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大安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的政治自觉、责任担当,也是推动大安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统一认识增强发展民营经济的责任感
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约1.6万户,其中民营企业2360户、个体工商户4673户;全区规模以上企业84户,其中民营企业81户,占96.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二产业是民营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事实证明,哪里的民营经济搞得好,哪里的经济就活跃,发展就快。民营经济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工作抓手,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总体稳定,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民营经济还存在总体偏小、产业层次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
当前,我区正在大力深度融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围绕市委“三个加快”和“六大行动”,推动“两园两城两区”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大有作为。我们要坚定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加强和改进对民营经济的领导。要协调联动抓统筹,全面落实区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实行民营企业发展情况逐季通报分析制度、区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代表人士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分析会议,形成领导、部门、企业“三位一体”抓民营企业的工作机制,搭建起为企业解决困难的“直通车”。要转变职能抓服务,由区委、区政府领导挂帅,抽调精干力量,定期和不定期深入企业指导民营经济发展,检查工作进度,形成领导带头督查、部门配合督查和企业自行检查的格局,切实把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聚合力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既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给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源于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长期调整压力,还与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有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民营经济更好发展。
一是健全民营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非公经济服务中心服务民营企业的功能,开展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专业服务。按照市场化运作,推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融资等领域的服务。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技术创新和科研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和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针对民营及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招工难、用地难等突出问题,各级相关部门要多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切实做好水、电、煤、气等生产要素的协调保障工作,有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需要。继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不准要求企业提供赞助。执行涉企检查、检测、检验备案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对民营企业的各种检查和评比活动。
二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组建行政审批局,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中国西部一流政务服务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效率。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网上办理范围,提高网上办理比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办理。推进登记准入和服务便利化,建立“一次办好”服务机制。严格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财产权、人身权。查办涉企经济案件要依法慎用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确需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除依法责令关闭的企业以外,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可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依法维护涉案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降低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依法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裁量权、企业检查行为和处罚制度。
三、加大力度培育民营经济支柱产业
针对我区民营企业总量小、规模小、实力弱的实际,必须进一步明确产业布局,加大对骨干产业、朝阳产业、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扶持的力度,做大民营经济的总量和规模。
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始终坚持培育壮大现有品牌和龙头企业,以威鹏电缆、华夏阀门、工业锅炉、长明火边子为代表的品牌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带动优势产业发展。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指导具有比较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好、消费者信誉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依法申请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四川名牌,着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或驰名(著名)商标,并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二是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围绕智能终端产业园招商,着力引进电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支持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构建产业联盟、技术联盟、营销联盟;围绕省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何市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做深肉牛、兔肉以及立华牧业肉鸡深加工。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围绕建设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叠加盐、龙、灯、美食“四张名片”,以两个4A级景区为基础,以自贡恐龙科技文化产业园等项目为支撑,提升文旅产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四、创新思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影响到企业长远稳健发展。我区企业均存在资产抵押不足的情况,既要维持正常生产、承受市场经营的资金积压,又要防御银行的资金变动,可谓举步维艰,融资矛盾较为突出。
一是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机构积极支持区域的经济发展,落实信贷倾斜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额度的授信,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信用良好的民营中小企业。要不断完善民营中小企业担保抵押贷款方式,加快发展创业贷款、联户联保贷款,以及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订单合同、集体土地使用权质押贷款等业务,充分运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远期外汇等各种表外金融工具,不断满足民营中小企业差异性融资需求。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优质民营企业上市的指导服务协调工作,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上市培育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对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按照相关政策予以奖励扶持。同时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与银行间的交流、合作,每半年由非公经济服务中心牵头,开展银行与民营企业银企合作专项洽谈会,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平台。
三是推进信用建设。加快推进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依托人民银行和工商征信系统,不断完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速的查询服务。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增强民营企业信用意识。实施诚信民营企业培植计划,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加第三方信用评级。
五、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兴旺的关键,民营企业急需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完善用人机制。
一是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将非公企业家教育培训纳入全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建立统战、组织、工商联等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依托党校、社会主义学院、高校和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平台,有计划、分年度、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进行素质提升培训,提升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二是树立人才资源理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采取相应措施,抓好培养、引进、用好、留住人才四环节,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以人性管理激励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三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以培育为主导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不断加快继续教育的改革和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内容,把紧缺人才和掌握现代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在培养的同时,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领导班子。
六、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机关干部的工作行为往往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对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政府部门来看,各级干部要分清“亲”和“清”的区别。首先应该做到“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把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创新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确保干部对企业的“亲”落到实处。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不能有贪心私欲,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更不能向人家伸手要钱、要好处。
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要做到“亲”和“清”的甄别。所谓“亲”,就是民营企业要主动向政府汇报自己的困难,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指民营企业家要认识到在处理同政府的关系时,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要维持一种干干净净的关系,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对于区委区政府而言,要建立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各级干部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工作失误和无意过失,注意把握执纪执法政策界限。要激发企业家精神。加强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荣誉和政治待遇激励,赋予更多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机会。加强对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宣传报道,展示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建立民营企业家参与问政制度,每年组织1至2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专场问政活动,营造浓厚亲商氛围。
(作者: 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自贡东北部新城管委会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