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上一篇: |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开创大安课改新局面 |
近几年,庙坝镇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农村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社会更加稳定。其根本原因是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企业+农户”“支部+土地股份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和扶持家庭农场,实行大面积土地流转,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适合农村发展的集体经济项目,切实帮助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对庙坝镇村集体经济的调查分析,感到壮大集体经济的进程始终是一个复杂长久的课题。
一、村集体经济基本现状
庙坝镇现有14个行政村,127个农业生产小组,涉及村集体经济有收入的6个村年总收入仅6.67万元,其余8个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有收入的6村中5个村是依靠出租村自有资源,如林场、房屋、闲置场地等历史留存。只有1个村是在精准扶贫中新开辟的收入项目,但规模较小,全年只有2.2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镇村级没有集体经济积累,运转经费十分困难。
(一)合作组织建立情况
截止2019年9月,共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业的有3个,养殖业的有4个,种植种类为:贾石村大棚蔬菜300亩、九房村藤椒200亩、黄荆村甘蔗500 亩;养殖业以江苏立华一体化肉鸡项目为主,因为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暂时没有生产经营收入。
2017年在贫困村(九房)新成立的“富兴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收入1.8万元,2019年计划收入2.2万元,主要包括土地流转服务收入、村办公室出租费、利息收入、鸡场收入等。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状况
脚仙村有计划经济年代留下的50亩投产果园,每年以2.5万元出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屋里看花水中望月”,多年分文不交,集体经济收入可视为“零”。
青杠村有计划经济年代留下的40亩投产果园,每年以0.78万元出租,由于果园是7个社共同出土地建设的,0.78万元全部分给各社,集体经济收入任然可视为“零”。
坪上出租场地到位年收入1200元,红光村出租村办公室到位年收入3500元,柑子村出租场地年收入600元,但从2015年出租开始至今分文未交,也可视为“零”。
其余各村没有任何资源,也没有任何企业,因此无集体经济收入。
(三)村正常运转必须支出
通过全镇14个村的调查和走访,一个行政村要正常运转,一年中的必须支出就要6万元以上,主要包括村垃圾运转处理费2.5万元,4个村干部电话、到镇开会车费、误餐补助、纸张笔墨、电脑维护等费3万元,党员活动费0.5万元。
由此看出,镇财政安排每个村3万元的年基层组织活动经费往往不够,村又没有创收渠道,要确保村组织正常运转,经费是第一瓶颈,如何创收,开辟创收渠道是我们镇村干部的重要责任,必须纳入常年议事日程。
二、村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庙坝属农业镇,典型的丘陵地貌,起伏不平,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资源匮乏,自然、人为制约因素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村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无长远规划。各村主动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普遍认为村级既无资产、更无资金,缺乏创新创造和开拓精神,墨守成规,找不到好的发展产业,特别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模式更是一筹莫展。
二是村集体资产无积累。有的村因发展措施不到位,无后续发展动力,导致集体资产长期闲置,发挥不出实际的经济效益,如破桥村、杨柳村、梁冲村、花椒村、青杠村办公室至今闲置。
三是村干部存在本位思想。由于村三委任期一届三年,时间短,任职干部只考虑本届的怎样做,有的连本届的发展都不考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长期发展眼光。部分村干部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规划,得过且过,只求任期内完成考核任务,不求可持续发展。
四是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相对不强,随着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深入,广大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置若罔闻,不寄予多大希望,集体意识淡化,发不发展集体经济与我无多大关系。
五是投入不足。尽管上级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但村底子薄,无资金,投入乏力,整合资金难,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六是村集体经济管理不到位。部分村既不创收,甚至该收的不收、不敢收,怕得罪人,当好好先生。加之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大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对于村集体经济收入、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深入调查,认真剖析,归纳为: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为原因,还有社会背景,因此对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度。积极组织村干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走出去观摩取经,开拓思路,既要放开胆子,又要把制度关进笼子,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和建设新农村打好基础。
二是切实抓好“三资”管理。强化村级“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充实能人,明确岗位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规范“三资”管理工作,用活用好现有资源,开辟创收渠道,探索土地管理服务创收方式,建立管理公司,优化服务质量,对规模业主实行有偿服务。
三是对实施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对集体经济项目的收支纳入村级会计委托代管中心管理,认真做好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使项目建设真正推动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深入总结“资源开发盘活”“项目资金整合经营”“投资入股分红”等不同模式的经验和运作路径,确保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标的实现。
四是进一步带领帮助精准扶贫贫困户脱贫致富。要统一思想改变以前送钱送物的做法,由输血变为造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产业帮扶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合作社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将贫困户可以享受扶贫政策的资金入股当地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合作社产业。同时,注重衔接,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其他惠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要认真完善,把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跟上级政策精准衔接,创新精准扶贫开发新模式。这样,既可以帮助贫困户找到找准脱贫致富的产业,又可以使适合当地发展的合作社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双赢的目标。
(作者:庙坝镇党委书记)
上一篇: |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开创大安课改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