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您是第 1496562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7年第9期>>党的建设
互动式现场教学在党性教育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10-09 12:38:53       作者:柏靖云 谢崇林       来源:区委党校  点击次数:1047
上一篇:组工干部要做践行党的组织路线的标兵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面、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诱惑,经受的“四大考验”、面临的“四大危险”越来越突出。党建问题成为党生存的根基,党性教育犹如党存续的血液。

但是,党性教育要求的理论水准高、原则性强,传统的党性讲座枯燥、空洞、形式单一,往往变成了灌输式的说教。为避免这些缺陷,大安党校在2017年村社区书记培训班中尝试了互动式党性现场教学。

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借助江姐故居,开展党性现场教学,获益匪浅。江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展现了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首先,教学围绕“思源追远”主题,简单解说江姐故居,重点介绍了江姐追求理想、追寻共产党的历程,在国民党严密封锁下敢于担当、组织和发行《挺进报》的英勇事迹;在敌人毒刑拷打下严守纪律,铮铮铁骨,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村社区书记通过实物、实景、实例、实事等载体,近距离地触摸历史、感悟历史,犹如身临其境,初步形成了江姐一生的清晰脉络,同时又被江姐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大我精神深深感染,这为后面的互动式现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在互动式现场教学中,遵循“寓理于史、寓理于例、寓理于思”的理念,采用“讲解+讨论+互动”三步教学,把红色资源变成党性锤炼的典型素材,把走马观花的现场考察变成提升思想修养的有效实践,把枯燥的党史学习变成了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思考与启发的统一,增强了现场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整个教学有史料、有理论、有思考、有启发,村社区书记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得到完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现将教学所得分享如下。

一、理论教学重构知识

理论知识是干瘪的、抽象空洞的,听起来心烦,理解起来心累。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用“书面化的口头语言”将高深的理论浅显化,做到通俗易懂;二是要引导学员消化、理解,把握精髓,掌握实质。

例如,参观、解说江姐故居后,在讲“是什么”板块的时候,用书面化的口头语言讲述了什么是党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党性的表现形式等内容。什么是“书面化的口头语言”?比如,讲述村社委员会自治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时,简洁、明确提出民主选举就是要实现“直选和自主”;为让村社区书记充分理解党性的内涵,组织学员结合解说的内容,提炼江姐精神,并思考江姐精神是怎样折射共产党党性光芒的。显然村社区书记经过激烈讨论,踊跃回答,积极归纳江姐精神,自然就内化了党性知识。

二、案例教学活跃课堂

解说江姐故居只是做到了理论与历史的结合,如何才能做到理论与事例的统一呢?为此,我们探索了案例教学,同时注意了以下三点:一是案例必须源于现实生活,具有真实性;二是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与培训人员工作或生活有关联;三是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不是摆龙门阵、讲故事,应有反思、启发。针对培训对象是直接与村居民打交道、工作一线的村社区书记,我们选讲了“乌坎事件”。

乌坎事件是发生在2012年广东省乌坎村村民不知晓的情况下,集体土地被村委会贱卖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这一事件不仅具有客观真实性,而且有很大针对性。通过营造氛围、生动的讲解、直观的画面,将村社区书记置身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中,似乎身入其境,参与到事件中,感受到了整个过程,引起了强烈的反思。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利于持续集中学员的精力和专注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更增强了教学针对性,符合了村社区书记工作实际,接上地气,实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但如何才能做到以案说法,以案引思呢?那关键就在于接下来开展的小组讨论。

三、小组讨论启迪思维

党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内化知识,拷问灵魂,锤炼党性。有参观、有解说、有讲述,就能够启迪学员思维,净化学员心灵吗?远远不够!还得组织学员开展小组讨论消化知识,拷问灵魂。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分好小组,由小组推荐组长,有序、有效组织本组讨论;二是营造讨论氛围,掌控局面,不冷场,让学员该议论的时候要主动议论,该讲的时候要大声讲;三是做好总结、提升,画龙点睛,提升答案的层次。

例如:在分析为什么开展党性教育时,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广东乌坎村两任村书记都发生了侵吞国有资产、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二是引导学员对照村社委员会的职责和党员义务,思考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两个问题直达心扉,层层深入,令人深思,拷问灵魂!学员们在自我反省中认识到自身党性观念不强,法纪意识不够;有时被名利、官禄所诱惑,不能保持定力;有的认识到自己工作方式简单、方法不妥,搞一言堂、家长制……

他们自我反省找出的原因显然比教师逐条逐句地讲解为什么要开展党性教育、苦口婆心地说开展党性教育如何如何重要、口若悬河地讲中外教训更有作用。当然,村社区书记回答完毕后,答案能否上一个高度,关键在于教师归纳、总结提升,点石成金。教师这样总结乌坎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升答案的层次:从国内来讲,一是组织方面,乌坎事件折射出当前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监督缺失,民主薄弱,一些村干部无视党纪国法,以权谋私、违法违纪,对土地征用、出租,工程发包等重大事项决策搞“一言堂”、“家长制”,明目张胆地侵占集体利益,损害群众权益。二是个人方面,目无党纪国法,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但是,大家在总结原因时,就事议事,忽视了国际原因,比如说:“一球两制”,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对立,国际反华势力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西化、分化中国,开展党性教育是应对国际变革大趋势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多元化思潮泛滥、思想体系混乱的需要。这一归纳不仅提炼了村社区书记的回答,更完善了答案,开拓了思维。

在讲述怎样坚定理想信念时,引导村社区书记结合“江姐精神和乌坎事件”从正反两方面寻求答案。他们从接受党组织教育、开展各类监督、建立健全制度、实施奖惩结合、个人主动学习等方方面面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谓智囊大全!最后,教师宏观上从三方面总结怎样坚定理想信念:“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是锤炼党性的根本途径;二是践行宗旨,甘于奉献是修炼党性的重要路径;三是把党纪挺在法律前面是预防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有效措施”。

这种互动式教学,台上有问台下答,台下有疑台上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点评与给予点评相结合,经过热烈的探讨、激烈的争论、会心的微笑、由衷的鼓掌,切实改变了以往培训课堂静悄悄、冷冰冰的沉闷气氛,探索了主动思考、各抒己见的活泼氛围。互动式教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极大地提高了村社区书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给予结果变为自求答案,交流了思想,碰撞了火花,启迪了思考,反思了工作,拷问了心灵,锤炼了党性;合作讨论更是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的一大途径。

四、互动环节升华党性

在讲解、讨论后,教学设计互动环节,让学员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认识,升华党性。采用互动教学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考虑采用互动教学的必要性,增强教学实效性,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摆花架子;二是要讲清互动环节学员要做什么、怎么做,明确互动的目的;三是要组织好秩序,确保互动环节的有序性。

例如:村社区书记提炼江姐精神后,组织学员诵读《黑牢诗篇》、谈感悟,从中领悟江姐是怎样不为名利、官禄所诱惑,让学员体会在市场经济利益驱使和多元化思潮冲击下,应保持政治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在分析为什么要开展党性教育后,营造氛围,把时间穿越到学员入党时刻,重温入党誓词,同时让学员认识到宣宣誓词只是组织上入党,一个过程而已;而要把誓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必须思想上入党,那是一辈子的事情。在教学最后环节,为激励村社区书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信仰,组织学员立下“五好”干部承诺。一个个学员迈着坚定的步伐,严肃、端重地许下承诺,签下承诺书。

这些环节不仅让学员参与到教学中,尊重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更让学员在江姐故居现场,浓厚的氛围下,亲自参与,反思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起到拷问灵魂、锤炼党性的作用。

互动式现场教学得到了学员的肯定,社区书记雷利在培训感悟中写到:“培训有进步,现场来教学;互动大家说,沟通与交流。廉洁要自律,规矩挺前头;宣誓举右手,重任记心头。都是一把手,垂范带好头;担当严要求,争当好干部”。村书记陈迎春总结到:“在党性现场教学中,经过激烈讨论、参与互动和教师的点拨,不仅认识到只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也理解了基层党组织应该履行的职责,更是思想上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

虽然,在此次教学中对培训方式做了一些探索,但离组织的要求、学员的渴求还有较大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党校人将在干部培训的路上探索不已!

 

(柏靖云:区委党校副校长,谢崇林:区委党校教务科长)

上一篇:组工干部要做践行党的组织路线的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