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秋分最美,擦干了辛劳的汗水,怀揣着丰收的喜悦。“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里香。”今年的秋分时节,我们还将迎来一个特殊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通过,国务院批复同意的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旨在进一步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前不久,区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又做出了加快建设“两园两城两区”的重大部署,而加快建设振兴乡村示范区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农民丰收节犹如再次敲响的丰收锣鼓,催我们踏着鼓点,在“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其一,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发端,农民丰收是农村改革的必然,回想当年大安农村“包产到户”从土到田,乡镇企业从小到大,再看今天供给侧改革助推科技引领与产销一体,大安现代农业高点起步、砥砺前进。我区农业不息的闪光和鲜明的特色,充分展示了大安农民的改革精神和伟大创造,“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而今更须发扬改革从农村发端的传统,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庆祝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节里,再从“农村包围城市”把改革继续推进。
其二,描绘现代农业的画卷。习总书记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区委部署“以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编制《大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梯次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何市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现代种养殖业、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等产业。”就是以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大安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按习总书记视察四川时的要求:“加大力度培育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加强食品行业老字号保护和传承,用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安实施“农业+”行动大有可为,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齐头并进,全区80%的行政村两年时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应该充满自信,我们可以尽情抒发振兴大安乡村之豪情。
其三,敲准脱贫攻坚的鼓点。习总书记视察四川时就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和前提还是要把脱贫攻坚战打赢打好。” 我们在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目标,基本实现贫困村退出达标、贫困人口脱贫达标基础上,将继续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做好住房安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就业培训、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生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特别是积极发展“短平快”产业项目,把75%以上的贫困户稳固在产业链上。尤其要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行“差异化帮扶”等精准扶贫模式,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做细做实“回头看、回头帮”,巩固脱贫实效,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妥善解决好“插花式”贫困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之时,才是最终庆祝中国农民丰收之日。
其四,传承农耕文明的精华。“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可以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也可为我区“加快建设文旅融合核心发展区”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生活富裕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裕,“农民丰收节”为传承发展我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留住大安的乡愁提供了契机,就像少数民族的火把节,泼水节一样让我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还可以结合国庆节、中秋节、灯光节集中展示大安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优良农业产品。各乡镇何不借此节日之际登台走秀,大展身手,机不可失,欲待何时?
“秋分”是秋收也是秋耕,蟹肥菊黄,秋高气爽。在贯彻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定,加快建设文旅融合核心发展区,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征程中,何不让“中国农民丰收节”一路助威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