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的社区卫生应急工作逐步提高,应急能力不断增强,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矛盾尤为突出。结合我区实际,谈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一)卫生应急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制定了《大安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大安区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大安区卫生健康局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实际,完善了相应的卫生应急专项、单项预案。
二是完善社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加强与区应急管理局、区民政局、区教体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协同联动,健全“N+1”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依托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医共体(医联体),构建区-乡-村三级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应急调度,提升全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
(二)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加强
一是建立协调机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门协调机制,与农业农村局建立了防控人感染禽流感及人畜共患疾病的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与教育体育部门建立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协调机制,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协调机制。部门间密切配合,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强化。
二是科学规范处置突发卫生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镇街、部门共同努力下,有效地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与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卫生应急保障不断强化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首先,区卫健局培养了一支35人组成的具备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卫生应急队伍;成立卫生应急救援、核酸采样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等6支专业应急队伍,累计培训核酸采样、流行病学调查、消毒消杀人员、社会卫生防疫员等人员3500余人次,确保及时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状况。其次,区民政局牵头,2020年在龙井街道创建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示范点,项目之一为社工培育,计划2022年在所有镇(街)设立社工站,另区上正在研究制定对社区工作的社工人才进行每月补贴,通过这个补贴来提高社会工作者参加社工考试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应急演练。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综合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和防汛救灾应急演练,共计开展30余场,通过以练促学、以练促改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
三是强化财政保障。2020年区政府投入卫生应急专项经费7万余元用于购买卫生应急装备;新冠疫情期间,区应急指挥部投入450万余元抗疫资金用于购买口罩、隔离衣和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四)基层和社区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完善医疗设备配置。基层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部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按需配置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设备,多方筹集资金力争为中心乡镇卫生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配备救护车或巡诊车、DR等大型医疗设备,有条件的配置CT。
二是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规范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提高居民获得感,注重医防融合,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哨点”作用,2020年投入1000万元对全区10个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流程改造。2021年底,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能识别和初步诊治60个基本病种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数量较调整前显著增加。
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推进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等为载体,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医院,鼓励大安区人民医院与龙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合诊室、科室、病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社区卫生应急机制体制不够健全。虽然大部分社区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但多流于形式,真正发生突发事件时暴露出预案与实际操作不符,机制运行不顺畅,亟需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长效机制。
二是社区卫生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社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应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经验尚需积累,人员流动或频繁更换等问题。
三是社会公众预防意识较差。重医轻卫观念从根本上未得到转变,危机意识不强,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不能自觉的配合防控工作,一些群众的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三、加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会同应急管理及民政部门,着眼于公共卫生应急体制机制建设需要,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对城乡社区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建设的指导,建立一体化卫生应急组织体系、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应急联动和事后评估等工作机制;社区根据辖区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辖区处置要求的应急预案或流程,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或拉练,不断修正,提升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二)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发挥街道、社区全民动员的独特优势,广泛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到防控队伍中,社区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应急指挥小组,打造一支公共卫生防疫的“预备役队伍”,由卫生、应急管理等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强化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中的专业性和应对能力;这些人平时分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旦遭遇疫情,能够迅速完成由“平时”向“战时”的转换,成为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专业公共卫生队伍的有益补充。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综合医院技术、管理优势,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对口帮扶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原则,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人才队伍能力建设,稳定和发展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进一步提升公众卫生应急素养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多种渠道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科普宣传,扩大公共卫生应急知识与法规科普宣教工作的覆盖面,将应急管理、防病减灾、危机教育等知识普及到全社会各类人群,提高全民自救互救卫生应急知识素养,倡导社会的卫生公德、普及科学防病知识,营造人人知应急、学应急、懂应急、会应急的良好社会氛围,助推政府卫生应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作者: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