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市委出台了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在自贡落地转化的实际行动,也是我们基层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指导性文件。结合马冲口街沙鱼坝社区治理现状,笔者谈一谈对社区治理的认识和思考。
一、沙鱼坝社区基本情况
马冲口街沙鱼坝社区现有居民小组6个,建网格6个,户籍人口4855人,常住人口11034人,社区有相对封闭式小区2个(铸钢花园小区、铸钢印象小区),均属近期修建而成;有三无院落78个,一半为铸钢厂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房屋,一半为居民自建房屋;社区党委有党员151人,建党支部3个,党小组6个,党支部、党小组建在网格上,达到全覆盖;社区建社会组织5支,其中2支艺术团队、3支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低保户志愿者队伍、居民志愿者队伍)。
沙鱼坝社区办公室建筑面积230平方米,使用面积约180平方米,为原自贡市铸钢厂的绿化队办公室。社区有三委干部6人,协理员1人,居民小组长15人,网格管理员6人,有公益性岗位6人。每年街道划拨社区各类工作经费5万余元,社区无其他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目前,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依然存在、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不健全、各种利益诉求相互交织等问题还很明显,总体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的特点。
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职能“主责”错位。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更多的应该履行好自治的功能,但在现实工作中,社区基本成为了政府组织的延伸,成为政府的一个办事机构,而在自治的主业上,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去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社区保障财政依赖较重。目前社区人力偏少物力偏弱,沙鱼坝社区三委干部6人,目前服务人口11034人,铸钢印象一期和铸钢花园小区若全部入住,届时,社区常住人口将达2万余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日常工作和活动经费的全部来源为财政拨款,财政拨款只能维持基本工作运转,社区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这就与居民丰富的文化活动需求、多样化的服务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社会组织还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内容仅为开展宣传、卫生整治、纠纷调解,服务内容单一,给居民解决的实际问题非常有限,加之群众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多、信任度不高,导致社会组织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在“三创联动”中,比如提高居民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志愿者队伍应该能做很多事情,但在现实中,还没有真正利用起来,一些运转机制还不健全。
(四)网格化服务管理有形式化倾向。网格化服务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存在基础保障困局。网格化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实际工作中,受招聘方式和工资待遇等条件制约,网格员队伍人员紧缺,且整体素质偏低,培训不够,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相对不强。另一方面存在群众参与难题。网格化服务管理是一条畅通民意诉求的重要渠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贴近融入群众不够的问题,楼栋长、物管、商户、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程度还不高,网格员“进不了门、说不上话、办不成事”现象依然存在。
(五)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发生频率较高。沙鱼坝社区辖区内铸钢花园小区为自贡市公共租赁房小区,目前入住人口近7000人,为全市的低收入人群聚集点,也是各类特殊人群的聚集点,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交织叠加,高硐派出所管辖范围为一街一镇(马冲口街和新民镇),而高硐派出所到铸钢花园小区的出警率占比达三分之一,社区协调小区邻里纠纷、劝导各种过激行为每月数次,同时因该小区矛盾纠纷诱因复杂、类型多样,加之居民整体素质不高,矛盾纠纷调解的难度大。
(六)党组织建设带动自治组织建设能力不够。党组织统筹整合能力还不够强,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不够;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基层群众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社区党组织培育多元主体、增强社会协同等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引领多元共治格局有待加强。
三、几点思考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构建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多方联动”的治理格局。一是发挥党组织推进优势和集聚效应。一方面,建立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体制,吸收驻区有关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统筹抓好社区、驻区单位以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细化区域共建“需求、资源、项目、责任”四项清单制度,依托社区党组织建立驻区单位之家,形成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党组织共同参与、共同治理互帮互助模式。另一方面,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为主体的三级党建责任体系,打造满足群众需求的各类特色党小组,建立“党员中心户”,将居民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二是强化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选好“领头人”,选出有担当、有威望、有干劲的党员先锋,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持续深化党员“双报到”,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党外代表人士和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班子成员骨干作用,用无私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周边党员和居民,推动党员共建幸福社区、共建和谐家园。三是积极构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机制。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力量,在借力社会各界支持上学会“靠山吃山”,建立“共享型”服务群众场所,对物业弃管、路面破损、垃圾堆积等实际问题进行集中清理、共同治理。抓好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志愿者”,紧盯宗旨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居民,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塑造成为具有强烈主人翁意识的“大院人”,建立微型志愿服务站,吸引居民互帮互助,共同受益。
(二)聚焦精准服务,提升社区供给保障能力。城乡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靠党委政府“包打天下”。要把提升城乡社区自我发展和治理能力作为治本之策,搭建服务平台,形成工作合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着力增强社区造血功能。积极鼓励社区以市场化方式创办经济实体,探索创办服务居民的社会企业,探索盘活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辖区闲置国有资产等资源的利用共享机制,发展集体经济,补齐支撑城乡社区治理的物质短板,推动形成良性发展的治理生态。二是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一方面,深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统筹整合财政投入渠道,建立“市场化”项目运作模式,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将政府职能转变中剥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采取项目购买、项目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购买,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另一方面建立“抱团式”管理服务模式,深化网格化管理,配备网格长和综治协管员、环卫信息员、治安管理员、邻里守望员、属地责任员“一长五员”。三是建立多渠道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一方面培养基层党组织“红色头雁”人,围绕综合素质提升,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干部培训。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干部的培养和储备,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立足基层、发展基层、服务基层。还有,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种社会组织,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居民自治。
(三)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形成“三治”联动融合新机制。大力推行“三个三”社区治理模式,突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强化自治的基础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引领作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一是突出社区自治主业。一方面,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全面厘清社区职能职责,严格清理规范社区考核评比、证明事项,将社区从政府的职能延伸中解放出来,除了法律规定的行政职能以外,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服务社区居民、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来,变社区单干为牵头整合各方力量一起干、变管理为服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另一方面,创建民主协商平台和协商办法,充分发挥楼组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业主代表、妇女代表及志愿者作用,收集社情民意、传达上级要求,凝聚共识,解决小区、院落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难事。二是强化社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居委会成员集中学法制度,充分发挥《自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以社区法治需求为出发点,采取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工作基础,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张权利、解决纠纷。三是充分发挥德治作用。强化德治“春风化雨”的作用,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一方面不断挖掘文化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居民公约、群众文化活动、居民思想文化阵地融合,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挖掘草根文化,改变当前教育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局面。另一方面强化德治载体建设,突出“家”的理念,结合小区、院落人文风貌特点,以“红色历史”“和谐致祥”“孝亲敬老”等为主题,打造楼栋文化、院落文化,德润人心、移风易俗、教化群众,实现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
(作者:马冲口街办事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