

(三)文旅融合开发

在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上,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三位一体的。首先,通过恢复传统的勘、采、产、制的盐业技术,让盐文化在游客近距离地接触井盐深钻汲制这一古老技艺的过程中得到更深更广的传播和传承。其次,还可以利用盐卤资源延伸进行体验展示,打造独具特色的“死海”盐疗抗衰老中心、盐疗瞑想中心、盐疗睡眠中心、盐疗减压中心,造就一个宜游、宜养、宜疗的盐疗康养度假胜地,构建旅游、文化、康养多产业聚集多业态叠加,覆盖全龄身心健康的人文产业链,增加盐的吸引力。

自贡的井盐文化资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明珠。大坟堡更是自贡工业遗址的最集中的地方,符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多项条件,但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还需要让世界充分认可其价值。因此,通过规划公园的方式恢复古盐场壮观景象,再使用文旅结合开发向世界展示井盐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当我们通过深挖潜力,努力提高软硬件条件均达到一定水平时,申报成功将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黄毅: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陈皓: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所工作人员,高燕: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