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您是第 1493462 位访问者  欢迎光临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首页 > 杂志阅读>>《大安》2017年第7期>>燊海星空
采撷三多寨峻岭横烟
发布时间:2017-08-02 16:06:19       作者:王诗品       来源:自贡日报社  点击次数:978
上一篇:军人赞歌

游三多寨,本想寻觅那残存的古寨墙,殊不知,在寨子东门,却看见一块书写着“峻岭横烟”的路牌。问当地村民,得知这就是三多寨闻名的八景之一所在地。

据资料介绍,三多寨修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在寨子修建之初,就记载有著名的八景:尖山晚照、双塘映月、峻岭横烟、肖岩滴翠、马鞍曙色、仙洞云峰、古井泉香、佛寺晓钟。可见有关峻岭横烟的记载已有160多年。可谓是三多寨声名久远的一个佳境。

不凑巧,当日只见峻岭所在,横烟却无。问当地老者陈大爷,答曰:“要碰日子,大雨过后的第二天清晨,多半可见。”于是,算计着天象,有心采撷这一奇观。

710日,按照老农所言,于清晨赶到目标所在地。日出时间还未到,寨子下还是混沌一片,丝毫看不见有烟云雾霭的踪迹,倒是远在东南面的广袤原野上,山脊层叠,青黛若眉。浅浅的晨雾在山头下缓慢地涌动。

前些天与我相遇的那陈姓老农早已盘坐在山崖边。老陈几乎每天都要从这里路过前往寨子的街上吃早饭。老陈孤身一人住在寨子旁的山下,儿子在外打工安了家,日子还很不错,多次要接老人去定居,老陈都不肯,用他的话来说,舍不得三多寨这生他养他的地方。老陈祖辈都居住在三多寨。从小就熟知这寨子中的一切,常人难以观瞻到的峻岭横烟,几十年中,他不知见了多少回,不过,精彩的场面也还是不多。

这天老人很有把握地预言:“今天会有好戏的!”果然,如老人所言。6时许,东面的天空开始泛出红色,那是太阳即将诞生之地。就在太阳即将跃出地平线的当儿,东面山头的沟壑里堆积起了浓浓的白雾。老人说,那白雾成堆的地方是老寨子所在地,也就是如今的三多寨石龙村1组。谈话时分,积聚在老寨子山下的浓雾越升越高,看上去,就像蒸腾的大锅中沸腾的水汽。那水汽翻过山梁,倾泻而下,朝三多寨脚下流淌过来。这时,汇聚在寨子东南面山洼里的薄雾在晨风的驱赶下,也向山下汇聚,一会儿就与老寨子蔓延过来的雾气汇聚成一团,遮盖了我的视线,原本还可见山脚下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现在它们都没有了踪影,只听得车流发出的阵阵刷刷声。

608分,老寨子山顶背后的天空泛出一片红光,太阳探出小半个脑袋。几乎就在一刹那的功夫,太阳已经露出了半个脸蛋,红色的半圆球上半部分变成了橘黄色。那黄色的光芒把老寨子山下瀑布状的白色云雾染成了橘色。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带着橘黄色的云雾飞快地扩大着面积,并迅速将色彩传递到我的脚下。

这时,一幅美轮美奂的三多寨峻岭横烟美景终于形成。老陈说,今天的峻岭横烟是近年来他看见的最美的一次。对老陈的感叹,我深信不疑。为感谢老人,也为眼前的美景融入一点人情味儿,我请老陈当模特,手持相机,以蓝天、峻岭横烟为背景,拍下了于我来说很满意,于老人来说,生平难得的一幅与峻岭横烟合影的照片。

游三多寨,所见多多,感触不少,古寨的韵味,感觉有些淡化,原来的城墙,所剩不多,西门处已被拆除修了公路。三多寨与很多寨子所不同的具有两道西门,其最有特色的外西门已不见踪迹,据说已经藏匿在了农家的房后树林。我所要寻觅的古韵古风似乎已经渐行渐远。

尽管岁月沧桑,世事变幻,可唯有这天地间眷顾厚爱三多寨的峻岭横烟美景,不管岁月如何更迭,时光无情流逝,都会在恰当的时间,在人们不经意间,绽放出它美妙独具的风姿的。

 

作者简介  王诗品,自贡日报主任记者。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1991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有摄影艺术作品在中国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上海第二届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第一、二届全国环境摄影展,世界环境摄影比赛,第十二届全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等国内外重大摄影比赛中入选获奖。有论文在《人民摄影》《中国摄影报》《艺术世界》《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新华社等获奖;有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在《中国妇女》《四川日报》《自贡日报》《蜀南文学》等发表。著有40万字专著《走遍自贡》,以及《往事如影》《盐都丽影》画册;其中《往事如影》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小传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家全集》《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词典》等。曾被评为自贡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上一篇:军人赞歌