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8年第9期>>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
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18-10-08 18:48:08       作者:陈科       来源:区委办

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是解决农业结构矛盾的迫切要求,是呼应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融合”这篇文章,就成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课题调研组围绕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农业功能加快拓展,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日益显现,但也显现出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不牢、动能不足、方式简单、支撑较弱等问题。

(一)三次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不牢。近年来,我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起步,建成雪山草鸡、肉牛、柑橘、核桃等种养殖基地14个,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9家,打造玫瑰海等大型乡村旅游景区3个,农、林、牧、渔产业与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是,我区属典型丘陵地貌,农村人均耕地少且分散,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家庭生产为主,三次产业融合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农村土地政策的试点探索,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渐兴起,全区农村土地流转6.98万亩,流转率33.05%,但农业生产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融合方式局限于种养殖业与初加工,自动化生产程度低、产出效率较低;与餐饮度假、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融合程度不高,真正实现“产加销”的企业仅5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单一,有的机械照搬城市公园、儿童乐园的规划布局,乡土文化挖掘不深入不充分,消费吸引力较低,融合发展基础不牢。

(二)新型主体带动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发展动能不足。我区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但龙头企业发展程度较低,省级龙头企业仅2家。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99个、家庭农场83个,数量和质量与兄弟区县、先进地区差距较大。全区农民合作社有近三分之一处于空壳停运状态。我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小、散、弱”的特点,质量不高,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能力,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组织和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利益联结机制较为松散,产业融合发展方式简单。近年来,为助推脱贫攻坚,我区创新了“银政企+贫困户”“ 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等产业推进模式,在瓦高、黄桷等村探索了“公司+基地+专合社+农户”、代种代养、股份合作等产业发展模式,引导5800余户农民以资金、土地等形式入股获得收益。但总体来看,我区的农业产业利益联结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或初级产品上,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还较为松散,农户没有参与到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增值链中。

(四)先进技术要素含量不高,产业融合发展支撑较弱。调研发现,我区农业在科研驱动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养殖业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与15个省内外科研单位组建肉牛产业生态循环养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引进“川早二号”核桃、“大雅一号”柑橘、“爱媛38”不知火等优良品种。但总体来看,我区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非常薄弱,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少。另外,由于农业产业承担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融资困难、人才缺乏、利益空间相对较小,经营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主动性不足,自身研发投入非常有限。全区仅有6家龙头企业有科研机构和少量投入,导致我区农产品大多是“人人能种、家家能养”的低层次“大路货”,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限制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市场的占有率。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经济见效慢、发展难度大、制约瓶颈多,我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仅7%左右,区乡两级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持之以恒地重视相对不够,以乡村振兴“四个优点”的高度看待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还有差距,部分领导干部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思想不够解放,不创新方法、不学习先进,导致开展工作时创造性不够,改革创新态度不坚决;许多镇村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既缺想法,又缺办法。

二是推进机制不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面广、资金量大,需要统筹协调推进事项较多,但目前还缺乏一个主抓的部门,各行业部门间协同推进机制尚不健全,存在单兵推进、各自为政情况,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不能有效将农村产业与乡村旅游、园区发展、招商引资、主体培育等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导致工作推进效果不明显。

三是要素保障不足。土地方面,为留足城市发展空间,农业产业用地受极大压缩,基本农田占耕地比例高达90%以上,尤其是中远郊乡镇用地指标严重不足,一体化养鸡等重点项目用地无法保障;融资方面,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不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人才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不够,缺少行业专家、技术带头人和示范户;扶持政策方面,还没有形成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政策扶持体系。

四是品牌效应不强。牛佛红萝卜龙、团结生姜、团结萝卜等品牌保护、宣传力度不够,多被市场低质产品“冒充”。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不足,前期“小有名气”的龙都早香柚、九叶青花椒等产业,长期未进行品种更新和改良,导致相继衰落。经营主体缺乏“借牌、引牌、联牌”思维,参与“三品一标”认证积极性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对策和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建议由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以农业、发改、旅游、财政、商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农村产业融合的协调、指导和督查等工作。二是科学编制规划。按照“三区同建、三产融合、镇村一体”思路,科学编制全区乡村振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新村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规划“多规合一”;各镇村差异化编制产业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明确发展定位。按照“核心区+拓展区”思路,以加快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4星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领导抓点示范村为抓手,在全区建设35个产业融合发展核心区,明确23个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度假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设施农业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有条件的重点乡镇确定1个村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重点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种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农村电商产业园。

(二)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农村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一是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以建设何市农产品加工基地为基础,依托天花井、盐帮年代等现有加工企业,积极整合农产品加工资源,着力引育一批优质加工企业入驻,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加快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为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提供“带得走”的特色农产品。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围绕恐龙王国公园、中华彩灯大世界、盐都之心等全市重大文旅项目,深度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康疗养生等配套旅游价值,重点在大山铺周边、青龙湖区域、大牛路沿线,发展以餐饮、民宿、康养、采摘为主的乡村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聚“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三是打造名优农产品品牌。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大农产品品牌包装、宣传和推介力度,扩大牛佛烘肘、“长明火边子”等品牌影响力,培育壮大“陶外公”“雪山草鸡”等品牌。

(三)积极培育主体,注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活力。一是强化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将家庭农场发展作为重点,合理确定家庭农场的适宜发展区、发展规模和发展产业,重点培育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15倍的家庭农场,重点发展产业特色鲜明、运作管理规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家庭农场,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兴办家庭农场。二是强化农民合作社的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专合社组织功能,支持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种产业形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三是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引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省市重点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突出改革创新,建立形式多样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完善股份联结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三方协力模式发展种养殖业,鼓励农户以财政扶贫到户资金、土地经营权等入股专合社,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方式增加收益;积极探索土地入股,试点发布区域内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完善订单联结机制。按照“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思路,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批发市场等紧密联系,以“最低保护价、高于市场价”等形式签订订单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三是建立产业化联合体。以一体化肉鸡养殖项目为引领,探索建立“公司—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创新“大园区+小业主”“ 大园区+小农场”等模式,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立品牌共创共享机制,推动联合体各成员融通发展,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五)强化要素保障,筑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一是构建土地保障体系。积极争取中省土地改革试点,用好用足深化增减挂钩等政策,最大限度提升可用土地存量。采取“悬空建设”“ 利旧改造”等方式,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老旧民居复合民宿民俗、创意休闲等功能,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建立土地预流转机制,积极实施“土地托管”和农业“共营制”,实现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和现代装备来改造传统农业。二是人才支撑体系。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对业绩能力突出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资格时适当放宽条件。与农业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在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同时,为我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注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着力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业的“永久性”的乡土人才。三是资金支持体系。统筹安排财政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设立风险补偿金、补贴担保业务费、以奖代补等方式,建立农业担保资本金持续注入机制,增强农业担保能力。持续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融资难”“ 融资贵”问题。四是政策扶持体系。主动承接上级支持政策,根据农业经营主体应该扮演的市场角色,制定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产业扶持政策,设立家庭农场专项发展资金,探索将新增农业补贴、财政奖补资金、农机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向家庭农场倾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农业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出台创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科研成果奖励政策;鼓励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科技服务,政府给予服务费用补贴。

 

(作者: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