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安区卫生健康工作始终围绕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健康优先”发展理念,以提升全民健康为已任,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追赶超越,在中医药事业、疫情防控、医改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切实履行保障人民健康职责。
一、传承中医药创新发展,构建中医强区新格局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根植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等具有重大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始终坚持开放包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进全区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基本形成“政府关注中医、社会支持中医、部门倡导中医、群众接受中医”的工作格局,2021年我区成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2019-2021年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基层政府在中医药工作中的最高荣誉。
(一)健全“三项机制”,营造基层中医药稳健发展新环境。一是健全联动运行机制。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坚持把中医药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将中医药工作作为健康大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领导机制,领导小组坚持年初部署、季度调度、定期汇总,全力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将基层中医药工作建设和发展纳入全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制定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和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加强中医服务能力建设等纳入特色亮点工作。2018—2020年先后投入2798.67万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分别占全区卫生事业经费的8.13%、8.21%、8.33%。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并提高报销比例,有效地推动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三是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将基层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各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和全区卫生健康系统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分值占卫健局对下考核分值的15%),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任务定责定标完成、定人定项推进。
(二)夯实“三项建设”,构建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新格局。一是以“一院、一中心”为重点,抓好“枢纽”建设。全区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设有中医科和中药房,均能开展中药饮片、针刺、灸类、刮痧、拔罐、推拿、理疗等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建成规范、标准中医馆(中医综合服务区)14个,覆盖率100%。推进中医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153个家庭医生团队均有中医类别或能中会西的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二是以“一室、一角”为核心,抓好“网底”建设。筑牢村卫生室网底建设,先后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87个,中医角70个。加强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传授中医药知识和适宜技术,目前78.65%村卫生室能规范开展灸类、刮痧、拔罐、推拿等4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三是以“院+所”为基础,抓好“产业”建设。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创办中医医院,全区现有中医科的民营医院2家,中医个体诊所13家,中医备案诊所3家,中医坐堂医诊所8家。积极招商引资,引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疗康养项目,致力打造川南一流的医疗健康、中医服务综合体。抢抓乡村振兴试点区的契机,依托青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打造大威现代高效特色产业示范带,积极与四川金杯半山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打造全市一流的疗养胜地和医疗旅游目的地。大力倡导中草药种植,全区中药材种植规模面积455亩,涵盖中草药400余种,有效带动全区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三项着力”,开辟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新路径。一是着力中医药人才引进。不断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力度,采用公招、双选、调动、考核招聘等多种形式,引入中医药人才48名,对新进人员全覆盖规范化培训。不断加大名医、名科培养和建设,通过创建,全区拥有市优秀医学专家34名、市名中医22名、区名中医5名,全区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二是着力进修教育培训。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特别是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基层医师适宜技术培训班,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送培39名中医医师参加全科转岗培训,培训覆盖率占全区中医人员的54.16%,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中医药服务水平。三是着力长效激励机制。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权,基础性绩效占绩效工资总量70%。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单位实际情况,在考核的基础上,灵活分配方式,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左右。完善绩效考核发放机制,基础性绩效与工资发放同时进行,奖励性绩效实行月考核月发放。从2017年起,事业单位执行附加绩效,附加绩效总额人均不超过主管局当年人均目标奖基数。通过以上激励机制培养造就了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中医药人才,壮大中医药医务人员队伍,为全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自2020年1月24日凌晨我区发现1起疑似病例后,我区卫生健康系统1000余名职工全部取消休假,全面进入战时状态,严格按照各项防控要求对全区疫情防控进行牵头总抓,确诊的1例病例在全市最早清零,全区实现疑似病例零新增、确诊病例零新增、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及全体一线人员零感染、无症状感染者零例“五个为零”,2021年我局荣获自贡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荣誉。
(一)压实各方责任,健全指挥体系。在成立区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指挥长的疫情处置指挥部,下设工作组12个,专班9个,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策略,压紧压实“四级网格包干体系”,严格落实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始终保持指挥部应急状态、集中办公、每日调度、每日报告,各部门、各工作组和工作专班主动履职尽责,加强配合,确保思想上更警醒、行动上更坚决、措施上更精准,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和扩散。
(二)精准各项措施,确保防范到位。一是狠抓人员摸排管控。加强对境外返乡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有疫情发生地旅居史到(返)区人员的追踪排查,扎实开展“落地查人”,第一时间落实核酸检测报告查验、红黄码查验、隔离管理和核酸检测等措施。二是强化多点监测预警。全面加强特殊行业重点人群监测管理、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和交通物流环节消杀,充分发挥发热门诊、药店、诊所等各类“哨点”作用,严格落实各级各类重点场所和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测温、扫码通行等措施,加强室内通风和清洁、消毒,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三是持续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加强疫苗接种政策宣传,及时组织符合接种条件人群尽快接种,截止目前,我区已累计接种疫苗61.78万剂次。
(三)统筹各方力量,提升应急能力。持续提升流调溯源、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发热门诊预警监测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梯队建设,共培训流调人员200名。再次优化改造隔离场所,储备隔离场所5个,隔离房间968间。统筹全区资源,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配备了转运箱和帐篷等核酸检测相关物资,辖区内共配备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单日单检最大检测量可达2160份;签订第三方检测机构3家,可提供单日最大检测4万/管。设置243个应急采样点;培训采样人员382人。提升发热门诊预警监测能力,完成10个发热门诊改造升级。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及相关业务培训1800余人次,开展跨部门、全要素应急演练3次,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三、各项工作勇争先,实现卫生健康事业突破提升
未来五年,我区卫生健康行业领域将以“健康大安”建设为主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内自同城战略,构建辖区“411”级别多层次、全方位、有特色的医疗健康服务,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川南妇女儿童医院、内自同城医疗机构、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老年病医院等市、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中心卫生院为骨干,县域次中心为枢纽,乡村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含医防、医养结合等),力争2022年底,区疾控中心二甲疾控机构成功命名,每个镇办好一所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以上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达标村卫生室;2025年前将区人民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二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力争2022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70%,群众满意度达到85%。
三是传承中医特色服务。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做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加强中医科服务能力建设,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作用。到2022年,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设置标准化中医科,镇卫生院、社区服务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中医综合服务区)设置率100%。
四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战役,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及传染病地方防控,力争2025年,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3/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慢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五是全面保障妇幼健康及计生服务管理。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工作;实施健康妇女计划,探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做好优生优育服务工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托育服务,鼓励公立医疗机构设置普惠托育服务。到2025年,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基本平衡,区域内托育机构达到每千人4.5个托位。
六是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力争到2025年,我区15个镇街中创建为国家卫生室镇4个,省级卫生镇11个,我区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59岁。
(董顺: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姗娟:区卫生健康局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