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下一篇: | 检察力量护航大安新征程 |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法机关的嘱托。近年来,大安法院坚持不忘党的重托,不失人民期盼,在“打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的进程中,坚持以“五个第一”为工作核心,砥砺奋进、铿锵前行,审执及其他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法院队伍忠诚、干净、担当,确保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牢记服务大局第一使命
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司法机关,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顺利实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重大使命。大安法院围绕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等经济发展大局,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意见,将全院干警的思想和行动全面统一到市委、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李刚书记、昭国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打造了符合大安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司法模式。
在参与项目推进过程中,依法审慎、妥善审理了原西山公园租赁合同纠纷、涉北环路拓宽工程等群体性、备受社会关注的案件,积极协调市中院、市国资委依法及时完成对聚酯公司破产财产的处置和过户办理等相关手续,实现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价值最大化,为西南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落地生根注入法治力量;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成立专项审判团队,统一裁判尺度,强化政策法律宣传,213件案件无一起发回重审、抗诉或信访,为加快大安旧城改造、引进新兴产业铺平了道路;在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全市法院率先制定并落实了“共助企业发展,共建法治大安”八项举措,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小微企业数据库,以构建绿色诉讼通道、定点联系机制、纠纷化解新平台为核心,为辖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司法服务。
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最本职、最传统的职能,也是履行宪法赋予的审判权的具体体现。大安法院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部署和周强院长关于推进执法办案工作的要求,牢固树立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工作理念,用改革的思维和方式破解工作难题,较为圆满地完成审判执行工作任务,审判质效持续向好,在2016年“两个一流”目标考核中,列全市法院第三名,创历史新高,今年有望再上新台阶。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不断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法审理了建市以来最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涉案金额达5000万余元的成都贝育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自贡分公司经理刘腊梅非法吸收存款案和原自贡水务集团董事长阳跃平受贿案等案件,为平安、廉洁大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权益为核心,强化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常驻式劳动争议法庭、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等机制的相继设立,在全方位为当事人提供人性化诉讼服务的同时,确保案件快捷、高效、实质性化解;在行政审判工作中,积极推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常态化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联席会议制度,促进行政纠纷实质性化解,依法审理和执行好投资、项目建设中的重点行政案件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不断加大执行实施和惩戒力度,建立“上下联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互联网+执行”新模式,建立覆盖金融、车辆、证券、房产等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成功查找、执结自贡首起支付宝账户扣划案。建成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在全市率先启用“网络司法拍卖+司法辅助”新模式,成交拍品最高溢价率达353.33%,成交量位列全市第一。圆满完成“夏日执行攻坚战”、“全省执行大会战”等专项行动,共执结案件102件,拘传42人、发布失信名单182人,兑现执行款2170万元,形成依法打击“老赖”的高压态势。
落实司法改革第一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擘画出司法体制改革宏伟蓝图,推动了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大潮的涌起。根据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部署,大安法院认真学习领会改革的整体要求和精神实质,在人员分类管理、审判团队组建、法官办案要求、审判权运行等改革事项上,取得了实效性突破。
在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全面实行法官、辅助人员、行政人员分类管理,组建11个审判(执行)团队,人员配比实现1:1:1。严格落实员额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未入额法官不再承办或参与案件审理,独任审判法官和合议庭自行签发裁判文书。建立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和庭长审理重大疑难案件制度,上述人员共办理案件2040件,占全院案件的53.08%。强化审委会的宏观和普遍指导作用,限缩个案讨论数量,个案讨论数量较去年下降42%。成立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专业法官会议,召开会议12次,为案件审理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在审判工作机制改革方面,全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扎实开展庭审多媒体示证试点工作,在全市率先制定、落实《刑事案件庭前会议实施办法》,确保证据示证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依法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提出以大格局、大排查、大治理和大回访为内容的“四‘大’工作法”,建立“一案一方案一责任人”工作制度,确保全年及十九大期间的社会安全稳定,成功案例和先进做法被《人民法院报》《自贡日报》予以宣传报道。
铸造特色亮点第一品牌
司法品牌,是以司法工作质效为核心,以提升司法能力为目标,以优化司法服务为内容,形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较高知名度和较多群众认同感,产生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司法载体。近年来,我院科学谋划,大力推进品牌建设,逐步形成了社会群众、各级领导、法院系统广泛认可的中小微企业数据库、“巡回审判+法律七进”、“背包法庭”等司法品牌,有力提升了法院工作整体形象。今年,我院将重心放在“轻刑快办”、“劳动争议和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两张品牌的打造上,“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品牌效应已基本构建。
我院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简称轻刑快办)工作,于2015年1月正式起步,三年来通过成功申报全市试点单位、联合公检司交会签实施意见、召开现场推介会等举措,确立了“大安模式”,目前已入常态,案件占比由2015年的20.6%,上升至今年的78.6%,所有案件平均审理时间8天,当庭裁判率100%,无一件案件被上级法院改判或者发回重审,无一件信访、申诉案件,成功做法先后被《人民法院报》、省高院、市委依法治市办、区委办等信息报刊和网易新闻、四川新闻网、自贡网等网站予以宣传报道。我院的劳动争议和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建设工作,起步较早,于2016年就在区人社局和交警队成立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合议庭和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今年6月,合议庭正式升级为劳动争议巡回法庭。两个巡回法庭在交警、人社、司法、保险公司等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打造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调裁审一体化和集中处理工作模式,全面实现了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调处、就地制作裁判文书等“一站式”服务,以此开设的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被省委办公厅信息刊物予以宣传报道。近日,我院在报请区委同意后,出台了《关于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和劳动争议矛盾纠纷综合处理中心的决定》,将成为全市乃至川南首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事机构的基层法院。
突出队伍建设第一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政法工作,必须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近年来,我院严格按照“五个过硬”的要求,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改,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队伍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发生了可喜变化,涌现出一大批“全国优秀法官”“年度法治人物”等先进个人。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为核心,深学细悟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四对照四提升,做忠诚卫士”专题教育,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确保法院队伍政治过硬;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完善与四川理工学院的院校合作机制,强化“干警司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制度建设,实现教育培训全员覆盖,确保法院队伍业务过硬;树立“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核心理念,以实际行动保证在面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时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确保法院队伍责任过硬;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一步强化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健全纪律执行机制,以铁的纪律带出铁的队伍,确保法院队伍纪律过硬;敬终如始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紧紧扭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放松,坚持不懈整治队伍中的不正之风,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确保法院队伍在任何时候都是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
(作者: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下一篇: | 检察力量护航大安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