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您是第 1498883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7年第9期>>喜迎十九大
关于大安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10-09 12:40:45       作者:魏玉华 陈平       来源:区政协 区文体旅游局  点击次数:1130
上一篇:发挥委员作用 增强履职实效

为助推区委“11555”战略部署的落实,区政协成立了以罗旭东主席为组长的大安区政协关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调研组。通过实地看点、听取汇报、工作座谈等形式,对全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以下报告。

一、大安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开局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大安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一翼,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出了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工作目标,努力优化全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措施和政策保障,研究制定了《大安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在制定《大安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大安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办法(试行)》,加大了对旅游项目投资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实施旅游体制改革,成立大安区“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领导小组,组建自贡市燊龙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强化市场化运作,致力于打造一流品牌。大力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东盐都大道、东环线、恐龙大道、燊海井路、北环路等为支撑的道路骨架基本构建,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自贡北互通大安连接线二期工程(恐龙大道二期)和龙乡大道北二段、东北部新城X4路、大山铺铁路物流园B段,即东北部新城“1+3”骨干道路正在抓紧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方便、快捷旅游快速通道。

(二)旅游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旅游发展紧紧围绕区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奋斗目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产业布局,突出重点项目,强化宣传促销,有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8月,全区共接待游客630.3万人次(占年度目标945.4万人次的66.6%),同比增长30%;旅游总收入35.98亿元(占年度目标56.23亿元的64%),同比增长25%,旅游经济基本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旅游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发展上努力实施单一文旅景点向全域精品景区、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在景点建设上努力实施全面开发向全面完善、提档升级转变,在资源利用上努力实施控制资源向实际建设转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已初步形成。深化“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努力培育盐龙生态科普游、古寨古镇美食游、生态休闲欢乐游“三大”旅游名片。方特恐龙王国、华侨城中国灯城两个特别重大旅游项目和青龙湖乐活小镇、恐龙谷两个重大旅游项目成功落地;凤凰花语人间、团结玫瑰海两个乡村旅游项目成功投入运营;燊海井、雁溪谷、恐龙欢乐王国等一批创建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穿越侏罗纪”仿真恐龙大型成果展示节、“第十八届三多寨梨花风筝节”“何市镇雁溪谷康乃馨花卉节”等一批旅游节日活动成功举办,“农旅结合、以旅促农、以农强旅”的良好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四)旅游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坚持政府宣传旅游形象与企业推介产品相结合、业界推广与公众宣传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扎实开展旅游对外招商宣传。一方面加强媒体合作,多平台推广展示旅游资源,努力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与重庆都市频道达成合作,选取燊海井、玫瑰海、牛佛美食为主要拍摄内容,组织拍摄《走进大西南——自贡篇》之大安区旅游项目推荐片,努力打响大安在重庆的旅游名片。协调《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等省、市媒体对玫瑰海、花语人间等项目开园仪式进行了深度报道。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旅游招商推荐会、交易会等,宣传推介大安区旅游资源。梳理策划中国井盐文化博览园、李亨祠堂盐文化开发、三多古寨旅游开发项目等招商项目7个,编制《大安区旅游项目招商手册》。组织参加2017重庆都市旅游节暨城际旅游交易会,正在积极筹备参加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力推江姐村、青龙湖、三多古寨旅游开发。

二、大安区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从四川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看,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旅游是四川最大最突出的优势,也是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旅游业将在五大理念引领下,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从自贡市旅游发展大环境看,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旅游业在“十三五”时期必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区作为自贡加快建设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组成部分,是自贡加快建设西部内陆融入“一带一路”先行区的重要支撑,是自贡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板块,地处川南城市群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成自泸赤、渝昆高速公路绕城而过,川南城际铁路大安段已开工建设,牛佛沱江航道“六改四”加快推进,“公铁水”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逐步构建,为自贡建设川渝滇黔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区旅游业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一)优势

大安区是自贡市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景观区域,地处自贡市旅游总体规划的核心板块,占据自贡市三大旅游主题“井盐”“恐龙”“彩灯”三大重点,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一是省、市将旅游业确定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省“十三五”旅游规划将自贡列入“川南长江流域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核心区,同时方特恐龙王国公园、华侨城中国灯城等全市旅游核心项目均落户在大安,为大安的旅游业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二是大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很多处于尚未开发阶段,有极大的提升前景和开发空间。三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大旅游的共识逐步形成。以全域旅游规划为先导、重大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为载体,以盐、龙、灯、红色文化为依托,以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思想为统揽,全区旅游开发发展必将形成行业龙头产业。四是区位突出、交通便利、基础良好。新开通的成自泸赤高速公路、东环线,新拓宽改造的北环路以及已建成的恐龙大道(朝土路)及正在建设的川南城际铁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大安互通段等,将大大提高省内外客源地的旅游可达性,为扩大客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劣势

大安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与周边城市相比,要想真正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景点规模效益欠缺。旅游景点在资源开发规模和水平上,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现区域内的A级景区仅1家,只占自贡A级景区(9)11.22%,大部分的景区景点主体功能定位不明、差异化、主题化开发不够,影响力和综合吸引力较弱,亟待需要打造具有引领作用的核心景区景点。二是产业联动效应不足,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差。辖区虽有丰富的盐、龙、灯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但因缺乏科学规划和深度挖掘,旅游产品单一,未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大安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体化,导致在旅游功能的迭加、丰富、渗透、转换以及在成为具备新的市场价值的旅游产品、成为新的生长点、增长极、动力源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了旅游品牌不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旅游基本停留在“红色旅游走一遍、生态旅游漂一趟、乡村旅游吃一顿”的观光旅游层面,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景区化城区建设不平衡。近年来,大安的城市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还不平衡。一些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与旅游开发尚未有机结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旅游要素和旅游功能配置方面考虑不足。旅游产业统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能很好体现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旅游配套服务不优,主要是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旅游产业链短,存在“吃”无特色(研究开发的特色名吃不多、宣传不够)、“住”无档次(辖区无一家星级酒店)、“购”缺商品(购物产品品种单一)、“娱”少去处(没有高品位的文艺游艺演出)等系列问题。

三、大安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十三五”期间,我区旅游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我们必须准确定位、迎难而上,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合理分区和科学布局,认真做好全域旅游规划、具体实施规划、推广宣传规划及挖掘城市规划等四大规划,大力建设恐龙、井盐、彩灯、红色文化及乡村等旅游产业,实行资源优势互补,保护与开发并重,努力提高全区旅游知名度和综合效益,推动我区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转变发展理念,整合资源、重新定位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规划是发展行动的方向。要高度重视旅游业总体规划的布局,推动发展理念真正向全域旅游转变。在规划制定上,要注重从旅游资源重新定义、分类与评价等基础性工作着手,尽快修订和实施符合旅游发展实际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依据新的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再梳理、再认识、再评价,切实扭转传统的资源依赖性旅游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思维。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努力做到“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搞服务,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城建围绕旅游美形象,林业围绕旅游出景点,文化围绕旅游创特色,宣传围绕旅游造声势,各行各业围绕旅游聚合力”。

(二)打造精品项目,打响品牌、提升形象

打造精品景区,是打造和提升旅游知名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我区要切实抓紧抓好旅游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的要求,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体量大、档次高、特色强的精品景区,集中力量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上规模、出精品。要集中力量抓紧抓好正在建设的项目,切实做好方特恐龙王国、华侨城中国灯城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切实做好燊海井、玫瑰海等项目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指导服务工作,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上规模、上档次,打造精品景区。景点景区打造,要做到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回头看)、五可(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五个度(差异度、文化度、舒适度、方便度、幸福度)、五个力(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润力、快乐激荡力),坚决摒弃同质化。

(三)重视对外宣传,扩大名气、汇聚财气

城市形象、旅游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化对外宣传势在必行,否则再好的旅游产品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成不了“抢手”商品。要精心策划、尽快推出具有独特创意、鲜明特色的大安旅游城市形象。要建立投入机制,确保大安旅游形象包装宣传推介能有大作为,尽快在全省叫响旅游知名品牌。要积极探索城市旅游与影视、网络、媒体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创排和制作一批反映大安旅游特色的文艺作品、文艺剧目、电影、微电影、电视片、宣传片等,争取在省、市知名媒体刊发或播放,并在各景区点滚动播放。要突出特色,提升水平,继续办好“乡村旅游节”“恐龙复活节”等以旅游为主题、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要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积极申办、组织有影响的会议、展览、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借力造势,宣传旅游。

(四)创新体制机制,突破瓶颈、激发活力

注重发挥政府性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探索破解旅游发展资金难题,是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要注重理顺文化旅游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政策指导和扶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挖掘已有政策潜力,完善政策引导和支持保障体系。要积极争取重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一些重点景区景点的打造建设上,突破常规,招大商、大招商,用市场化手段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要研究出台扶持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以及导游、全陪人员和旅行社的政策办法,出台扶持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的补贴办法,构建旅行社、景区、演艺企业、宾馆饭店合作共赢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投入力度,建立文化旅游商品研发专项奖励资金,制定出台文化旅游投融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领域建设。要探索建立“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的运营管理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的开发管理和运营,提高景区保护、开发、管理的水平。

 

(魏玉华:区政协副主席,陈平:区文体旅游和外事侨务局局长)

上一篇:发挥委员作用 增强履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