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先进,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个标杆。
2020年9月22日,全省法院系统首届荣誉授予日荣誉授予仪式在四川法官学院举行,2019年以来获得全国、省级奖励以及荣誉天平纪念章的全省法院先进代表受邀来到现场接受表彰。
据悉,全省法院系统今年诞生了2个全国模范法院、3名全国模范法官、10个全国法院先进集体、12名全国法院先进个人、100个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200名全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
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强调,全省各级法院要关心、关爱先进,积极宣传先进事迹、弘扬模范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省法院形成敬仰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为全省法院纵深推进“六个实质化”、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作为全省3名全国模范法官之一,大安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萍喜获荣誉表彰。参加工作以来,刘萍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审判岗位上,为正义夜以继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挥洒一名法院人的光芒。
庭审始清晨,调解至深夜
7月21日上午8点,刘萍匆匆走进办公室,认真查阅庭审提纲,快速浏览案件卷宗,检查案件程序,这几项步骤已经成为了她开庭前的习惯。
刘萍当天开庭审理的是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该案案情疑难复杂、当事人矛盾尖锐。由于此案涉工程缺乏施工图纸、缺乏验收工程量的资料、部分隐蔽工程无施工资料也无法实勘,导致双方对工程量和价款分歧巨大,且鉴定机构也无法鉴定。
于是,刘萍庭前组织双方当事人、工程技术人员和鉴定人展开送检材料质证、庭前证据交换及现场钻孔勘验20余次,反复梳理、研判工程图纸、工程量等关键性问题。在刘萍和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确认了工程造价计算的相关标准及原则,为司法鉴定打下基础。
刘萍在收到鉴定报告的次日,迅速安排开庭审理,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长达5个多小时的庭审,让大家都略感疲惫。下午4点,刘萍吃完“中午饭”,又继续组织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各持己见,调解工作又再度陷入僵局。刘萍并未放弃,本着“有一线希望,做十分努力”的原则,她继续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辩法析理,引导算账,提出建议参考方案。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夜幕渐渐降临,双方当事人被刘萍的敬业和无私感动了,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临近深夜11点,这起“疑难杂症”案件得以圆满解决。看着当事人满意地走出法庭,刘萍感到了自豪与欣慰。她说:“我热爱司法审判事业,我愿沉下心去、一如既往!”
服务进村社,释法解纠纷
6月5日上午,自贡法院诉源治理暨诉讼服务站(何市)在何市镇党政主导、大安区法院指导下,整合脱贫攻坚突击队、村委会以及专职调解员等各方力量,成功化解了一起涉群体性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该案也是何市诉讼服务站受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首例案件。
王某某是何市镇某村六组村民,虽外嫁至山东,但其户籍仍在何市镇。因自家土地被征收,王某某要求分得土地赔偿款未果,遂向大安区法院起诉,要求分得补偿款5300元。
这起案件又分到了刘萍手上。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刘萍意识到,若通过判决处理,极易引发多方面不稳定因素。为妥善处理该纠纷,大安区法院商议决定将该案委托给何市诉讼服务站调解。何市镇党委政府决定邀请脱贫攻坚突击队相关成员与村民代表参与,调解由何市镇专职政法委员杨硕主持,刘萍代表法院赴现场作法律指导。
经过4个多小时的来回“拉锯战”,刘萍以一名女法官的情怀和对法律的诠释,耐心地与当事双方释法说理,终于达成了王某某享有土地承包权且能参与收益分配的调解协议。
该案通过联调联动机制,达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起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瘫痪无人管,远程来调解
“真心谢谢刘法官和大家的帮助,让我这个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后半生有了保障!”陈某眼眶泛红,向所有在场的法院、镇政府、突击队、司法局、村委会同志道谢。
据了解,2008年,新店镇的陈某因与男友杨某感情纠纷跳桥轻生,导致肢体二级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今年6月,陈某病情严重,身体部分伤口溃烂化脓。
该如何解决陈某的照料呢?新店镇党委与何市诉讼服务站对接,迅速形成由镇党委主导,法院参与指导,集合服务站、公安、突击队、残联、村委会、专职调解员等多方力量的多元解纷小队,前往镇政府开展工作。
为查清情况,刘萍带领诉讼服务站工作人员来到卫生院看望陈某。谈起无人照料起居的现状,陈某心酸落泪。经耐心询问,陈某说出自己有一女儿陈小某,于是刘萍多次通过电话沟通,终于劝说陈小某答应前来调解。“不是我不愿意照顾我妈,而是我家经济困难,我要打工养家,我家里也没人能照料她。”说起妈妈,陈小某也是泪眼婆娑。
调解陷入了僵局,刘萍和诉讼服务站的同志依然耐心地释法明理,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后,陈小某终于改变认识,承诺将尽可能想办法解决母亲的照料问题。陈某的照料问题解决了,但医疗和护理费用依然是个难题,于是,刘萍又多次电话联系其男友杨某,融情于法,耐心引导,几番沟通之后,远在新疆的杨某表示愿意适当帮扶部分费用。“杨某不是我的法定义务人,要是他以后不愿意付钱了怎么办?”提及以后的生活,陈某仍然忐忑不安。“放心,我们将提供一站式线上诉讼服务,并可以线上确认你们达成调解协议的效力,从法律上保障调解协议的履行。”在病床前,刘萍像姐姐般的安慰着陈某。
经过刘萍现场远程教学,陈某、杨某成功注册并登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经远程协商,三方当事人在线上达成了由陈小某负责赡养陈某,杨某每月支付1000元帮扶生活费,直至陈某寿终的调解协议,并在调解平台上签字确认。紧接着,调解协议由特邀调解员在线提请人民法院司法确认,做到诉与非诉程序无缝对接。
疫情不退,法院人不退
2020年的初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信念与职责让刘萍逆行,用自己的热情与行动挥洒一名法院人的光芒。
抗疫期间,刘萍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上午7点50分,刘萍来到界牌疫情防控检测点换班执勤。疫情攻坚战打响伊始,刘萍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大安区法院党员先锋队,在执勤点,她对来往车辆及人员逐一检测、登记、排查,不漏查一辆车,不放过一丝细节,用认真的态度、坚定的意志,筑牢疫情防控网。
中午12点30分,结束了一上午的防疫执勤,刘萍没有休息,而是立即回到院里,因为在“线上”还有当事人在等着她。为减少当事人聚集接触,刘萍审理的一起共有权确认纠纷案要在“四川微法院”平台上调解。她进入线上平台,针对双方争议焦点进行调解,因为她的耐心细致,当事人也非常配合调解工作。
下午2点30分,刘萍换上法官制服,为即将召开的线上视频讲座做准备。下午3点,一场特殊的视频会议准时开始,这是大安区法院联合区工商联为民营企业疫情防控期间提供线上法律服务。刘萍在“会上”为民营企业开展了涉疫法律知识讲座,为辖区民营企业复工复产进行法律宣传,并提供咨询。
下午4点30分,视频讲座结束后,刘萍立即回到办公室开始翻阅卷宗,整理近期审判思路,并审阅、校对几份待审核的民事判决书。
下午6点,作为三个基层法庭的分管领导,刘萍开始撰写改革和优化人民法庭布局的调研报告。她说:“我要带领人民法庭干警有序、高效地推动各项审判、综合工作的开展,为司法改革提供有效的素材。”
晚上8点,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刘萍疲惫地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心中忽觉充实。也许,坚守在防控“疫”线和审判一线,付出的汗与累就是为了窗外那些霓虹闪烁、岁月静好吧。
对于刘萍,大安区法院院长钟声荣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参加工作以来,刘萍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审判岗位上,秉持公平正义,辨黑白曲直、断善恶事非。疫情当前,她也当仁不让,冲在战“疫”最前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刘萍身边还有许多的法院人,他们像她一样,有困难迎头而上,为正义夜以继日。正是他们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地推动了法治的车轮向前,彰显了司法的力量。
(王晨宇:区法院法官助理,郭建民:四川法治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